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迫,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要,必须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议题萌发于社会基本  相似文献   

3.
王春福 《理论探讨》2008,1(2):137-141
改善民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民生问题更集中地反映在弱势群体身上.弱势群体是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公共政策是通过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来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工具,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善民生需要公共政策更多地关照弱势群体.树立公共政策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构建关照弱势群体的公共政策运行机制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版块中,提出了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了重要位置.鉴于现阶段我国民生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必须从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寻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丛潜  隗金成 《学理论》2014,(4):12-13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对社会建设特别是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出发,科学分析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必要性,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一致性,同时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探讨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原则和途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1)
民生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的生计与生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问题。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基石和重要环节,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而改善民生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指向,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针对当前制约教育公平实现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教育公平,是关注、改善、提升民生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8.
钱路波 《学理论》2012,(4):13-14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了贫富悬殊、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民生是党和政府近年来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近期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从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出发可知,民生关系着国家稳定和公民的幸福与发展,更决定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在新时期,民生这一命题的背景下的责任政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又有了新的内涵,这对党和政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此,我们要加快问责制度的建设与实践、突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强化国家与公民在民生建设中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迫,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要,必须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1.
着力改善民生: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府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力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政府工作必须在着力改善民生的历史使命中准确定位,担负起主导责任,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推动公众参与机制建设,提升自身公信力,实现社会政策的精细化.从而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2.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礼群 《学理论》2008,(5):13-18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改善民生的历程在经历了良好的开端后,出现了重大曲折.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善民生经历了恢复与推进的发展阶段后,开创了新阶段新世纪的新局面.从这一历程可以看出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证,只有改善民生,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改善民生,首先必须正确理解民生的内涵和外延,科学认识民生的特点。民生的内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当今时代我们应从广义上来理解民生。广义的民生不仅包括公民的生计与生活,还包括公民的政治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包括公民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和尊严价值等内容。民生的外延包括生存的民生、发展的民生和享受的民生三个方面。民生具有时代性、层次性、系统性和永恒性等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公共危机治理主体间逻辑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治理,包括以下涵义:首先,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了实现危机化解与规避而对市场和社会进行干预的过程.其次,是指国家协调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实现危机的控制、转化,有效维护社会秩序,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诸多方式的总和.而这其中就涉及到三个主体:国家的行政代表——政府、社会、公民个人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囿于目前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中出现的低效率和高成本问题,在公共危机管理、资源供给等方面均在寻求多元化参与主体的需求.从而实现公共危机协同治理,这一理念已获得普遍认同.然而如何实现政府、社会、公民三者问的良好互动,需要对其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构建公共领域:民生新闻价值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新闻现象,它的价值取向就是,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反映老百姓生活中的疾苦.所谓公共领域就是公共话语空间,它是普通公民行使表述自由的权利,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行政的主要平台.概言之,是公民政治权利得以表现和施展的重要场所.在民生新闻报道中,媒体扮演着大众百姓代言人的角色,民生新闻与公共领域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性.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应如何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事关民生的决策,应以怎样的标准、在什么时候、多大范围、多大程度、以何种方式邀请和吸引公民参与?这是当今基层公共管理者迫切需要深思和回应的问题.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2005年在事关民生的公共基建项目安排上,以协商民主的方式,使公民参与到民生决策中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本土基层民主政治有了一定基础的情形下,公民参与的新技能与新策略,较好地回答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即:事关民生决策时,在所辖社区范围内,对所有公民,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以设计精良的程序邀请和吸引公民参与.泽国的善治样本带给我们的启示和价值意义在于:通过设计精良的公民参与程序,赋予公民参与民生决策的全过程,从而实现了政府的目标函数与公众的偏好相一致,保证了政府的行动镶嵌于社会之中,创新了协商民主形式,最大化了公共利益.这一地方经验,对于我们更加全面地制定和规划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与任务极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莫艳云 《学理论》2010,(10):14-15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坚持以民生幸福为最高的价值诉求,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积极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切实有效改善民生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制度和国家政权得以维系的思想基础,是社会精神文化的灵魂。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与民生建设密不可分,民生改善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互生统一、良性互动的辩证关系。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阶层分化、贫富悬殊、权力腐败严重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追忆民生史实、传播民生故事、关注民生公正是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民生问题的政治伦理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哲学的视角看,民生是由一系列公民权利组成的权利集合,民生不是政府对公民的恩赐而是公民对政府的权利诉求.关注民生是政府伦理的底线,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不能依靠临时性救济,而必须在民主政治的体制之下,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博弈机制、利益保护机制,以制度化的途径确保所有公民都拥有社会普遍认可的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