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峰 《群众》2022,(4):33-34
<正>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创新作为江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划出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宿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农业园区化、融合化、数字化等发展水平,全方位引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把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显著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理念,坚持科技服务于民生,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和新材料被广  相似文献   

3.
<正>罗一民参加8月10日,省政协在连云港召开"十三五"科技规划调研座谈会,省政协副主席罗一民出席并讲话。罗一民在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旗帜鲜明地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主战略,把科技创新切实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按照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广  相似文献   

4.
张东驰 《群众》2022,(3):9-10
<正>近年来,苏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地区提出的“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殷殷嘱托,紧扣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自身产业发展需求,坚持把推进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加强前瞻谋划,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推进力度,总体呈现出量增质升的发展态势,为培育发展产业创新集群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杨省世 《群众》2015,(2):65-66
<正>连云港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近年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科技综合实力和支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连云港作为沿海发达省份的后发地区,加快科技进步、依靠创新驱动仍然任重而道远。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战略机遇,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必须持之以恒地把科技创新作为跨越赶超的最强大本领,作为经济发展的最有力驱动,坚持向创新要动力、以创新添活力、靠创新增  相似文献   

6.
曹贤忠  马聪 《小康》2023,(13):45-47
<正>如何在新征程中更好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科技特派员制度在福建南平首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多年来,始终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多次被提及。对此,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表示,要紧紧抓住推进东北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着力依靠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努力打造创新环境,让科技造福百姓、惠及百姓、改变生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政策》2006,(10):29-29
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发展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把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主要杠杆,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着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把营造创新环境作为加强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加大科技投入,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余杭区围绕“打造产业余杭、建设创新强区”目标,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来抓.依托未来科技城等重大产业平台.加速创新要素集聚,突出创新主体培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1.
语录     
《新疆人大》2013,(11):3-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近日,中国科协会同民政部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支持中国科协所属科技类学会创新发展作出部署。该《意见》对引领广大科技类学会在科技创新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惠娟 《群众》2012,(12):21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协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桥梁纽带,作为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在全省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以转型升级为先,全力服务  相似文献   

14.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将更加突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节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质是要从传统强物质化的增长转向未来减物质化的发展,在社会福利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使得资源消耗没有大幅度的增长。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贯穿"大大连"建设、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实现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战略。政府机构要在资源节约活动中发挥表率作用,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实施税收等经济制度的改革,大力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普及节能知识。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县级政协组织在工作实践中,一定要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为主线,始终坚持“四个不动摇”,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一、坚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不动摇。一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全县发展的基本思路。特别是要把县委、县政府发展思路交给群众,把县委、县政府的施政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民营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把加速打造科技“引擎”作为提升民营经济的核心之举,做到以民营企业领衔市场,引领县域经济更…  相似文献   

16.
临安既是一座生态宜居之城.又是一座科技创新之城。近年来,临安按照省、杭州市决策部署,立足发展实际。实施生态、科技两大战略.并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驱动力,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单链加快完善、三链融合互促”。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殷凤春  刘波 《群众》2023,(16):47-48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企业离市场最近,对市场需求反应最灵敏,是创新需求的主要提出者和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最终实现者。江苏一直高度重视企业创新工作,坚持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事关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任务。迈向新征程,江苏需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发挥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张俊 《理论月刊》2003,(1):20-25
江泽民十分重视科技创新问题,认为科技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要从我国科技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确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此还应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要发扬科学精神,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快科技体制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人类在创新中进步,社会在创新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何文 《当代广西》2006,(16):44-4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要实现梧州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样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科学发展的轨道。科技创新对梧州市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梧州市从1999年开始实施科技创新计划,至今已进入第七个年头。在这七年里,梧州市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重点来推进,为促进梧州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