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以来,在湖北省委宣传部统一领导、部署下.一场以“我是建设者”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在全省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这场大讨论活动是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的延伸,旨在促进新闻工作者通过思考“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进一步明确自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时代发展的记录者、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社会角色定位,从而保证使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配合中心、服务大局.发挥通达社情民意、传递人文关怀、凝聚百姓意愿、实现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把引导正确舆论放在首位,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做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作为新闻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的高校新闻工作者,不可能充当校园事件的"看客",更不可能是校园建设"局外人"。无论是从新闻工作引导校园舆论的责任感而言,还是作为服务于学校发展、服务师生的基本使命来说,高校新闻工作者当好"建设者"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每一位高校新闻工作者都应争当建设者,当好建设  相似文献   

3.
彭丽 《学习月刊》2013,(18):43-43
新闻工作者是时代的记录者和先进文化的生产传播者.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然而.时下有些新闻工作者为了争取受众。编造虚假新闻,有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扩大卖点.大肆炒作新闻.形成“新闻暴力”。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当下新闻工作者的履职姿态和履职责任问题。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人,我觉得只有担当起媒体的社会责任.才能正确履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做一名真正的新闻“建设者”。  相似文献   

4.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明确"为了谁"、搞清"依靠谁",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好"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来说都非常重要。在党的事业和工作中,党员干部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才能更自觉主动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5.
孙东升 《新长征》2014,(12):52-53
作为一名组织部长,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和群众观,围绕"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明确"如何为政、如何干事、如何做人"。一、知道"我是谁",以正确的权力观为政第一,要守住忠诚,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组织部长作为组工干部的带头人,更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自觉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自觉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提升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以坚强的党性固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都军区空军党委机关切实弄清"为了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工作目标;真正明白"依靠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充分激发官兵干事创业的热情,找到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始终不忘"我是谁",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尊重基层官兵的首创精神,保持正确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广大官兵的高度信任和充分赞誉。  相似文献   

7.
正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泉;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1·7"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向四做",是每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砥砺思想、修炼技能的从业之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搞好新闻工作的风向标。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是"我是谁""为了谁"的  相似文献   

8.
卢林 《当代贵州》2011,(35):41-41
建设发展型党组织,是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鲜活实践。着力在迎接挑战、解决问题上探索新路。解决好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关键在发展,核心在干部。我们坚持"谁能干、就用谁,不能干,就尽快调整"的原则,树立"重德才、重实干、重业绩"的选人用人导向,选拔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干部、  相似文献   

9.
聆听梁衡     
袁忠民 《学习导报》2014,(12):28-29
对于梁衡,只要喜欢读书看报的人,都会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梁衡是一位"大家",就是大作家、大记者、大新闻理论家……2013年11月上旬,我参加了新湘评论杂志社在韶山举行的通联骨干培训班,有幸聆听了梁老师的讲课,让我真正领略了这位"大家"的神韵与风采。其实,对于梁老师,我"认识"在20年前。初识梁衡:在《没有新闻的角落》在我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本《没有新闻的角落——一个记者的内心独白》,作者梁衡。  相似文献   

10.
地方新闻传媒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燕 《新长征》2010,(5):48-49
新闻传媒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新闻传媒要运用这一优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引导之"势",发挥引导之"术",把握引导之"度".  相似文献   

11.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履职尽责指明了方向。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等方面,新闻界老前辈、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无疑是光辉的典范、学习的榜样。原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先生饱蘸浓墨、满含深情撰写的《“勿忘人民”的警示价值》一文,对穆青一生的新闻实践作了集中的提炼和概括。“勿忘人民”,应当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座右铭。本期,本刊特别推出南振中先生的这篇文章(有删节),以期成为新闻工作者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的有益教材。  相似文献   

12.
我叫尹文雯,来自北京建工集团。 2010年12月,贺国强同志到海南调研,看着一个个晒得黝黑的建设者们,他由衷地说道:"你们辛苦了,我代表中央感谢你们。" 要感谢的何止是海南的建设者,在新疆和田,我们建工人提出了"践行北京精神、建设美好和田、传承鲁班薪火、塑造时代精品"的援疆目标;在沙特50多摄氏度高温烘烤下,  相似文献   

13.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当代贵州杂志社记者深入基层,下一线、进农家、入社区、跑工地……在田间地头倾听百姓心声,在工地、园区触摸发展脉动,在与采访对象面对面的交流中收获感动。在基层这个广阔的新闻空间,他们,用实践回答着"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刘云山 《党建》2011,(10):6-8
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部署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各新闻单位积极响应,广大新闻工作者踊跃参与,给新闻战线带来一股清新务实之风,整个活动开局很好、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当前搞好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到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文章从新闻职业的性质,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目前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受到极大挑战等三个方面论证当前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宜昌市公路局坚持将效能建设放在机关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主要是要抓住"一个关键",完善"两种体系",提升"三种能力",坚持"三个结合",强化"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新闻执政"的提法源于美国白宫发言人,它区别于传统政治传播中的"宣传统治",是指通过媒体新闻来执政,即运用媒体新闻来提高公共政策部门的执政形象、执政公信和执政的合法性,向广大群众传播执政者的决策、方针、路线,以达到贯彻落实的目的。基层领导干部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坚持新闻宣传工作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倡导"三贴近"原则;真正做到"两个统一",努力发展人民的新闻事业。这种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的完美统一,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思想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9.
你说我说     
《学习导报》2013,(12):62-62
我们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邓小平的告诫意味深长,振聋发聩对信仰追求的"恒心",对党和人民的"忠心",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心",对人民群众的"爱心",对权力恪守的"公心"。——朱德对孙子的"五心"要求,也是他一生实践的真实写照如果给我5分钟,我提前一周准备;如果是20分钟,我提前两天;如果是1小时,我随时可以讲。演讲就是属于随时可信口聊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陈静漪 《学习月刊》2012,(6):112-112
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课堂",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