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田静 《理论学刊》2006,(3):84-85
罪刑法定原则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为反对封建专制的罪行擅断而提出的,德国刑法学家费尔巴哈将这一原则的含义表述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1](P101)。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在于限制司法权的滥用和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合法权利和追求公平正义的目标。目前,作为一项世界公认的法制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立法的确认。我国新修订的刑法(简称新刑法)第3条亦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新刑法将罪刑法定原则作为三大基本原则写入…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第二部刑法典的诞生,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刑法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举措。新刑法无论在其内容、体例以及观念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尤其是其中首次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新刑法第3条)。这对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完善民主与法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与发展罪刑法定这一现代的基本原则,由一种学说而为法律的明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程,它是针…  相似文献   

3.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新修订的刑法第3条明确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  相似文献   

4.
刑法的归责原则历经了客观结果责任原则、主观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的历史演变。时至今日,“严格责任”原则是作为刑法的一般归责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例外而存在的。为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各国刑法明文规定:对危害公共利益,涉及多人生命、健康、财产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犯罪,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即不问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只以行为或结果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来追究法律责任。该原则,不仅在刑法中有着独立适用的范围,在某些特定情形下,还存在被民法与刑法交叉适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关于罪过形式的确定,虽然有刑法第15条第2款“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但是,理论界并没有完全将其贯彻到刑法的解释中。张明楷教授主张,所谓的“法律有规定”,指的是文理有规定。在确定罪过形式的时候,必须以文理规定为前提,尊重人权主义的原理、责任主义和刑法的谦抑性原则。这种观点有不当之处,应该结合法益保护和明文规定的标准,同时考虑司法解释和理论的习惯做法,合理地确定罪过形式。  相似文献   

6.
<正>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等法律规范的总称,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也开展了刑法立法工作,但由于立法主体对刑法立法工作认识的不断变化、政治运动的反复影响等因素,直到1979年新中国第一部刑法才正式公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立法探索与准备(1949-1954)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土地革命之初就已意识到刑法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因此,  相似文献   

7.
7’刑法首次明文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结束了我国立法机关在立法思想上对于罪刑法定应否进行立法确认问题上的长期徘徊局面。在我国刑事立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此,国内外法学界好评如潮。97’刑法实施一年多的司法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我国立法机关抉择的正确性。但是...  相似文献   

8.
一、《处分条例》是否应当采取“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刑法理念和原则?现行《处分条例》完全采取了刑法典的体例结构。总则部分基本照套了《刑法》总则的组成内容,诸如立法依据、处分原则、处分类型、违纪构成、集团违纪等等。从实践情况看,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科学、合理的。问题是分则部分也完全套用刑法模式是否妥当。《条例》中列举的各种行为从定性、情节、数额到处分档次都作了相对确定的规定,这无疑是采用了“罪刑法定”的刑法理念,这样,实际执行中便引出一些问题。首先,违纪的情形千差万别,《处分条例》不可能全部将其囊…  相似文献   

9.
宪法、刑法、公司法等,现行法律制度对民营经济的规定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和歧视现象,必须树立平等的立法理念并以此为原则来修改、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才能保证和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俊华 《唯实》2006,(9):102-104
宪法、刑法、公司法等,现行法律制度对民营经济的规定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和歧视现象,必须树立平等的立法理念并以此为原则来修改、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才能保证和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有关犯罪和刑罚的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行政机关无权制定刑事法律。但是,根据刑法典第96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有可能成为独立的刑法法源,而且在刑法典中,这种可能性也会变成现实。笔者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作为独立的刑法法源,直接违背了法律保留原则,因此,在刑事立法中有必要避免此种立法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这次刑法的修改与完善,是我国刑事立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刑法总则部分共增加了37条款,使刑法总则规范更趋完善。罪刑法定原则、适用法律人人平等原则、罪刑均衡原则在总则中的规定,标志着我国法制走向现代化。刑事普遍管辖权的规定,为我国切实履行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义务,惩治国际犯罪提供了国内法依据,它标志着我国刑法与国际刑法接轨。  相似文献   

13.
王俊华 《唯实》2006,(8):102-104
宪法、刑法、公司法等,现行法律制度对民营经济的规定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和歧视现象,必须树立平等的立法理念并以此为原则来修改、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才能保证和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气》1997,(3)
我国刑法将作修改日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就刑法修订草案解释说,与现行的刑法比较,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刑法的3个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取消类推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当原则。在减刑和假释、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正当防卫、立功和自首、...  相似文献   

15.
谦抑性是现代刑法的基本理念,谦抑性的贯彻落实和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模式密切相关。从形式上看,采用立法定性+司法定量的规定模式在立法上未体现出谦抑性的要求,而采用立法定性+定量的规定模式在立法上直接嵌入了刑法谦抑的基本理念。但是二者只是涉及到轻微违法行为的处理方式问题,并不能代表刑法是否谦抑。采用立法定性+定量的刑法规定模式,要明确构成要件要素和客观处罚条件,在司法中对定量要素进一步确认,刑法谦抑性的贯彻需要立法和司法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罪刑法定,是现代刑法制度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其基本精神价值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刑。“禁止类推”是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之一。“类推”概念只能用以指代“类推适用”,而不能演绎出“类推解释”。从“罪刑法定”和“法律解释必须在文义所及的范围内为之”的基本理念出发,罪刑法定原则实际上不排斥任何一种解释方法。以此视角审视李宁组织卖淫案所引发的罪刑法定与类推制度的争论,可能会给我们一点有意义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秦会江 《世纪桥》2014,(12):33-34
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毒品犯罪不考虑犯罪行为人的主客观情况而一律"不以纯度折算"。这看似完全符合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但事实上违背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违背了刑法总则相关原则,有违我国刑法总的立法宗旨。为此应加强和弘扬法治精神,通过法律解释以保证该条款的正确理解与适用。  相似文献   

18.
刑法概说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具体而言,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法处罚的法律。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刑法,是指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与刑罚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附属刑法。其中,所谓单行刑法,是指为补充、修改刑法典而由最高立  相似文献   

19.
军事刑法作为惩治军人犯罪与一般主体对军事利益和国防利益犯罪的重要法律,其体例形式十分重要。虽然我国在立法上有了一定的规定,但是目前的这种立法体例利弊不一,争议不断。军事刑法与普通刑法是分是合?本文试从各自的利弊作以简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1997年刑法已就计算机犯罪问题作出专项规定,但还存在不少缺陷,突出表现在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对计算机犯罪的法条设置过于简单、笼统,对一些计算机犯罪的处罚还缺乏具体的法律明文规定等等。计算机犯罪的特殊性使得目前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用。正如庞帝所言:“我觉得我们的法律就仿佛在旱板上吧哒吧哒挣扎的鱼一样,这些垂死挣扎的鱼拼命喘着气,因为数字世界是个截然不同的地方。”[1](P279)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对我国计算机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并对完善现行刑法典中的计算机犯罪惩治条款提出以下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