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美两国结成特殊紧密的关系.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日美两国力量的消长,日美关系多次调整,特别是"9·11"事件以后,日本追随美国向海外派兵,一方面利用美国的全球战略达到日本实现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目的,另一方面强化美日关系.日本强化美日关系的原因包括美国对于日本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美国是最受日本人喜欢的国家、美国在经济上处于明显的优势、以及日美关系不同于英美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为《外交政策》杂志撰写了以《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为题的评论文章,全面论述了21世纪亚太地区对美国的重要性以及美国的亚太战略。这是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进一步调整的先声。其核心观点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即将移向亚太。  相似文献   

3.
一、邓小平全球战略思想:问题的提出与理论依据。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特别是冷战时期),人们在谈论全球战略时,一般都是指美国和苏联的全球战略。那么,在世界趋向多极化的过程当中,是不是就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可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事实并非如此。世界上各主要力量都提出并具有自己明确的全球力量部署战略,这种部署就是一种全球战略。那么,中国是不是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应不应该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可以说,我国政府虽然没有正式使用“全球战略”的概念,但邓小平对此实际上已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观点。根据李忠杰教授的查证、研究,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邓小平共4次使用“全球战略”这个词,但都说的是美国和苏联的全球战略;而在1998年出版的《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则有十余次使用“全球战略”这一概念,其中,既有涉及中美关系的,也有直接从中国自身角度而提出的。比如,1980年4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时,说到:“对我们中国来说,考虑问题历来不从中国自身利益一个角度考虑,而是从全球战略来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在中国自身战略的意义上使用“全球战略”这一重要概念,以后又从各个方面使用这一概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全球战略”思维。因此,我认为邓小平是具有全球战略思想的,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而深刻的战略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钱复,台湾前"外交部长"、"监察院长"。早年毕业于台大政治系,后前往美国耶鲁大学取得国际关系博士学位。回台后,先后任台湾"行政院秘书"、"新闻局长"、"外交次长"、"外交部长"、"监察院长"等职。从1964年开始接触台湾对美"外交"工作,与美国政界人士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冯峰 《红旗文稿》2014,(6):23-26
正美国的对外传播战略,作为美国全球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服从并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在美国的对外传播战略中,其官方话语作为阐述美国政策的载体,承载的使命不仅是表达、传递美国的外交政策,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正确性、法律合理性和道德正义性进行辩护和宣扬,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一战略不仅维护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美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制度安全,而且有利于增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并"反证"美国全球霸权的政治"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战略报告纷纷出笼,克林顿等政要就国际事务频频发表言论,美国外交动作更是呈现出全方位、多层面特征,凡此表明,历经冷战后近十年外交实践和辩论,美国面向21世纪的全球战略态势已渐趋明朗。把握美国未来全球战略的基本走向,分析其中所涉及的中国问题,对推进跨世纪中美关系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欧洲是当今多极世界中重要的一极,欧盟25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美国不相上下,在国际事务中,欧盟的作用与影响也日益显著。二战后,美国一直把欧洲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点。美国与欧盟是同盟关系,经济、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基本相同,但双方也存在深刻矛盾,主要表现为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冷战结束后,由于失去了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这个共同的敌人,欧洲国家谋求成为独立一极的倾向增长,在一些问题上对美国说“不”,法、德不同意美对伊拉克开战即是一例。这种势头今后还会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翁淮南  刘文韬 《党建》2012,(1):63-64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已经到位,正在全面展开和完善。这给冷战结束以来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带来重大冲击。○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后,重塑了国际战略格局,中国战略安全环境面临新的情况。○从国际和国内大局上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目前应对国际复杂局面、确保中国有个安全环境的战略基点仍然在内部,而不是在外部。我们要练好内功。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下了"打"的决心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武力介入台湾海峡。1954年12月,美台订立《共同防御条约》,使原本属于中国内政的问题复杂化。而每天都在做"反攻大陆"美梦的蒋介石,又开始蠢蠢欲动,叫嚣:"无论将来的演变如何,这一局势不可能不影响到我们的政策,说不定我们在短期间就有行动!"台湾海峡的上空顿时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览》2014,(1):54-55
"一纲四目"影响台湾当局1960年后,美国一方面加强与中国政府的接触,另一方面又向台湾当局施加政治、经济压力,继续推行"两个中国"的政策,美蒋矛盾加深扩大。毛泽东认为这是开展对台工作的好时机。1960年5月22日,毛泽东经与周恩来研究商讨后。  相似文献   

