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先开始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之初,完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其逻辑前提为:理论本身被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先在条件;基本理论的完整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内在基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自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科技伦理关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把科技伦理的探讨片面扩大。科技伦理的实质在于对技术权力的伦理制约。把科学技术本身看作是双刃剑的观念,根本上是一种意识形态,掩盖了技术权力问题。当前科技伦理困境的根源在于利益的分化与对立。从寻找各个利益主体的共同性或共通性入手,这既是当代科技伦理建构的一个原则要求也是当代科技伦理建构的一个基本路径。有效澄清基础理论问题,关于科技伦理的讨论就能走向真正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发展历程中理论的缺失导致了心理学只注重实证资料的积累,而缺乏将众多纷杂数据资料及其关系进行整合的逻辑线索。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为心理学理论的觉醒提供了契机,唤醒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如果说心理学理论的觉醒是心理学发展历程的重大突破,那么心理学理论自觉性则是心理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心理学理论的潜意识已经被释放到了意识层面,理论研究由隐性层次上升到了显性层次,理论自觉与理论觉醒已经与实证研究共同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学科品格被灌注到心理学的科学精神及体系之中。未来的心理学发展必定要遵循这样一条逻辑线索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马克思主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理论自觉促进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提升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检验,为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程度所衡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注重道德的进路,从生命主体立言,重生命,崇修养,因此,过早就实现了道德的自觉。但由于中国的传统社会是政治、文化、道德同构的一元社会,因此道德追求与学术追求便受制于现实政治的制约,于是这种道德自觉便蜕变为维护政治统治的自觉。因此,要对传统道德进行现代性的改造,把传统的圣人道德观,转变为法治之下的道德观。传统的道德自觉首先意识到的是义务,是义务本位的道德观,而现代的政治自觉则应首先意识到权利,是以权利为本位的政治观,政治与道德回归属于自己的领域,实现了真正的道德自觉与政治自觉。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体在反思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化理念和范畴。文化自觉范畴的确立及其理论雏形的构建,不是凭空想象而来,而是有着深厚的人类学、文化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和社会学基础作为其理论产生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对这些理论支撑进行科学解读和溯源,既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中华文化衔纵深发展的需要,也是现时代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前提和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7.
对马克思主义保持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理论自信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科学信仰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最宝贵的思想财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是对其理论的指导地位和重要作用的高度认同,是对其理论功能边界的清晰认知和对其创新之必要性的责任担当.理论自信是共产党人以清醒的理论自觉为前提,以实践检验为根据,以理论的创新发展为保障,以实现人民的解放为根本价值取向的对自己所坚持的理论的信心、信念和信仰.理论自觉是理论自信的基础和前提,理论自信是理论自觉的升华和追求目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的理论资源来自于其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其实践源泉来自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的态势.要做到合理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辩证地看待和评价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是前提,保持信与疑的适度张力即“信中有疑、疑中有信”是保证.  相似文献   

8.
彭自成 《理论月刊》2003,42(11):41-42
理论创新应当做到审美自觉,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理论设计是一种“意象美”创造活动,智慧是创新主体所具有的美的精神形态,理论反思和批判是一种审美判断。美的本质在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理论创新是一种审美追求和审美自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其理论自觉的不断提高分不开。自觉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和旺盛生命力;持续自觉的理论创新,使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持之以恒加强理论武装,使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范玉刚 《人民论坛》2012,(12):30-32
生成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西方理论,有其理论发挥作用的界域,并非完全适合中国的实际。只有基于中国的国情与现实,概括和创造出适合中国实际的学术话语,才能打破、改变学术话语权一直为西方理论垄断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觉:一个满含实践意向的理论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自觉是一个满舍实践意向的理论概念,具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从静态上说,文化自觉包括一种文化的自我认识、各种文化间的相互认识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共同本质与共同命运的总体认识和普遍追求;从动态上说,文化自觉是一个逐步扩大、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历史过程,有其具体的历史内容和时代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其理论自觉的不断提高分不开。自觉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和旺盛生命力;持续自觉的理论创新,使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持之以恒加强理论武装,使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次重大的公共危机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为教育带来了难得的重构契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部鲜活而深刻的思政教科书,是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成熟和升华的催化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以此为镜,主动反观和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点,积极把握和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和新契机,大力实施和加强生命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英雄主义教育,推动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革新和自觉作为。  相似文献   

14.
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在科学的方法论前提下,对作为主体实践的“理论先导”的自觉和自信,对由主体实践孕育而成的“理论抽象”的自觉和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科学方法论指导下,对中国实践、中国道路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对“中国问题”、中国经验的话语自觉和话语自信.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推进理论创新、学术创新的必要前提.创造性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实践体现,是增强实践自觉和实践自信、推进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做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这是思想理论上成熟与先进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进步的先决条件.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提升中...  相似文献   

16.
郑杭生先生30余年学术历程,始终致力于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研究,既深化了对转型中国社会的认识,更建构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在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的理论创新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从现实、历史、未来三个维度来考察其理论创新,呈现面向社会现实"接地气"的理论话语创新、面向历史"承传统"的理论观念创新、面向未来"有底气"的理论价值创新的鲜明特点。郑杭生社会学理论立足社会现实,通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转换、社会学理论视野的转变、社会学理论话语的转向,实现了社会学理论创新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为当代中国本土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提供诸多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世界已进入了一种新的文明构架,即文化主导的时代.文化在民族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出.面对这样的文化时代,尤其是面对中国现代化的实际,需要我们建构起一种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学习、运用和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必须以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意为前提。然而在现实理论工作中,常常出现误解错解甚至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象,需要澄清是非。  相似文献   

19.
杜凤娇 《人民论坛》2012,(12):74-77
调查说明文化自觉自信自强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理论如何实现自觉自信自强是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加快,强化理论支撑的任务十分迫切,而在世界话语体系中,"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构  相似文献   

20.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关键在于把握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理论自觉、理论自强。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需要正视它在当今世界依然被冷遇的事实,同时厘清其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的比较优势,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当代价值的执着信念。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需要通过认真研读经典著作来把握其中的理论逻辑,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透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并把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有机统一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强,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供给,构建融通中外、"自塑"而不是"他塑"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遵循从特殊性到普遍性再到特殊性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