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临泽县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效能风暴”等活动紧密结合,深化“双联”内涵,从“双联”行动的参与范围、行动主体、联系对象3个层面进行延伸,发动各级干部到群众中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心连心感受群众冷暖,在实践中促进干部作风的大转变与干部能力的大提升,架起了干群连心桥,筑起了农民致富路,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深受群众欢迎的“双联”之路,  相似文献   

2.
秦安县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实现党群双向互动的有效载体和打好扶贫攻坚硬战、加快全面小康进程的务实举措,协调组织省、市、县、乡四级265个单位6180名双联干部,紧紧围绕党的建设主体主线抓双联、强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双联行动帮扶优势强组织、夯基础、解难题,基层组织建设和双联行动在互促互进中共同助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2013,(10):17-18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委在新形势下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兴陇的重大决策,是贯彻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平台,是培养锻炼干部、转变机关作风的有效途径.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双联行动符合中央要求和人民愿望,深受群众欢迎.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干部群众对双联行动更加充满期待,对深化双联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要求.为了巩固和扩大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有针对性地完善机制、创新方式、务求实效,进一步推动双联行动持续、深入、健康开展,特提出本意见.  相似文献   

4.
赵学忠 《党的建设》2013,(10):22-2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眼于为民、务实、清廉,"双联"行动着眼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两者出发点、落脚点一致,都是旨在促进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增强宗旨意识的重大行动.一年多的"双联"实践充分证明,"双联"行动是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惠及人民群众、促进科学发展的民心工程,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是最直接、最生动的群众路线实践载体.纵深推进"双联"行动,实现"双联"行动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融合发展,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3年“三村扶贫行动”,让资阳10万低收入群众脱贫致富。今年5月,资阳第二轮“三村扶贫行动”正式拉开帷幕。群众的意愿才是干部努力的目标.群众的满意就是检验成效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瓜州县针对新建移民乡村土地难改良、群众缺技术、增收路子窄的实际,把适应性强、耐盐碱、效益高的枸杞产业确定为移民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按照"产业发展、人才先行"的理念,结合"双联"行动,着力实施枸杞产业化人才培训项目,推动了产业发展,提升了群众科技素质,加快了移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为建设"陇上药材基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给基层工作带来一股清新务实之风,社会广泛关注,群众充分认可。我们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举措,加大投入,深入持久地推进“双联”行动,使之成为造福百姓、锤炼干部、转变作风、构建和谐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相似文献   

8.
党建动态     
兰州市红古区开展“双联双促”活动“双联双促”活动以“党员联农户,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干部联目标,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为主要内容。“党员联农户”,就是每个帮村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负责联系1~2名致富带头人,帮助他们开拓致富思路,增强帮带能力;每个帮村部门的党员干部负责帮带1~2户贫困党员群众,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每个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的党员干部负责联系帮带1~2名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头  相似文献   

9.
刘宏 《党的建设》2014,(2):17-17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甘肃煤田地质局、省煤炭资源开发投资公司在坚持联户干部定期入户的同时,还在联系村——庆阳市环县虎洞乡魏家河村、贾驿村、秦团庄乡贾塬村、秦团庄村4个村分别建立前方工作站,作为双联行动的"加油站",由单位领导带领联户干部按月轮流驻站不间断开展帮扶,取得显著成效.行动开展以来,局、公司先后争取和投入资金1018万元,实施重点帮扶项目38个,帮办实事67件,有力推动了联系村基础设施改善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3,(9):18-19
杭锦旗把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作为领导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结合全市机关干部"三到"(工作到村、服务到户、温暖到心)服务活动,在全体科级干部中开展以"用群众语言和群众交流、用群众立场思考群众问题、用群众办法解决群众矛盾"为载体,以"基层月点评、群众季评议、旗委年考评"为保障的群众工作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受到了干部群  相似文献   

11.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酒钢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采用“政府+企业+农户”三位一体的帮联机制,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出成果上做文章,使双联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抓政策宣传,群众致富有信心.联户干部主动深入田间地头,与联系户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一方面广泛宣传省委、省政府的惠农富农政策,讲解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等知识,增强群众发展信心,打消帮联对象思想上的顾虑;另一方面通过广泛交流,进一步掌握村情民意,使帮联工作真正惠及于民.  相似文献   

12.
周奉真 《求是》2012,(17):61
从今年开始,甘肃在全省开展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省市县乡四级机关联系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全省40多万名干部直接联系40多万个特困户,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不脱贫不脱钩,不实现全面小康不脱钩。可以说,这是一次解放思想、转变作风、锻炼干部的创新之举,是一项固本强基、促进发展、造福群众的务实之  相似文献   

13.
燕胜三 《党的建设》2013,(11):19-19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党对农村全部工作领导的战斗堡垒,是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定西市发改委根据联系村——安定区团结镇唐家堡村的实际情况,围绕强基固本,突出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创新载体,探索机关党组织与联系村党组织三级对接共建模式,即:机关党总支与联系村党总支对接,机关、价格检查局和退休老干部3个党支部与联系村综合党支部、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和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党支部对接,机关65名党员与联系村68名党员对接,开展党组织共建活动,实现了“双联”行动成效显著和机关效能明显提升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新世纪党的干部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以来,基层群众有“七盼”。一盼关心群众的贴心人。群众希望干部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以心换心。  相似文献   

15.
如今,走进宁县湘乐乡方寨、樊湾,春荣乡昔沟等村,到处是一派火热的繁忙景象——建大棚、改危房、整修村道……"双联"行动开展以来,168个省市县帮扶单位的4211名干部与宁县156个贫困村8550户贫困户"结亲",共同谱写了一曲惠民新篇章. 培育产业助增收.宁县把指导帮助发展富民产业作为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最有效途径,全力支持贫困户发展富民产业.各帮扶单位组织干部捐赠各类农用物资290万元,出动劳力2.3万人次,解决了贫困群众资金和劳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最基层组织,处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第一线,是带领农民群众勤劳致富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是党中央联系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有效载体,是农村群众发展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农村基层出发,浅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启动后,武山县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建立健全四项机制,为“双联”行动取得实效提供了制度保证。一是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对单位所联系村、干部所联系户的基础信息、开展工作等情况建立档案。二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工作简报、  相似文献   

18.
正感情上是否贴近群众,思想上是否尊重群众,行动上是否更了解群众,这是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领导干部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党员干部联群众、走村帮扶不漏户、家家户户见干部",省委要求联系服务群众要点到点、面对面、实打实,用脚步缩短距离、用行动丈量作风、用亲民赢得民亲,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末梢堵塞,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暖到群众心窝里。"三本台账"精细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9.
礼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的县区之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礼县全面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目前,礼县紧紧围绕“六大任务”,立足“五大提升”、开展“五项活动”、坚持“五个结合”、强化“五项保障”,深入推进“双联”行动,全面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一年多来,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全省广大群众的真心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一年多的实践充分证明,"双联"行动完全符合中央精神、符合省情实际、符合群众愿望,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实施下去,必将加快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