11.
间谍,这个被认为是带有浓厚冷战色彩的词汇,在冷战结束20年后的今天,再次吸引了媒体的关注。 10名被美国逮捕的俄罗斯间谍7月8日在出庭时认罪,2天后,他们与4名在俄被捕的西方"间谍"互换。这是冷战结束后俄美之间最大规模落网特工交换,同时被媒体评价为"史上最快解决的间谍案"。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与庄子在美学思想上有着各自的本体依据,分别是"理念"之美和"道"之美。二人在美学思想上有着诸多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审美对象、审美认识、审美体验、美学侧重点和对艺术态度上。二人的美学思想差异性中也蕴含着共同方面,主要表现在注重"内在的心灵之美"、强调真善美的统一、追求"至美"的最高境界等。  相似文献   

13.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视察时的讲话(摘要)(一九六五年七月五日)周恩来你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哪里人都有。你们现在好像一个"小非洲",慢慢就成了一个"大非洲"。你们还要多吸收一些兄弟民族,可以先搞一些民族生产队。你们的材料我看过了,没机会跟...  相似文献   

14.
安倍晋三是个急性子。这不,首相的位子还没坐热,他就迫不及待地在外交领域,大施拳脚,招招针对中国,看起来气势逼人。但就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冷热态度表明,安倍一手策划的所谓"对中国包围圈",只是不切实际一厢情愿,圈住的只有一意孤行的日本政府和他自己。"热脸贴了冷屁股"回想安倍在上台前,就声称要巩固美日同盟,首访国家确定为美国。熟料,安倍的热脸贴了冷屁股,被美国冷处理,  相似文献   

15.
美国全球战略中的文化扩张与渗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国际关系中,“文化扩张”主要指一国将其传统价值观传播或强加给其它国家,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激烈竞争的国际舞台上,许多国家都程度不同地以自己的文化观念影响着国际关系。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像美国那样,把文化扩张和渗透作为外交战略的组成部分,在对外关系中极力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冷战结束以后,美国调整了全球战略,企图利用其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千载难逢的机会,称霸世界。对外文化扩张和渗透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对外文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倾向更加明显。美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主…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2月14日,20世纪最后一次美国总统大选在沸沸扬扬地闹腾了一个多月之后,终于有了结果.共和党的布什成为当选总统.虽然布什在2001年1月20日才能入主白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分析美国新政府的全球战略和对华政策走势.这是因为:第一,在美国,首脑的更迭一般不意味着政策的突变,宪法的支撑和国会的制衡使新上台的总统很难全面制定一套新的政策.因此,依循美国现有的对外政策轨迹,可以大体预测到其未来全球战略和对华政策的基本方向;第二,两个总统候选人虽在大选的最后冲刺阶段没有把外交政策作为交锋点,但从1999年开始,两个阵营在对外政策方面就已经展开了系统、全面的交锋,包括领导方式、海外驻军、大国关系、导弹防御乃至美中关系等等.从他们政策主张的差异点和重叠处,我们就可以把握未来美国全球战略和对华政策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17.
中东地区是美国冷战后全球战略调整的重点之一。最近,五角大楼公布了一份长达40页的“美国对中东的安全战略报告”,为美国冷战后的中东安全战略勾勒出一个大体的轮廓。  相似文献   

18.
贺文萍 《党建》2014,(6):62-64
在世界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作为"人类发展的最后边疆",非洲大陆日益成为西方大国与新兴发展中国家竞相争取的合作对象——精彩导读西方大国近年来重新关注非洲、加强与非洲的双边关系,其背后的主要动因在于抗衡和遏制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吕宁青 《唯实》2013,(7):88-90
奥巴马入主白宫后,既加大了推动战略重心东移的力度,也加快了推进战略重心东移的速度。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是对美战略重点东移和未来十年亚太战略的重要阐述和全面宣示。无论从政策原则还是实际运作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意图已基本清晰,即"主导亚太、应对中国、重振美国、维持霸权"。如何正确看待美国战略东移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对发挥中国优势、树立中国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史诚 《廉政瞭望》2005,(3):50-51
罗斯福提出“四警察”思想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外长会议,会上通过了由美国政府起草,经美、苏、英、中四国签字的《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言明确宣布,四国政府“承认有必要在尽速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这是二战期间,四国政府第一次共同宣布,一致赞同要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出发,提出了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设想。在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的苏美英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