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观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继承与理性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可持续发展观是对“天人合一”生态观的历史继承首先 ,“天人合一”的思想阐述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乐相融的关系 ,它认为人的社会活动与自然条件相对应 ,有共同的运动周期 ;人的自然机体和人的社会功能属性与自然界有统一的结构 ,有对应性的联系。人和自然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庄子》所谓“人 ,天也 ;天 ,亦天也”,可以说是天人之间的自然联系与自然统一的一种表述。总之 ,人与自然是紧密地相联系的 ,是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的。因此 ,社会应与自然相和谐 ,不仅要实现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 ,而且要达到社会系统与其外…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球正在经历新的一次产业革命,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业革命下,生产中物的范围、人和物的结合方式、人和人的结合方式等深刻改变,使得生产力内涵和本质发生深远变化,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特定运行规律,其对生产社会化、资本流通过程、生产流程、技术进步、产业业态等方面的改变,给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我们应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理论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理论定位,处理好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关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体经济根基,把握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运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批判虽然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奴役人的新特征,但是并不能推翻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而且对于当下中国具有总体上的非法性。不过,这些批判对当代中国也有一定警示意义,即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通过生产关系调整来规范生产力,从而避免生产力对人的奴役,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解读先进生产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确地界定和解读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特别是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科学含义 ,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和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十分必要的。什么是生产力?传统的经典的定义 ,把生产力一般理解为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力量。从维持一个简单再生产的过程所必备的起码条件出发 ,生产力可以分解为生产资料(或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这样两个(或者三个)基本因素。斯大林说 ,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 ,以及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在目前应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入手,从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两维视角,探讨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分为"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和"自由个性"三个阶段。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可以把人的发展分为自然人、经济人、生态人和自由人四个阶段。自然人是人的发展的初始阶段,它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人依附于自然;经济人是人的发展的物化阶段,它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人成为自然的主宰,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人却异化了;生态人是在扬弃经济人的基础上,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的发展的更高阶段;自由人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致力于人和自然在更高阶段上的统一和协调薛三让历史地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形成及发展,慎重反思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以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过程中的“得”与“失”,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对自然,对和自然的关系所做的任何削弱,其结果都不可避免地等于是削弱了我们自...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全部话语的价值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是在现存历史和现实条件下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当代三大战略奠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目标的现实基础:共同富裕为本质的共同发展战略;三大文明整体推进的协调发展战略;人和自然关系和谐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很多的工作要认真做好,有很多的矛盾要妥善处理好。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抓住了党的领导与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使我们能在坚持党的领导方面做好最根本性的工作。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首先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搞清什么是先进的生产力。过去我们曾经把生产力理解为人类征服自然和战胜自然的能力,从现在来看,这样的认识不全面。生产力应该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美化自然、利用自然、防范和战胜自然对人类带来各种灾害与困难,满足…  相似文献   

10.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是指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受自然的控制和奴役,客体成为主体关系的重心,人们对自然界只能盲目崇拜与屈从.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又错误地认为自己是自然的征服者.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廓清人与自然关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前提.人类在对待自然中经历了敬畏自然到控制自然观念上和实践上的变化.近代以来,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真正元凶是资本的逻辑.实现人与自然真正"和解"的有效路径在于:调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超越和扬弃资本的逻辑;科学认识和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中的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于人的革命等.  相似文献   

12.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新世纪我们肩负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要胜利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这一庄严使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一方面,要以"三个代表"思想统一海峡两岸人民的认识,增进共识,为祖国统一奠定坚实的理论思想基础;另一方面,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快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积极推动祖国统一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在向生态文明过渡。与人类文明形态相对应,文明的主体负载者——人也经历了自然人、道德人和经济人的发展过程。与生态文明相对应的生态人也正在逐步形成。工业文明作为人类当前的文明形态,造就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把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推进到工业化时代,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过去常说,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或首要生产力。首要生产力其实就是第一生产力。那么,首要生产力的观点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否相互矛盾? 有人在探讨这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时指出,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首要生产力”的命题,是对生产力中人与物的关系而言的,指的是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和唯一具有自觉  相似文献   

15.
雇凶杀人犯罪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雇凶杀人犯罪是雇佣犯罪中的一种 ,是杀人犯罪的一种变异和升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 ,雇凶杀人犯罪本身也有升级的趋势 ,其严重性不容忽视。本文首先对其定义、历史、现状和研究概况作了分析和讨论 ;进而用经济分析方法及其理论基础作了分析 ;最后主要是用犯罪经济学的理论对雇凶杀人犯罪中雇主、受雇人和被害人三方关系的本质 ,雇凶杀人犯罪决策过程和对其控制对策等三方面作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思想是对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是这一创新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吸取历史教训和总结现实经验是这一创新和发展的实践依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这一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这一创新和发展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盛卫国 《工会论坛》2004,10(3):100-101
社会分工有三种形态 :自然的分工、自发的分工、自愿的分工。在自然的分工向自发的分工过渡的过程中产生异化和私有制。只要存在自发分工 ,就会有个人的畸形发展、人与人关系的对立和冲突、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扬弃异化、消除私有制就要用自愿的分工取代自发的分工 ,这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交往的普遍化和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正是从现实的人出发 ,通过分工的历史考察 ,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廓清"人与自然"关系的地平线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前提。人类在对待自然中经历了"敬畏自然"到"控制自然"的观念上和实践上的变化。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元凶是"资本的逻辑"。实现人与自然真正"和解"的有效途径,一是调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超越和扬弃"资本的逻辑";二是科学认识和自觉遵循自然规律;三是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中的作用;四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于人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生态思想是在资本扩张、社会关系异化、自然观扭曲、生态帝国主义抬头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从时间维度探究,马克思生态思想有其丰富的理论意蕴,它由人和自然的"平衡"、"对抗"与"和解"三重关系构成。马克思生态思想中人和自然三重关系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在探讨如何推进生态文明螺旋式前进发展,并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关系方面提供新启示方面,提供了有益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以"现实的历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实的历史"中的人的探究,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其世界历史理论以唯物史观为基石,通过生产力和交往的运动过程,阐述了世界历史生成的演进机制,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了世界历史最终的价值旨归,是世界历史理论由完整表象到抽象规定的认识过程,同样也是对世界历史理论初步建构的过程。对马克思在此文中关于世界历史理论初步建构的分析,是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要求,同样也是把握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发展阶段的现实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