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从贵州回来之后,有朋友问我,对贵州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想每位参观过这一地区的人都会这么回答:“独树一帜的风光和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贵州之行前我曾读过许多有关介绍苗族和侗族热情好客的文章。现在我亲身经历了这一切,并且希望这些可爱的人能够长期保存他们纯朴自然的美德和对他们自己文化的骄傲。因为,随着我们现代文明成就的侵入(包括旅游者),苗族和侗族有可能向他们古老的传统和生活方式告别。有可能不再像今天这样自由自在地过着与大自然和谐的生活,而更多地去追求金钱的价值。侗族信仰拜物教。他们相信上帝和神灵居住在大自然中,人们不能招惹天神生气,要热爱大自  相似文献   

2.
过去许多关于克伦人的起源和早期历史的说法都是西方传教士杜撰出来的.克伦人实际上是从中国古代的氐羌族群中分化出来并迁徙到缅甸后形成的一个民族.早在骠人时期,他们的先民就已经生活在缅甸,并且已经有了克伦这个族称.到了缅人统治时期,今天克伦族的各个主要支系都已经形成,并且已经分布在他们的后人今天分布的地区了.  相似文献   

3.
在四百多年前,即十六世纪初期,明朝统治者征调广西苗兵到海南岛防守,自始海南岛有苗人居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才有今天海南岛的苗族。长期以来,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对海南岛苗族采取歧视,压迫和残杀的手段,致使海南岛苗族生活悲惨,发展缓慢。解放后,据一九五二年的统计,全海南岛仅有苗族一万多人,现在,全海南岛共有苗族三万八千多人,分布在十四个县境内。一九四三年,国民党反动派出于它的反动阶级本质,对海南岛苗族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在这悲惨的岁月里,苗民为了求得生  相似文献   

4.
要时刻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的世界乃至中国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中华民族已经从苦难、屈辱、斗争、胜利的20世纪,进入了崭新的21世纪。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在变,人也在变。当然,这种变化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但也有令人十分忧虑的一面。对某些人来说,没有事业,只有金  相似文献   

5.
苗族延续至今的万物有灵信仰及原因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族信仰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基于万物有灵基础上的自然宗教信仰。万物有灵是远古人类所共有的宗教信仰形式。随着时代的进展 ,世界上很多民族的万物有灵信仰逐步消失了 ,而苗族的万物有灵却基本完整地延续到了今天 ,这成为当代苗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色。了解了这点 ,对于认识苗族信仰与其它宗教信仰的差别 ,正确处理苗族民族事务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澳大利亚的民族学家格迪斯在《山地的移民》一书中说:“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我认为,格迪斯的评价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7.
喃罕咏 《创造》2015,(1):62-63
许多欧洲浪漫主义作家和艺术家在其作品中都普遍表现出对故乡的依恋,他们认为故乡是根,是避难所,是思念之乡.在英国伦敦的傣历新年庆典活动中,我明显感受到了这一点. 对生活在东南亚地区的傣族来说,每年年末的傣族新年是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傣族有自己的历法,按照傣族历法,今年是2109年.  相似文献   

8.
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而这些习俗又往往与苗族民间文学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成为苗族人民独有的精神财富。探讨苗族民俗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对于了解苗族的历史、宗教、文学有一定意义。 一、苗族图腾神话与古老习俗 苗族的图腾神话是苗族民间文学中最古老的部分,它集中地反映了苗族初民在远古时期的生活和习俗。 在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人们为了生存,每时每刻都在同各种植物、动物打交道,人与  相似文献   

