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土地使用权交换的法律属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土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既是土地物质,又是土地资本。在法律上属不动产范畴,这就决定了它在商品交换中的特殊法律关系。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律关系,是基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代表国家)与土地使用者(受让  相似文献   

2.
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年代。改革开放后,在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同时,也继续沿用了划拔土地使用权制度。然而,划拨土地使用权定位和制度执行的混乱导致隐性市场的出现,直接阻碍了统一有序的土地市场的建立。笔者分析了弊端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此提出区分两种划拔土地使用权,建立新型的土地利用“双轨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4.
论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的法律协调郭富青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是把土地使用权从国家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向公司出资,使之商品化、资本化的法律行为。它是我国土地制度和企业制度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成果。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作为公司企业配置...  相似文献   

5.
虽然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中对房地产应当一并抵押做了规定,但由于历史及我国土地和房产由不同部门进行管理等原因,仍大量存在着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抵押的情形。法律对分别抵押的效力及处理并无明确规定,特别是国有划拨土地问题涉及到国家利益及国家对土地的管理问题,司法实务中对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分别抵押的效力认定及处理不尽相同,造成了实务上的混乱。本文认为,可以在实现抵押权时,让权利人补交土地出让金,并设置不得改变土地用途等条件。实现抵押权时,将建筑物的土地使用权分别作价,统一拍卖、变卖给同一受让主体,仅就取得的价值分别优先清偿所保障的债权。  相似文献   

6.
实行土地有偿使用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地使用权转移(含出让和转让),是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的重要形式。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  相似文献   

7.
8.
(一) 关于工会主席进入董事会的问题,这里首先涉及的是职工代表与工会主席的关系问题。有的同志或撰文或发言,反复强调在“股份制企业”里工会主席要进入董事会。然而,提出一项要求,发布一条口号相当容易,不容易的是,应当考察这样的要求和口号是否具有法律依据。不是要将我们的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么?离开了法律,又将如何确定你的提法是否能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国家的各项建设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国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临时使用权为武警部队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可靠保障。加强对武警部队临时使用权的研究,对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80年深圳特区率先实行土地有偿使用以来,至今我国各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的经济开发区都普遍实行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这一土地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特区和开发区的土地所有权属不统一,征地费用不能交到政府财政手里,而是由原土地使用权所有者据为己有,不利于政府投资的回收。因此,必须制订措施,加强管理,进一步改革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切实抓好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工作。 (一)由政府统一征地,并垄断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第一市场,统一控制出让地价。特区要通过立法,规定所有征地必须由国土部门代表政府按照规划统一征用,再出让  相似文献   

1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虽然在法律上受到严格的限制,但现实中其流转的数量和规模之大已使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发展成庞大而复杂的隐性市场。本文意在通过探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根源、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论证法律应放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并针对问题进行制度规制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法律规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由于其权能的缺陷 ,带来实际运作中的诸多混乱 ,暴露出立法上的明显不足 ,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本文剖析了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对建立新型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法理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确立永久农地使用权概念 ,明确农民对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的自物权性质 ,建立相应的概念、权利体系、流转制度和责任机制等建议。旨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农地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3.
划拨土地使用权买卖合同中的"批准"对买卖合同的效力影响问题随着法释[2005]5号的颁布施行而逐渐显露,如何理解"批准"的法律意义,如何适用法释[2005]5号的相关规定成为本文研究的着力点.本文认为,应仔细把握我国买卖合同法的真正内涵,认识到我国买卖合同法系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结合体这一立法现实,并以此得出"批准"对买卖合同中的负担行为效力不产生影响,对买卖合同中的处分行为产生效力待定影响的逻辑结果.  相似文献   

14.
构建农用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抑制土地腐败行为滋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农用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现实困境进行剖析,指出使用权不充分、市场运行机制欠缺、政府角色把握不当、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导致市场呈现困境的主要原因。针对问题,文章进一步指出,明晰产权,实现土地使用权的真正物权化;健全市场机制,完善以价格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模式;加快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是完善农用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现实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土地使用权不能作为遗产继承,这在目前的法学理论界是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是随着土地有偿使用的推广、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这种观点已受到了冲击。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大方。 一、土地使用权不能继承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6.
住宅小区土地使用权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宅小区土地使用权在权利形态上表现为建筑物基地使用权和附属基地使用权 ,从主体形态上表现为基地地表及其上下空间利用权 ,主要包括屋顶平台空间利用权和地下空间利用权 ,各种权利均有其特定的归属和利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完善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征地过程中因征地补偿费争议使得被征地农民和地方政府之间产生了许多矛盾,此外,由于我国对失地农民在制度方面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安置和社会保障措施,使得许多失地农民往往成为社会的边缘人,从而带来不少社会隐患。应通过在立法上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将征地补偿原则由“适当补偿”改为“公平补偿”、完善征地程序、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和生活的社会保障机制等方法解决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征用权的行使范围,是我国如何完善土地征用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土地征用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是判定土地征用是否合法,以及是否被滥用的唯一标准。公共利益的明确界定,是解决土地征用权冲突的法理依据和关键问题。在土地征用中,应提高补偿费和安置费,以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在因建设用地而导致土地的征收 ,并因此导致农用地的非农化、农业向其他产业的调整中 ,以及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农业结构的内部调整中 ,都存在一些法律问题值得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0.
人民法院如何正确及时地审理土地使用权流转案件,既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斯的难点,也是逐步建立健全房地产法律法规体系的需要。所谓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是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简称,其内容包括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合作建房中的土地共用也应属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范畴。关于这类案件的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