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要十分重视对差生的转化工作,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柳斌曾这样说。转化差生是一个非常细致而又特殊的工作。而当今我们有不少学校对转化差生的工作愈来愈不重视,不少教师对差生抱着“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对他们缺乏认识和了解,缺少关心和爱护,甚至是歧视和驱赶差生。这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人口素质的要求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
为了把青少年培育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各级各类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应坚持“三个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坚持“爱”与“严”的结合,把思想工作做细办教育,就要有爱心,没有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教育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要教育好学生,教育管理者要爱护学生。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爱”,不是那种天然单一的母爱,而是一种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关心、爱护和教育的“爱”。是对学生在生活上的细心关照,在学习上…  相似文献   

3.
造成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探研的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失误对产生学习差生的原因。原因之一:应试教育的弊端。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依然左右着基础教育,某些领导和社会舆论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优劣,主要看升学率和考分高低,学生只要考高分,即使其它方面不行,也是“优生”,可谓一俊遮百丑,考分低的就是差生,视他们一差为百差。在这种极不公正的评价和压力下,多年来,迫使许多学校形成了一套应试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这套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核心的应试教育系统,造成了许多破坏性的后果:第一,它破坏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把教育的目标缩小到专注知识的一角。第二,它破坏了智育的规律,造成高分低能。第三,它破坏了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原则,使学生视学习为苦事、畏途。第四,它违背了教育方针,放弃大多数所谓无指望的学生,只保有“希望”的几个尖子。这四条后果加在一起,就是造成学生成绩分化的主要原因。原因之二:多维空间下单向运转的学校机制产生的畸变。当今社会是全方位的开放,它对学校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立体的。然而我们学生所学的知识只是面向应试教育的,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割裂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内在统一,也造成了教学方法的单调、呆板,教师只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去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出现“不懂→厌学→更不懂→怕学→弃学”的恶性循环。学校精神生活不丰富,把学习当成唯一的生活领域,学生除了成天读书、做作业、考试就别无活动,  相似文献   

4.
高校扩招给高中带来生源充足的机遇,也带来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差生”相对增多的包袱。为了把“差生”转化成有用人材,黄梅县三中用“第三起跑线”,为他们铺就成才的道路。 每年秋季一开学,该校就召集“双差”新生开会,  相似文献   

5.
吴凯 《求实》2006,(Z1):112
一、学生伤害事故的界定及类型一般认为,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对于学生伤害事故的含义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在校学生是学生伤害事故的受害主体。“在校学生”是指全日制的中小学校(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中全日制就读的受教育者。二是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打工潮的出现,下岗职工的剧增,以及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家庭子女的日益增加,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任性散漫、怕吃苦、意志薄弱、知行脱节,加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不紧密,于是出现了许多学习差、表现差的学生,一些教师习惯于把这类学生锁定在“差生”的区域。因家庭或其它原因,没有管教好的学生,经不住不良因素的引诱,表现出怪异、与众不同的行为;因基础差,接受能力差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又“转向”进入不良行为行列,他们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曾几何时被教师们视为“双差生”。这是个极易被教师遗忘的角落,他们正在“潜滋暗长”,但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应当忘记那个灰色的角落。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用一个模式教学,忽视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根据素质教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摸索出一套“扬长促全”教育模式,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贯穿在学科课、活动课和其他教育工作中,让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下面就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谈几点体会: 一、变“弃长补短”教育为“扬长促全”教育 在小学加强学生个性特长教育,必须改变“弃长补短”门门追求高分的现象。这种补短教育对学生应付考试,提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和心理危机监控网络,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学校在改组素质教育委员会时专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分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纳入学校的素质教育体系。目前,北京大学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通过建立保障心理健康的“三道防线”和确立“四个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来营造学校良好氛围,塑造学生阳光心态。心理健康的“三道防线”就是以学生工作系统为第一道防线,及时把握学生思想情况,…  相似文献   

9.
2004年秋季开学以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了“一费制”政策。就在“一费制”带给广大群众简单、明了、清晰的同时,也给执法部门检查教育乱收费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惑”。“一费制”中规定,除“一费制”和住宿费外,学校不得再收其他任何费用,其中“一费制”包括杂费、教科书、课堂作业本、计算机信息教育,电教教材费、存车费、伙食管理费等各种费用。从上述规定来看,似乎无可挑剔,但在实际检查操作时,就存在一些矛盾。例如,收取的电教教材费,必须是学校每个班级都配备电教设备,并根据电教器材的配置标准收取相应费用;收取存车费时,学校…  相似文献   

