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04年6月的一天,北京市第二福利院内不时传来孩子们的阵阵笑声,这里的孩子大多数是失去父母的孤儿,是什么事让他们这么高兴?又是谁把欢乐带给了他们?是农工党中央及北京市妇委会的奶奶、阿姨们,来看望这些孩子们给他们带来了礼物和鲜花,和他们在一起聊天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农工党中央及北京市妇委会的奶奶、阿姨们同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们共同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临走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把大家送到门外,望着孩子们依恋的眼神,委员们相约来年还要来看望孩子们,这个温馨的场景,使所有在场的人感动。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便把这一活动确定为…  相似文献   

2.
“六·一”儿童节到了。在孩子们的节日里,我们来到报社附近的针织路小学,与6位同学和他们的大队辅导员进行座谈。谈话从最近北京一家报纸登载的一条消息开始。 ——一天,一名10岁的小男孩主动给一位老奶奶让座。当小男孩的妈妈发现儿子站在一边,其座位让给老太太时,顿怒:“你为什么把我儿子撵起来,你为什么坐我儿子的座位?一连串的质问使老人赶紧解释是孩子主动让的座。“主动让你就坐吗?”男孩的妈妈口气咄咄逼人。这时候小男孩的脸红一块儿、白一块儿,像做了错事一样尴尬。  相似文献   

3.
孙远 《半月谈》2004,(2):66-66
前两年盛行“减负”的时候,不少地方还真给孩子们减了学习负担,下午放学不允许超过5:00,作业完成时间不允许超过两小时,回想那时的情景,再看看现在,我只能发出一声叹息:减负哉?加压也!  相似文献   

4.
本课设计理念: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方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一、情景呈现,兴趣导入犤导入犦:大家好。我曾经向大家承诺过一件事,大家还记得是什么事吗?(给我们上课)对,我今天履行诺言来了。我可是一个守信的人。犤出示课题犦:守信履约犤师犦:我今天要跟大家一起探讨的就是这个话题。犤师犦:有同学也许会想,杨老师要给我们说大道理来了。诚实守信是大道理,但是谁敢说我们生活中不需要“诚实守信”呢?当你与朋友或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电影而久等他不…  相似文献   

5.
鄢世洪 《乡音》2012,(8):49-49
徜徉在德国的街头,可以看到许多温馨的景象:父母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街头漫步,和谐舒缓的慢节奏生活让人不禁生出许多羡慕;孩子们在街心公园里和鸽子一起嬉戏,天人合一的自然画面给人带来一缕缕温情;还有路边的各类杂耍,虽然他们是在向人要钱,但却是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取报酬。漫游在德国街头久了,除了看到这些温馨的景象之外,我还注...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要让这些特殊孩子练习运动?为什么要让他们远涉重洋去参加比赛?为什么要鼓励他们“勇敢尝试争取胜利”?因为要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也要让世界看到他们.如同在电影《天堂电影院》里,放映员让从小生活在影院里孩子离开五光十色的荧幕,去看看外面真实的世界,“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在鼓励特殊孩子们努力争夺金牌的目标下,也告诉这些特奥运动员,世界不只是自己身边生活中看到的样子.  相似文献   

7.
当平日里成绩很差、上课从不积极的某位同学忽然拿着一道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题目来找您的时候,您呵斥一声:“这么简单都不会,你还会什么?”从此,您的这位学生再不敢问您半个问题。此时,您以人为本了吗?当您坐在办公室里满脸不屑地讲某些学生如何可恶、某些学生如何“弱智”的时候;当您动辙让他们写检查、叫家长、通知校长,在家长校长面前大告其状,感觉总算出了口恶气的时候,您以人为本了吗?当您给课业负担本已沉重的孩子们布置了大量习题,使他们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做作业的时候,我懂得您是为了他们学业有成。可孩子们的学习效率降低了、身体素…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06,(19):5-5
都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位中学校长对我说,如果说大学录取通知是一朵美丽的花,把这朵花放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就意味着它要浸泡在泪水里。 千百万为祖国和自己的前途奋发读书的孩子们,既是他们各自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他们有上学的权利,只要他们具有升学的素质。党和政府就不能让他们失学。 我们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再穷再难。也要助贫困生一臂之力,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绝不能让孩子们失去希望!  相似文献   

9.
国货向前冲     
家有一儿一女,是有点辛苦。不过在辛苦之余,我们夫妻因为他们发生的关于国际问题的争吵,却是始料未及的。 北京的秋天来了,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每年秋天都是这样,今年好像不大一样,早上醒来的时候,孩子们早就上幼儿园了,梦中隐隐听见他们说“爸爸怎么还不给我们买蟑螂恶霸啊?”外面还是阴沉着,雨还在下。这日子本应该睡觉的,却怎么也睡不着了,到了这个年纪,不管夜里几点睡,早上七八点总是要醒的,虽然每天都有不同的理由,今天的是什么呢?是蟑螂恶霸,还有它  相似文献   

