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着力化解思想文化领域的不和谐因素,努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党和政府全面推行"互联网+"工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空间的网络话语权至关重要。需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创新网络话语内容和传播方式,培养网络意见领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领社会思潮,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汇聚人民群众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文化,是全面振兴辽宁,构建和谐辽宁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全面振兴辽宁、构建和谐辽宁提供思想基础、价值取向、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必须从辽宁的实际出发,科学把握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发展变化的特点,树立与辽宁振兴发展相适应的和谐文化观,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等方面,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与辽宁全面振兴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五中全会的一大重点和亮点。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党的一条重要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责任重大,要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和培育文明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5.
《奋斗》2020,(12)
正近年来,呼玛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迎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为主线,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持续深化文明创建,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入民心接地气,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强化正面宣传,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影  相似文献   

6.
王铁静 《奋斗》2007,(2):30-31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条标准要求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着眼于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新农村这一大局,着力于培育新型农民这一目标,着重于树立新风尚和创建新环境这两个重点,为新农村建设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舆论氛周,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生气勃勃、富于创造、勇于进取的农村思想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8.
倜胜龙 《当代贵州》2010,(24):39-39
石阡县宣传思想工作紧紧围绕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始终服从服务于全县"打基础、办工业、兴产业"发展大局,全力营造良好的理论环境、舆论环境、发展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文化保证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党建》2009,(2):24-25
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中央宣传文化单位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时,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引领和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更加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要求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和谐文化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培养文明道德风尚、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和谐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精神支撑作用,和谐文化理念蕴含着时代内涵,建设和谐文化要倡导社会和谐的正确价值取向。培养和谐精神,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立足于现实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创新和发展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动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3.
察哈尔民族文化作为典型草原文化的代表,其先进性的思想内涵对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推进地区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制定地区经济资源特色的宣传主题词;整合商品标识,推行经典冠名;延伸服务性产业链条,开发察哈尔民俗氛围的饮食休闲场所及其旅游线路;强化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形成具有综合城市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我军通过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理论教育、投身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和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实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及开展大规模的政治运动等途径,有效培育了人民军队所特有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郭素红 《世纪桥》2008,(5):49-50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和谐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精神支撑作用,和谐文化理念蕴含着时代内涵,建设和谐文化要倡导社会和谐的正确价值取向。培养和谐精神,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立足于现实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创新和发展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五个方面,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共同思想基础,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构建和谐校园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良好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7.
建设文化强市,需要培育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赋予文化新的内涵,通过大力发展节庆文化、网络文化、广场文化、文化创意产业,构筑复合型衍生产业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和旗舰型企业集团。这对于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促进南昌建设成文化强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五个方面,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共同思想基础,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构建和谐校园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良好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9.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部署。作为宣传思想战线.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宣传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第一位任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凝聚思想共识.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全区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文化条件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正建设网络强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推进网络舆论建设,使网络空间成为团结民心、汇聚民意的重要场域,这是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网络舆论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等方面的力量得以彰显,网络舆论充分发挥出凝魂聚气、增进共识和提升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