10.
孝感市楚澴中学创建于1989年,是由政府集资和香港爱国知名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资修建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有39个教学班,2442名学生,162名教职工。校园现占地67亩,场地宽敞,校舍美观,布局和谐,景色怡人,各种现代教育设施配套齐全。“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改革强校”是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管好每一个班级、教好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是学校的教育追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达到力所能厦的最高水平”是每一个教师的工作目标。学校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师质量,办学效益显著提高,赢得了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两课”教育无论是在理论探讨还是在教学内容方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和改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效果还有不令人满意的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与深化改革。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收集到的信息与笔者在实践中的体会,感觉到当前“两课”教育主要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多理论轻现实。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灌输”思想的影响,学校及教师(国节约与方便)比较重视对学生的课堂理论教学,考核以试卷成绩为主即“一卷定优劣”。这就造成了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而忽视学  相似文献   

12.
她说:“一个小学教师,如果跟班走的话,一生至多教上千名学生。对教师而言,每个学生都是一笔财富,教师没有理由不去热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最优秀的人,哪怕他是个残疾人!”徐隽把每个学生都看成一个新的世界,她爱他们,细心探索他们丰富而脆弱的内心,欣喜地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哪怕是稍纵即逝的闪光点。她说,当教育之爱成为普照的春晖,师生之间爱的能量就会在交换与互动中不断裂变,产生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她曾教过一名学生。这个有着“领袖”能力的男生,曾经为了保护小同学,和人打架留下青紫的伤痕。他各科成绩倒数,却有一个威武的绰号——“将军”。“将军”十分喜爱军事,不论上什么课,徐隽都会借回答问题开始“军事话题讲演”。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发展不平衡.许多地方发生的“择校”现象难以扭转。不仅在中学、小学,甚至某些地方的幼儿园.也出现了家长“安营扎寨”、连续几天排队等号的场景。然而,记者在汨罗市调查采访时.却看到了另外一种状况,经过20多年的探索,这里已经形成了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与学校之间比较均衡地发展的教育环境.基本上消除了“择校”现象。  相似文献   

14.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怎样建构中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新的模式,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人才培养及“以德治国”服务,笔者认为:中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应强调“四个突出”。   一、突出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处在可塑期。学校如果不加强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乘虚而入。当前有一部分学校的状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的学生因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习缺乏动力,盗窃、赌博、打架斗殴,少数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学校道德理性教育所教的知识是学校所认可的道德理论知识,是体系化、逻辑化了的“科学”知识。然而,这些教育内容无一不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每个人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可能把自  相似文献   

16.
2001年9月以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先后收到全国各地8000多封学生家长来信,表达了对学校关心、爱护、教育孩子的感激。一个创办时间只有五年多的独立学院,为什么会给学生家长带来这么多的感动?学校一贯倡导感动教育,从创办之日起就立下这样一条规矩:每个新生的生日,学校免费送去一盒生日蛋糕,组织同学和他(她)一起过生日,让刚刚离开父母的新生在学校里过生日,同样享受到家庭的温暖。2004年6月2日18点,学校中区学生公寓16幢531房间。一张长桌上摆放着3个用膏油刻着不同名字的蛋糕,十几张笑脸在融融的烛光里竞相绽放,“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  相似文献   

17.
冯杰 《学习月刊》2012,(22):87-88
苏州朱永新在他的《新教育之梦》中描绘的“理想的学校”,首先就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他认为,“学校如果没有个性,学生也难有个性,没个性就没创造力、竞争力。”创建特色学校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并成为中小学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一个小学生小华的厌学症进行身体社会学描述,关注一个"活生生的身体"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从优等生到差生,最后发展到厌学的身体形塑过程,以期揭示并理解教育模式、教师话语、学校场所、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学校生活及其身体与学习的形塑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人在七年多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从初中到高中所教的大部分是学校有名的"差班",自然所教的"差生"就不少,但在每次大、小考中,他们的英语成绩并不差,有不少还在全校前列,究起原因感受最深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倾注爱心,培养积极情感,营造和谐氛围,实施感化教育,既使师生互信,又使学生自信,这样一来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必须反映和体现特定的时代内容,作为培育人才的学校,校园文化必须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服务。我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始终把“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并注意鲜明的时代性,在“五爱”教育中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的时代内容。近十年中,学校用“五爱”情感教育学生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