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银行存钱取款要排队,去医院挂号看病要排队,去大型超市结账要排队,去售楼处买新房要排队,去买音乐会门票要排队……“排队”两字,似乎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人既是物质的人也是精神的人 ,人的需要结构是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一种与这个历史时代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占主导地位的需要。正是这种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决定着这个时代中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决定着他对特定生活方式所做出的选择。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看 ,人的需要结构的发展表现为一个从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对私人物品的需要占主导地位到对精神生活需要和对公共物品的需要占主导地位转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为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立科学的方法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看视频卡顿、去医院排队、停车抢位……这些困扰我们生活的问题或许会随着5G时代的到来而得到解决。5G时代无疑会让我们走进这样的生活图景:随时随地享受高清、流畅的视频体验,能够支持大量人群场景下的网络联结和移动支付,为人们带来更为便捷的互动方式,让你的生活"永不掉线";病人躺在医院接受手术,主治医师可以远在千里之外,通过网络连接"隔空"指挥,实现医疗技术的实时共享,等等。那么,5G的横空出世对人类社会又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健康问题在当今世界或持续改革开放的中国,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无论是政府、政党、商界、民间或学术界,公民健康已经被视为民生基本问题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在物质生活层面帮助国人摆脱了短缺经济时代,物质生活水平在过去30年内的大幅度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国人的预期寿命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入了一个缓慢发展的平台。与此  相似文献   

5.
魏庆东 《求索》2013,(3):99-101
对于哲学有无本体论,学术上产生过很多争议。回归马克思的观点和立场上,我们认为物质第一性是马克思本体论的基础,是新唯物主义:现实的人的生命的存在、以一定的方式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个人,人们的存在,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物质生活的生产活动、物质实践、生活、生产力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马克思本体论具有集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实践性、以人为本等多位性于一体的基本规定性。马克思本体论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话及其对时代实践的把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城市居住形态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璐  冯信群 《新东方》2004,(9):54-57
一、关于建筑的居住形态 建筑的第一使命就是住。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围绕“住”的建构谱写了一部悠久的史册,成为时代、社会、物质、生活、文化和思想的表现和见证。长期以来人类为改善居住环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创造,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居住文  相似文献   

7.
《政策瞭望》2012,(7):1-1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历史使命。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顺应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切合浙江发展再上层楼的时代要求。中央"三步走"战略部署和东部地区率先  相似文献   

8.
谢昌逵 《青年探索》2016,(4):107-112
面对环境破坏的风险,20世纪80年代西方出现了奉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青年群体,掀起了影响深远的环境保护运动,提出了重精神轻物质的环境保护理念。针对资源浪费造成的深度危害,有的青年身体力行地过着简朴的生活。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这种为他者、为人类、为地球着想的人文精神,在当前社会风险到了临界点的时刻,将成为迎接人类新轴心时代来临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陈涛 《中国民政》2014,(4):43-43,45
<正>政策是指国家运用立法和其他手段所制定的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及其他行为或活动的基本方针、要求和规定等。无论是满足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需要,还是提高全体成员的物质生活水平,制定和实施社会福利政策都是基本手段。目前,中国已进入"社会政策时代"。所谓社会政策时代是社会福利政策作为一种现象较为集中出现的时期。具体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文化自觉的存在之时,我们却是一下子面对着后文化自觉时代的物质世界。这个世界不断地被分离技术所操控,并开始日益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世界之中。现代世界不仅跟理性的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跟技术的生产以及对于生活世界的分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它使得一种融通的共同性的生活逐渐失去其存在的空间。人被技术分离成一个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并借助虚拟的空间而得以实现,这些便是后文化自觉时代的物质观所面临的一个真实处境。  相似文献   

11.
时代的困惑与情绪,价值多元与共生,都需要我们找到共同的精神家园伟大的时代变革呼唤精神家园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同志将改革称之为"第二次革命"。改革不仅引起社会体制、人们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人们精神生活、社会心理的巨大变化。在精神、文化领域,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代青年婚恋时尚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恋时尚随时代而动又反映时代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当代青年作为现今我国婚恋的主体,他们的婚恋观念和婚恋行为也随之流变,表现出新的婚恋时尚。  相似文献   

13.
《前进》2018,(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这其中"新的文化使命"究竟是什么?毫无疑问,它应该就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在这样一个时代,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为之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跟上时代步伐把握人民需求"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物质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韩浩月 《传承》2009,(15):60-62
无论是在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神州大地,人们娱乐的心态、追求精神生活的向往都不会磨灭。新中国成立之初,广场、大院等公共场合是人们聚集、欢乐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5.
很少有词语像“幸福”那样叩击我们的灵魂、打动我们的心扉,让我们为之苦苦求索、为之感慨万分。时代在飞速前进、财富在大量涌现,我们在“获得”越来越多的东西,可又常常发现“失去”很多。幸福在哪里?这一恒久的生命问题再次成为时代的话题,“幸福指数”概念的传播就是一个标志。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心灵深处敏感的神经,激起了我们心中的波澜,而成为时代的追问。追问幸福指向了对经济发展的反思。“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而追求经济增长、改善物质生活则成为普遍的价值诉求。经济发展使人免除物质的匮乏,这是获得幸福的基本…  相似文献   

16.
张媛媛 《求索》2013,(2):91-94
科技与人性的关系经历了古代的科技乃为人之存在、中世纪科技乃为神之存在、文艺复兴科技与人性的相似相溶、近现代科技与人性之相悖、当代科技回归人之存在五个阶段。就科技与人性的发展历程而言.科技回归人的存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人类将在21世纪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更好、更加全面的实现科学技术的人性回归提供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浙江人大》2013,(1):88
躺在床上就可以为客人开门,看病挂号无需在现场排队,驱车去游玩可以随时掌握停车位状况……这样的高科技场景是不是只在科幻大片中看过?现在,这一切已经走进你我的生活。日前,全国首个4G智慧生活体验馆在杭州正式开馆。据了解,由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建设的该场馆以4G网络和技术为核心,展示了4G时代的个人应用和智慧城市各个行业的特色应用。整个体验馆采用最先进iPad控制三维引导等方式,分为个人数据业务区、智慧城市区、4G及应用区、新潮下  相似文献   

18.
商品经济时代,物质在你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它左右你的生活。而当物价如潮水般上涌的时候,我们那些珍藏于心底的珍宝——譬如爱情,又拿什么来抵挡它的汹涌?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或清晰或模糊。60年代,当世界从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的阴影中渐渐复苏,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披头士”的摇滚和“垮掉的一代”成为记忆的亮点。而对于苦难深重的中国来说,社会政治因素统治了生活的每一部分。尽管物质生活匮乏,人们的精神生活却相当充实,所以尽管在批林批孔、学工学农的环境中长大,这一代人都是充满激情、崇尚理想。“6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激情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面对一个"速成时代":速成的食品、速成的辅导班、速成的成功秘诀,速成的减肥措施,速成的中奖游戏,速成的健康药丸,速成的智力开发……我们被深深地笼罩在"立竿见影"的速成魔法之中。由此可见",速成时代"是一个大众社会的概念。那么,对速成时代的界定也只能按照大众社会的标准。按照大众社会的普通常识,速成时代就是超越常规、迅速走向成功的时代:过去谈恋爱、结婚需要以年计算,现在按天计算;过去是"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而现在的各种"选秀"活动,往往让人一夜成名名声大噪。总之,现时代是用"快"字来雕塑的,无论是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感情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大大地"提速"了。于是,人们惊呼"速成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