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制订信用相关法规是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当务之急,也是健全我国现代市场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信用立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瓶颈,我区信用体系建设在诸多工作中应当把立法工作推向前沿,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规,并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建设中的示范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是社会信用的重要载体.由于传统的、体制的、制度的乃至道德的原因,我国企业的信用状况仍旧不容乐观.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尽快规范企业信用;企业也要从自身做起,提高企业的诚信水平.  相似文献   

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相 《理论学刊》2003,(1):95-97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遵守承诺的契约基础上的经济 ,经济过程的信用化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 ,没有信用机制的社会是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强化信用意识 ,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着重在构筑信用文化氛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活经济主体的守信效应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14,(9):33-33
诚信是道德之基,要立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重点,坚持教育引导与依法监管相结合,坚持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区域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阮德信 《求实》2005,(6):43-45
自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社会的构建思路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是在法制基础上的经济和谐发展;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核心是建立信用体系的制度安排并使其健康运行;信用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和切入点,并主要体现在信用道德、信用契约和信用体系三个层面。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决定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区域性,区域信用体系是当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路径的现实选择,即: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济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6.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塑造政府良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塑造政府良好形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条件。政府信用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前提,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制度保证。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政府信用考评机制和政府信用体系等,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7.
甘强 《探索》2005,(5):80-83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因而信用关系空前发达复杂。现代社会分工体系是在现代信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失去信用,就无人与之交往;一个企业失去信用,便无法在市场中生存。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的现状及其危害,信用缺失的原因,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在现实经济活动和社会管理活动中产生了政府信用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分析和探讨政府信用问题,对加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以及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信用缺失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了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使企业正常的生产和交易无法正常进行,银行"惜贷"、"惜投"不正常现象严重存在,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0.
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侠义性的信用、功利性的信用、本原性的信用。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非公有经济的信用缺失容易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危害。造成非公有经济的总体信用不高、部分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建设仅靠独善其身是难以奏效的。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加强全民信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信用法律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等多方面的综合努力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当前,一些政府自身的公信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政府公共管理的效能。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前政府信用缺失的现象,提出构建政府信用体系的主要途径来增强领导干部树立信用意识。构建政府信用体系,打造诚信政府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爱萍 《求实》2002,(12):31-33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我国当今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过程中 ,忽视践踏信用的现象极为普遍 ,市场经济中的种种失信行为 ,已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税收信用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创立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探索完善税收信用体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执政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和支柱,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发挥着表率作用。加强执政信用的建设对进一步增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和改善党的自身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党群关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松江 《学习论坛》2004,20(8):74-76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信用体系对国家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必须建立科学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 ,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原则。完善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应注意: 宣传信用理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标准;从个人信用开始重建社会信用;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并规范信用关系;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各种腐败现象;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信用理论的现代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勇 《理论建设》2009,(3):22-26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其主要体现在信用定义及本质的界定、信用的职能与作用、信用与虚拟资本等方面。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用理论对当前中国的信用整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制度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紧迫问题,而作为社会信用体系核心之一的信用管理行业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税收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其重要性日益突出。福州市自开展税收信用体系建设以来,各级税务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必须采取措施,从纳税、征税、用税等方面积极推进福州市税收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胡伟生 《世纪桥》2015,(12):45-4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相应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信用制度作保障,2012年开始,惠州迅速投入到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伟大时代实践中,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从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领域全面实施守信奖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在探索实践中形成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惠声惠色"。惠州的实践表明,这种信用制度只能通过政府的提倡,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才能建立起来。同时,政府信用最为根本。  相似文献   

20.
梅林 《理论建设》2014,(2):94-9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一般而言,社会信用体系大致分成三个层次,其一是个人信用体系,其二是企业信用体系,其三是政府信用体系;我国当前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以上三个层面上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究其原因,道德上"失信"是导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问题的环境因素;产权不明晰缺失是导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问题的体制因素;社会信用法律制度不健全是导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问题的制度因素。需要推进诚信道德教育,探索诚信道德回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我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从而最终实现我国社会性用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