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乡音》2007,(11)
今年10月15至21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表达了13亿人民的共同心声。翻开十七大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彻始终——"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还是普通百姓关注的"三农"、教育、医疗、社保、环境,随处可以找到涉及民生的论述。民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诚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措施纷纷出台,令人感到无比温暖;十七大报告再次更系统更完善地从多方面阐述民生问题,更加坚定了亿万人民跟着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2.
陈慧宇 《群众》2022,(22):10-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近年来,如东县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民生七有”,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逐年落地,  相似文献   

3.
陈雷 《群众》2023,(1):20-21
<正>“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出现的高频词。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用民生情怀书写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东将把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服务群众中寻找发展动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推进现代化新如东建设,不断把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为火热的现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如东绚丽篇章。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中重要的政策目标。在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意义重大,应从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就业稳定优先、推动教育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六个方面入手努力实现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指出:“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之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有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就是因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6.
季建业 《群众》2008,(2):37-38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理念、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从2002年开始,扬州市委、市政府连续6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改善民生工作,重点解决“四个基本’、两个就”(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住房和下岗职工再就业、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尤其是失业、  相似文献   

7.
朱良平 《群众》2023,(4):30-3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专章部署,首次对“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作出专门强调,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检察机关更重责任。无锡检察机关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委及最高检、省检察院的新部署,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加快“勇做全省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步伐,争当检察工作现代化先行军,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无锡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城市范例。  相似文献   

8.
2023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包括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等发展方向,并提及“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防控疫情、保持稳定”,内容务实全面、科学客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港澳也要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对此,澳门应深入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抓紧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机遇,助力湾区建设,更紧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丰富“一国两制”新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9.
胡宗仁 《群众》2023,(4):53-5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何谓“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指的是适应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要求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含领导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一般能力,更体现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突出能力。这种能力既不直接类同于我们党治国理政所具备的“八项本领”,也不简单等同于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所具备的“七种能力”。理解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需要将其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安吉县立即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作风建设大会,决定全面开展“再战五年·幸福安吉”推进行动。通过深入实施“四大行动”,动员全县上下实干创业、发展争先,争当“再战先锋”,勇攀“再战高峰”,全力打造“富裕、美丽、幸福”安吉,确保今后五年既实现经济总量的倍增目标,更要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民生和谐水平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罗一民 《群众》2008,(1):22-23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深刻理解、全面领会十七大的新要求,更高更全更快更实地推进“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通”进程。  相似文献   

12.
荆小庆 《前进论坛》2013,(11):25-27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公平和法治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宏伟大业,这些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作为参政党,如果没有一支高政治觉悟、高理论水平、高度责任感的高素质参政议政中坚队伍,是无法有效地完成参政党的根本任务的。  相似文献   

13.
张立明 《群众》2008,(1):48-4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同时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人道工作的助手,多年来,我省红十字会在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救助弱势群体、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最近.省委提出了“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努力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奋斗目标。针对这一目标,省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在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4.
蒋敏 《群众》2022,(10):19-20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的“稳定器”,也是民生的“压舱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无锡始终把稳就业放在“六稳”首要位置,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不断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努力开创全市就业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沈祖研 《今日浙江》2012,(12):40-41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并对今后五年推进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制度和机制,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章丘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章丘市民生建设,章丘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改善民生“十大行动”。文明建设行动是改善民生十大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二,章丘市文明办严格按照文明建设行动的各项要求,确立“创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塑造新文化、倡导新风尚、推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行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明确要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走深走实”。重庆市教育系统坚持“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教育有作为”,着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找准教育方位、在建设现代化新重庆伟大征程中明确目标定位、在推进教育强市生动实践中落实职责本位,充分发挥教育的保障、支撑、服务作用,积极探索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方法,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助推唱好“双城记”、打造增长极,切实增强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力和支撑度。  相似文献   

18.
刘广忠 《群众》2008,(1):52-5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结合省情实际。确立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奋斗目标。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根据十七大的新要求、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充实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内涵,确立了更高的目标追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为新时期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拓展了空间。提供了动力。民政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改善民生必须加强政府的民政工作。我们很难想象还有困难群体没有得到切实有效保障的社会是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郝玉宾 《前进》2023,(1):54-5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明特征,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明特征推进现代化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以来梦寐以求、长期追寻的梦想。在100多年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20.
《人民论坛》2022,(23):6-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两处关于“支撑”的论述和提法值得关注研究:一是“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二是人民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了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以及“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无论是教育、科技、人才,还是国防军队,不仅是事关高质量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