9.
何平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1):137-141
苗族是一个跨国分布的民族群体 ,除了中国以外 ,在与中国相邻的东南亚地区也有许多苗族。本文是作者在所掌握的国内外较新资料的基础上 ,对苗族向东南亚迁徙的时间、路线及他们向东南亚各国发展的具体情况做的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贵州彝族苗族洪水传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的彝族苗族同胞中,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远古时代洪水泛滥的传说故事,在遥远的古代,面对毁灭性的洪水灾难,彝族和苗族的先民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他们不仅渡过了洪水劫难,而且造自己的双手重建了家园。毫无疑问,这些故事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本文挑选两部较有影响的作用,即彝族的《洪水纪》①和苗族的《洪水滔天歌》②,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希望通过比较,能对读者了解广泛传播于中国南方的洪水传说提供一点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对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变革最多的世纪世纪之初,著名思想家罗素写了一本叫作《婚姻革命》的小册子,以他特有的保守自由主义风格,小心翼翼地做出了婚姻制度、婚姻方式和婚姻行为方式将要发生许多根本性变革的预言如今,这些预言在全世界不同文明背景下的不同社会中,一个个地变成现实。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历经百年变革潮的冲击,传统婚姻制度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坚硬的核桃”也已经开孔在这个古老的社会中,已经发生并正在继续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离婚:数字年年攀升,原因五花八门对年前,我在辽北的一个村庄当了3年多农民。在村里…  相似文献   

12.
贵州苗族芦笙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笙文化是苗族世代沿袭下来的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古老文化.在贵州苗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中,芦笙是一种多功能的文化复合体.在祭祀活动中,它是祭器也是法师;在社会教育中,它是件具有语义性的教化工具,在文化生活中,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乐器,它以历史赋予的特殊身份和多种功能,作用于苗族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为当今贵州苗族地区的文化、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13.
二、从“三个面向”看中学思想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教育要做到“三个面向”,这不是任意提出来的,而是一个必然的要求。这一代中学生是一定要在二十一世纪生活的。我们对他们教育得好,他们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得不好,他们也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决不会退回到五十年代去生活。所以,不能用五十年代的标准要求他们。今天的中学生,绝大多数要成为2000年翻两番的“主力军”。因此,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客观的要求。请同志们注意一个历史现象,自从上世纪末,中国有了新学以来,这些新学校不论是在共产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一百周年。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对科学的呼唤已经回荡了整整一个世纪。说起科学,人们很容易理解为科学知识。事实上,它还包括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其中,科学精神是统领,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和理念。在我看来,1919年的中国缺乏科学精神,2019年的中国依然缺乏科学精神。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归  相似文献   

15.
<稚榜嫁虎>是一则在黔西、黔西北地区流传的"人虎婚"型故事,它既有古老的历史渊源--承继了<广异记>中的古老情节,又有与一般的"人虎婚"故事迥异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苗族多彩的婚俗礼仪.这则故事还以独特的情节勾勒了一个追求爱情婚姻自由、信守诺言的可爱可敬的苗族女性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对古老的中华民族来说,这90年可谓天翻地覆——国家从列强入侵、战乱不断、积贫积弱,到独立自主、和谐安定、日益昌盛,人民生活从饥寒交迫转变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7.
许多精神病专家开始认识并承认患精神病的少数民族可受助于文化支柱系统(CultralSupport Systems)以及传统医术。定居西方社会的大多数苗族精神病者,在丰富的传统医术中,取其一种或多种疗法都将受益匪浅。 一些精神病专家希望能帮助他们的苗族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传统疗法。但就苗族个人来说,什么疗法是适宜的以及在苗族社会对患者用什么方法是可行的,对这些背景知识他们缺乏了解。本文之目的首先是要读者熟悉苗族对心理健康的传统看法;第二个目的是介绍多种苗族传统医术以及解释它们怎样帮助某些精神病人;第三本文将证明那些同时使用西方和苗族疗法的苗族患者,比只用其中一种疗法的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苗族的故乡是中国,苗族的足迹遍世界。在世界大约两千余个民族中,作为少数民族,令古今中外政界、学术界一直瞩目而对其研究不衰者,可能要首数苗族了,之所以有如此吸引力,是与其古老、深邃而独特、璀灿的文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古老的文化、现代的文明、竞争激烈的比赛,将在这里交融。2008,全世界的目光,都将汇聚到北京身上。对北京来说,这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对世界来说,这是他们了解中国和东方文化的一次良机。——北京吕方明  相似文献   

20.
黔西南州苗族操黄平苗话的居90%,各家的祖籍都声称是来自黄平,什么时候来,则答不上来了。笔者就此问题曾三次到黔东南走访了许多祖籍村寨和有关部门,找不到确切的答案,走访了黔西南州许多苗族老年人,说法也不一致,志书上也没有这方面资料记载,作为这一支系苗族的一个后裔来说,很想弄清这一问题,因是个民族迁徙课题,有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