10.
启程梦     
《小康》2016,(15)
正我曾经是一名山区支教老师,短暂的支教生活让我难忘不已,学生和孩子们的贫困生活景象常驻我脑中。看了启程人的文章,我深深感动,扶贫的方式有许多种,找到适合的帮扶方式,最有效果也最能帮助贫困的人。希望扶贫可以从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  相似文献   

11.
三言两语     
都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位中学校长对我说,如果说大学录取通知是一朵美丽的花,把这朵花放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就意味着它要浸泡在泪水里。千百万为祖国和自己的前途奋发读书的孩子们,既是他们各自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他们有上学的权利,只要他们具有升学的素质,党和政府就不能让他们失学。我们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再穷再难,也要助贫困生一臂之力,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绝不能让孩子们失去希望!——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近日在调研贫困生上学难问题时说。不怕老百姓不听话,就怕老不听老百姓的话,只要我听了老百姓…  相似文献   

12.
见怪不怪     
不久前,邻居一位上小学的女孩给我出了一个谜语,问我“生活上离不开,弄脏了洗不掉”是什么。我想,这可能是空气或者水吧;但转一想,空气可以净化,水可以过滤,都可弄干净,不像。正犹豫间,女孩诡祕地指着我说:“你身上就有。”经她这一暗示,我又注意到我身上带的东西,最后才省悟到,这是“钞票”。女孩的观察力无疑比我敏锐,她把钞票最常见而又不为人注意的两个特点指出来了。在当今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生活哪里能离开钱呢?甚至小学生的口袋中也常有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零用钱。由于经常接触它,孩子们又看到了它的另一现象——“脏”。的确,现在市面上通行的钞票,脏的愈来愈多了。除了新发行的钞票外,1角、2角以至1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3,(6):82
科技发明并不只是科学家的工作,每个留心生活的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中的发明家。灵感来自于生活,也旨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创意不论大小,只要具有巧妙的构思设计,就可能变得与众不同、价值倍增。而这些小小的思维火花给我们带来的,则是生活乐趣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变化。那么近期又出现了哪些令人兴奋的创意科技发明呢?它们又是如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呢?  相似文献   

14.
朴素与学习     
记得小时候,我的衣服短了,妈妈接了一段布又让我穿上。我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不给我做件新的?”妈妈笑了,语重心长地说:“衣服还能穿,明年再做新的。生活要朴素些!”那时,我对朴素还不完全理解。可是朴素的种子却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进入中学,学习了《青少年修养·艰苦朴素》一课后,才真正懂得朴素对青少年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青少年修养》告诉我们,朴素就是克勤克俭,不贪图享受。它是劳动人民的优秀品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革命队伍的光荣传统。千百年来,历代劳动人民都把它视  相似文献   

15.
一棵花树     
爱情不是花,而是花树。 常有人易感伤逝去的爱情。也曾流行过一种观念——爱情随着婚姻走进了围城,犹如被葬的落花一样湮埋了,这种观念只能使人真的走入爱情的围城。因为他们只给自己选择了一条道路——一条铺满败花的路。甚而有人怨天尤人地怪罪命运不公让自己过早地失去了爱情,这样一边自掘爱情的坟墓一边感叹生活在婚姻围城中的苦闷,这是真正不幸的婚姻生活。  相似文献   

16.
大众文化作为一件新鲜事儿,在我们还未来得及作好充分心理准备时,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涌进千家万户。它的盛行既给人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又让人感到了一种从生活空间到精神世界的无形压迫。面对大众文化浪潮,是该欣喜还是该担忧?一时说也说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一些中学生,为了上大学,犯下这样那样的罪行。我们的环境在给了这些孩子们读书学习的条件时,是否还应该再给他们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一个苹果绿的出口,它是环保的,是不妨碍别人的,是可以让自己心灵恢复弹性的。一次朋友聚会上,我认识了米拉。那一天,她抹着苹果绿的眼影,显得格格不入。说实话我不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所以看了她一眼后就收回了目光。那天,我一直很少说话,因为出门时我跟家人吵了一架,情绪不太好,加之长久以来生活压力过大,已没有太多能让我高兴的事,工作、家庭,像个停不下来的磨盘。我一个人坐在一边闷闷地喝着酒,想着自己不知所以的未来。这时,米拉端着酒杯微笑着走了过来,我起身准备回避她:这个人怎么这样自讨没趣?可是她却开口说了一句:“我知道你心情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残疾人》2006,(11):52-53
邵梦我是农村女孩,小时候有听力,现在成了一个真正的聋人。我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很少说话,父母是文盲,有时他们有事对我说,总是大声地喊叫,可是我听不见。我很想和父母聊天,也很想为父母分担一些生活上遇到的麻烦事。请大家给我提供点办法。我该怎么办?神龙你可以教你父母学手语  相似文献   

20.
在残奥会结束之时,贵刊推出与关怀残疾人相关的封面故事,可以说恰逢其时。这组关注听力残疾儿童的稿件报道,通过讲述几个无声世界生活的孩子们的故事,让我了解到以前所不知道的这个人群的一些生存状况和真实情况,他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和震撼。但我觉得似乎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感觉这些故事像是一个个散落的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