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给学校大力加强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增强抓好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力加强中小学的道德教育,要在具体实施中给道德教育定好位,处理好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教育;要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利用一切教育渠道形成合力,全方位推进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论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永强 《探索》2005,(3):123-127
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然而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我们过多地关注对学生进行理智层面的说教和要求,而忽视了对情感的开发,这也是导致在道德教育中“知”和“行”相脱节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情感的开发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感体验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可以直接转化为行为的动机,是连接“知”和“行”的桥梁。本文就传统道德教育的误区以及行为的心理驱动力量作简要的阐述,并尝试对情感教育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也是我们目前无法回避的事实。造成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内在原因很多,但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存在大量的缄默知识,忽视缄默知识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存在积极和消极作用。缄默知识理论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是:重视实践教学,推行缄默教育,重视社会教育,倡导终身道德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加强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大学生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一、真正转变教育思想 以德育人是转变教育思想的根本,在校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时代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掌握必需的科技文化知识及应用知识的能力,还必须学会做人,努力培养  相似文献   

5.
程广林 《学习月刊》2012,(6):120-120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但是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仍然存在,尤其在英语课堂中更为突出,如何去处理它,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只有缩小两极分化,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效率,使英语教学质量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教与学的二元对峙,即德育目标的统一性与教育对象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规范性德育理念与学生道德主体性之间的冲突、理论型德育范式与学生实际道德生活的分离、理性泛化德育模式与学生道德情感的断裂。造成这种二元对峙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道德教育真、善、美的统一,即实现教与学之规律的统一,实现从主客体到主体间的转换,进行欣赏型德育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代的变迁和进步,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在落实现代大学理念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加强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层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重视教育理念的改革,强化学生的实践课程;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构建,建立互动性的学生管理模式;重视全方位的培养,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职能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娟 《世纪桥》2013,(12):33-34
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目前在中学生中逐渐出现的行为失控、道德失落、身心失调等许多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些现象极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要求对中学生加强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堂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课堂上进行爱国主义以及人文教育,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使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娟 《世纪桥》2013,(9):33-34
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目前在中学生中逐渐出现的行为失控、道德失落、身心失调等许多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些现象极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要求对中学生加强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堂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课堂上进行爱国主义以及人文教育,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使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3):7-7
精神文明建设要直面问题、抓住问题,率先在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领域,集中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推动问题的解决。做好这件事情,我们要加强教育,但仅靠道德教育、“叩问良心”是远远不够的,对利益熏心者无法产生效果。不处罚,他们的良心就不会觉醒。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的生活世界、现实遭遇中、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蕴藏着宝贵的德育时机,是我们开掘学生道德品质生成与确立的源头活水。生活道德教育应引导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直面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实现目标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2.
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教与学的二元对峙,即德育目标的统一性与教育对象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规范性德育理念与学生道德主体性之间的冲突、理论型德育范式与学生实际道德生活的分离、理性泛化德育模式与学生道德情感的断裂。造成这种二元对峙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道德教育真、善、美的统一,即实现教与学之规律的统一,实现从主客体到主体间的转换,进行欣赏型德育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做好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是党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改善党员队伍构成和分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夯实执政基础,确保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员队伍,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然要求。但在现实中存在着把扩大规模放在第一位,学生培养放在第二位,把专业教育放在第一位,思想教育放在第二位,把组织发展放在第一位,党员教育放在第二位的现象。本文就此谈点肤浅的认识。一、培养优秀大学生入党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党的事业,是人类…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道德教育目标比较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琳 《求实》2001,(Z1)
一、中西方道德教育目标的本体探讨1.道德教育目标的内涵界定。道德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教育内容、以道德养成为教育宗旨的教育活动。与之相适应 ,道德教育目标包括伦理道德认识提高目标、伦理道德情感陶冶目标、伦理道德意志锻炼目标、伦理道德信念确定目标和伦理道德习惯养成目标等。在我国 ,道德教育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素质要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规定着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的伦理道德修养水平 ,也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和心理素质 ,而且决定着人才将对社会发展与进步所发挥的作用。2 .道德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认真领会江总书记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积极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强化道德教育,大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对于确保我们国家长治久安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当前,实施“以德治国”方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要着重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要不断创新道德教育要与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紧密结合。首先,从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关系来看,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当与思…  相似文献   

16.
一、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道德观1966年,一位曾在中国考察了将近半年的一位外国人卡罗尔在看到全中国都在学雷锋的现象以后感到极大的不理解:大家从雷锋故事中受到的教育是道德教育,而不是社会主义教育;而且,这样的事情也太过于平凡化,雷锋式的好事无须费力,不要智慧谁都做得来。[1](P240)但卡罗尔可能不  相似文献   

17.
社会道德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把道德教育目标定位在学生的道德能力的培养上,并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体现参与性、发展性、指导性、合作性、渗透性,是多元社会背景下的道德教育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学生道德教育效果欠佳。要使大学生道德教育效果有较大的改观,一是要创新教育内容,二是要调适教育要求,三是要改进教育方法,四是要营造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大学德育一直被理解为一种由外向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但因学生个体生命自觉的缺场,其道德自我无法有效建立.文章针对我国当今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实,分析了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道德教育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性思想品德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大学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做人、做事和做学问所需要的基本素质。道德教育作为大学德育中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和做学问所需要的基础性思想品德。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发展、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是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