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是太原改革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太原市新一轮改革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得到全面调整,对外开放整体格局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基本构建,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步增长,整个社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认真回顾这一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广东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市场经济探索,极大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在广东推进城镇群建设的实践中,珠三角城镇群的发展成就最为显著.这一成功实践不仅得益于制度与政策层面的有力保障,还与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的成熟发展与民间城镇化意识的觉醒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探索,上海国有企业通过“放权让利”,在产、供、销、人、财、物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这一阶段国企改革局限于经营权,没有资产处置权,留利、承包不规范,因此激励有限。传统国有企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总体上局限于计划经济下一般生产流通服务职能,全面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困难重重。因此,要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必须实行企业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意识形态的维度内,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传媒叙事进行历史透视,考察不同历史时期传蝶进行意识形态叙事的表达姿态.传媒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既参与了对抗外族入侵的文化讨伐,又参与了民智启蒙、政党政治的舆论发动和国家政治的话语建构,直至20世纪90年代,传媒叙事的历史语态才发生新变化,即传媒叙事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逐渐式微,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开始取代政治意识形态,并且日益成为当代传媒新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敏 《北京党史》2011,(4):59-60
北京市大气污染监测与治理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曾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与指示下,采取了消烟除尘、改造锅炉等措施,来治理大气污染。至20世纪80年代.进一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控制煤烟型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工业废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世纪90年代至今。北京市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为保护大气环境进行着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6.
<正>自胡乔木1992年去世至今,对他的研究渐渐多了起来,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相关胡乔木中共历史研究的论文200余篇,专著十几部。本文试图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20年代,“阶级”概念已被中国共产党大量用于分析中国社会。后来扩大到以“阶级意识”来分析问题,如反对“非无产阶级意识”。到了三四十年代,特别是由于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复杂交织的局势,为适应中国革命发展和党的革命理论发展的需要,“阶级”概念被扩大到分析中国社会的各个具体阶层,及其在中国革命运动不同阶段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和判断,因时局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多次改变。由此中共逐渐建构起一套针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同时,“阶级”概念扩展到党内,成为思想斗争的理论武器。这样,“阶级”概念不但包含了实体性“阶级”本身,而且包含了“意识”意义上的“阶级”。以“阶级”概念为分析起点的阶级理论,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史学研究成果。一些史家的文集、日记、个人自传等得以结集出版,同时一些当代史学名家的访谈、随笔、回忆录等也日渐增多起来。因此,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家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开放,上海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适应新形势,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积极探索和推进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统一领导、分级施政、分类指导的方针,做到事权分开,各有职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取得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一、上海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一段曲折、不平凡的历程,农户家庭重新获得独立的土地经营权利是这一阶段改革的最大成果。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家庭承包经营是最受生产者欢迎、最适合我国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土地经营方式,而且从世界农业发展史和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农户家庭经营并不构成农业现代化的障碍。未来的政策取向,当是在坚持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在加速推进城市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背景下,通过产业化和土地使用权流转实现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2.
陈政序 《学习论坛》2010,26(1):45-4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二元住房制度并存时期(1978—1998年),二是住房制度由二元向一元转变时期(1998~2003年),三是市场化住房制度的完善时期(2003年至今)。以上每一阶段的住房制度改革都为我国的住房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关要求,也提供了相应的动力,因而住房制度改革的过程能够折射出我国住房金融体制改革的脉络。通过现阶段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任务与要求,我们也可以对我国住房金融体制改革的趋向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3.
当前经济危机中流行的"美国模式终结论"是片面的.从现实绩效来看,经济衰退的延宕是消除泡沫、重建信心的过程,并不意味着生产能力的下降,对外部市场依赖性的暂时凸显也不表明美国国际经济地位的下降.从历史经验来看,"危机-变革"模式是美国模式存在、运行的常态.稳固的制度内核、周期性的体制调整和自由市场-政府干预之间的钟摆运动,确保了美国模式的生命力.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中蕴藏着世界经济重构、新兴国家崛起的契机,更要客观看待、理性借鉴美国模式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各地办合作社,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速度,毛泽东亲自编辑出版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书中选用了176个典型材料,为人们提供了具体的办社模式。毛泽东为这些材料写下的大量按语,成为各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指导思想。不少按语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观点, 但亦有一些按语体现了毛泽东对农业集体化认识的偏差。  相似文献   

15.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下降,其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这事实上已经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一系列严重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坚持和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须大力宣传公有制的优越性,批评各种否定公有制的错误观点,搞好下一步国企改革,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  相似文献   

16.
宗寒 《学习论坛》2007,23(11):28-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经济面貌出现了世所公认的巨大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解决了决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第一,改变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完善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第二,改革了经济管理高度集中的僵化模式,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第三,指令性计划转化为指导性规划,经济运行建立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比较顺利并取得丰硕成果,主要是由于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二是有党的坚强领导;三是有比较适当的改革方法和步骤.下一阶段的改革需要特别关注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完善所有制结构;第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体系;第三,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第四,改革要在促进生产力更好更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更快提高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但是,在转制中职工养老金的隐性债务、养老基金个人帐户“空帐”运转问题、企业养老金负担畸轻畸重的矛盾不断暴露出来。对此,必须培植高效率的基金经营机构,健全行政管理与监管体系,积极推进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2008年度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央提出地方机构改革“7+1”的指导思路,首次将“大部制”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一方面,“大部制”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套;另一方面,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内部亦有存在着“大部制”思维改革的必要性。以“大部制”视域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内部形成职能清晰、分工合理、关系理顺、结构优化、效能提高的新型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王敏 《学习论坛》2002,(1):46-48
“以德治国”的提出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者的紧密结合是完整的治国方略。在治理国家过程中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必须同时并举 ,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国家作为行使治理权力的主体,首先应从六个方面构建法德合治的体系;即法德合治的关键--既要立法,又要立德;法德合治的基础--确保民权,劝导公益;法德合治的核心--权出于法,力以德行;法德合治的实质--爱民安民,富民教民;法德合治的实践--法主德辅、法德并举;法德合治的模式--国家推进,民众推进,养德为民,以德勤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