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必峰 《群众》2023,(18):49-50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苏州张家港调研时强调,氢能产业正处在风口期,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发展氢能产业对于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江苏是氢能资源大省,要紧扣“双碳”目标和氢能产业发展机遇,聚焦氢能技术创新、产业培育、示范应用等环节,将氢能作为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进行谋划与布局,打造良好产业生态,让更多更广的行业领域“氢”装上阵、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涛  何小洲 《群众》2022,(12):19-20
<正>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义重大,是全面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全面推动交通运输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形成绿色低碳发展长效机制,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江苏物流规模全国领先,202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32.8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11%左右。加快推动我省现代物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中国石化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创新驱动低碳转型,以技术引领低碳发展,注重低碳技术创新优化布局,加大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强党建引领保障低碳发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公共机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推进“双碳”行动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严标准,全力推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努力争当新时代绿色低碳发展的排头兵、先锋队。  相似文献   

5.
郑志来  殷凤春 《群众》2023,(12):47-4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信长星指出,“南通、盐城、连云港是全省最大的潜在增长极,正在打造沿海经济带,构筑江苏向海发展的‘蓝色板块’”。坚持生态优先,高起点推动沿海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努力把沿海地区打造成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6.
殷凤春 《群众》2022,(18):51-52
<正>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2022年2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出整体部署。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明确盐城“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7.
<正>绿色低碳发展既是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更是造福后世子孙的伟大事业。站在新时代的发展坐标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并作出了系统部署: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以此为遵循,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新发展理念,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8.
徐曙海 《群众》2022,(6):10-11
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鲜明特征,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镇江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是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镇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视察镇江时的谆谆嘱托,坚决落实“双碳”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壮大绿色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机关后勤》2023,(5):38-39
<正>建立积分激励机制,通过积分兑换文旅公共服务、商业优惠等,为节能减碳行为提供生态附加值,形成谁减碳、谁受益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江西作为国家首批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之一,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近年来,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组织建设绿宝碳汇平台,推动公共机构带头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出一条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路径,促进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武艺 《前进》2023,(1):58-60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党的二十大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对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山西交控集团认真贯彻省委打造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  相似文献   

11.
碳中和本质是一场绿色工业革命,特别是在当前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与产业链绿色转型以及市场体系、制度体系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在碳中和目标下,武汉市产业体系、发展方式、增长模式等都将面临深度变革挑战。为应对挑战,需要以新一轮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调整方向为指引,加快打造低碳工业体系,完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优化全链绿色服务体系,以发展转型提升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率先探索出一条以产业升级助力实现碳中和的超大城市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2.
顾晓彬 《群众》2023,(20):28-2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近年来,常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高质量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奋力描绘美丽常州新画卷。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3,(2):34-35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怎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转型?2013年1月13日,“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经济转型之路”新华高峰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用国际化的大视野,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阐发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总结江苏品牌建设的好经验,提出经济转型的新对策,为探讨发展模式变优,推动产业发展从“高碳”转向“低碳”、从制造型转向创造型,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现摘要点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淮思研 《群众》2022,(17):69-71
党中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明确提出“3060”战略目标。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碳排放提前达峰后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美丽中国示范省份。”淮安是通济江淮的生态文旅水城,在苏北率先创成国家生态城市,也是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正聚力聚焦打造“绿色高地”,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力绘好“美丽江苏”淮安画卷,努力为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淮安力量。  相似文献   

15.
陈希希 《群众》2022,(6):45-46
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城市承载着我国60%的常住人口,碳排放量占总量的70%以上,必然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当前,现代城市越来越重视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发展。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城镇化率达到73.44%,更有条件积极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现代城市治理体系中,通过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等各方面的调整,改变大量建设、消耗、排放的发展模式,提升城市宜居指数。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数字化与生态化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当前,生态文明转型面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低碳转型艰难、生态环境信息流通不畅、数字资本垄断等数字化难题,需要强化科技创新数字化驱动,进行生态治理机制数字化创新,促进全球环境治理数字化协作。  相似文献   

17.
徐立 《政策瞭望》2014,(11):46-48
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两美浙江”的新形势下,台州作为全国第一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应该抓住国家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顺应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把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两关台州”的一件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18.
谢正义 《群众》2022,(13):46-4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国资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和绿色低碳产业化,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和减污降碳双赢的新路,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绿色竞争力,为美丽江苏建设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相似文献   

19.
陈英武 《群众》2022,(5):29-30
绿色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产业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特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济形态,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取得新突破,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不断深化,产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推动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对武汉而言,倡导低碳经济、推行绿色发展,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应有之义。本文分析了武汉市低碳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城市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