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初期也是宗教开始拨乱反正的时期,这种拨乱反正不但表现在对以往宗教工作中的错误进行了系统纠正,还表现在对一些有关宗教的错误认识的探讨与正本清源。学术界遵循了“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的原则开展宗教研究。这其中,如何理解“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话,是学术界争论最为激烈的核心问题.这涉及宗教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的问题。关于马克思的这句话,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做了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用人三题     
用人,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作为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如何履行好这一职责?笔者认为,除了要有举才之德、容才之量、护才之胆外,关键要在用才之法上注意以下三点: 一、用人要重在用其所长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才能特长,不同的事需要具有不同才能特长的人去做才能做好,领导者就要善于将这些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事相对应,让其人事相宜、人岗相适。用人必须用其所长,这在道理上领导者都懂得,但在现实中为什么有些地方总是做不到这一点?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一些领导者没有设身处地把人才的所长当成自己的所长来珍惜,没有把人才为之奋斗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王玉华 《新长征》2009,(10):34-35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这不仅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的一件大事,是中国和世界共同的盛会。来自五大洲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朋友汇聚北京,共襄盛会,书写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篇章,“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奥林匹克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霞飞 《世纪风采》2013,(8):9-16
七千人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会上,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虽然党内认识大体统一,但仍然存在不同认识,这也是后来党内高层在许多问题上产生认识差别以至形成党内矛盾的重要原因。今天我们从大会的主要发言的不同侧重点上,可以了解当年不同认识之一二。  相似文献   

5.
陈松 《奋斗》2004,(1):10-11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严明纪律的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尽管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肩负的历史任务不同,但却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相似文献   

6.
在《驱动力》这本书中,作者丹尼尔·平克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思考方式,第一种是功利的,让我们不择手段地追求短期利益。第二种是无私的,在使用这种思考方式的时候,很看重人际关系,而且会有意识地做对社会有好处的事情。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都会使用这两种思考方式。但是,这两种思考是不能同时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刘敏 《发展论坛》2002,(8):14-15
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这是从理论的哲学认识高度作出的最高概括。这个“精髓”在不同的条件下,其表现特征和形式是不同的,是十分生动和丰富的。毛泽东同志把它精辟地概括为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把它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同志把这个“精髓”的内涵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显然,这是科学理论的一脉相承,又是科学精神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表现出的时代特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唯物论、辩证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统一。江泽民同志关于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8.
李源潮 《新湘评论》2012,(12):33-35
人总是要有追求的。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是人有思想意识的重要体现。在社会上,人们的追求是不同的,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次。追求的不同层次,一般是由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决定的。人们追求生存、追求安全、追求尊重、追求价值实现、追求社会理想,都是合理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社会的先进分子,应该是社会上有先进追求的人、有高层次...  相似文献   

9.
感受人生     
人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感受人生,就是品味人生、实践人生。这既是肯定自我存在价值,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又是在寻求生存发展永立不败之地的支点和条件。感受人生,应当时刻领悟人生的真谛。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这一美丽的乐章,离不开每个人跳动的人生。音符”。人生的真谛何在?不同时代赋予不同的内容,同一时代不同类型人的人生真谛也不尽相同。正确的人生真谛,应当取决于人生的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10.
《党员文摘》2008,(12):44-46
30年,历史中微小的一段,却迎来一个国家的重生。 改革开放30年,这是一段我们以不同年龄积极参与的历史,一个我们以不同角色生活在其中的真实世界。作为个体,我们感受到的是吃穿住行这些具体事项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正确看待宗教和宗教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还将长期存在,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千百年来,宗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现在,宗教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客观存在,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用正确的政策去处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正确看待宗教的本质什么是宗教?宗教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各种宗教理论最基本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曾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提出过多种涉及宗教本…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社会中,身份是有颜色的,不同的色彩,对应的是不同的身份。反过来,不同的身份,也有不同的色彩对应。身份色彩体现的纲常伦理、尊卑等级,不可僭越,这就是儒家们所热心制定和维护的礼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的主要原因就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的不同阶段,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不同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14.
1927年至1937年,这是中共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10年,中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有好几次还濒临了灭亡的境地。但也是这10年,党最终克服了各种困难,并以一种全新姿态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战场。若从党建史的角度看,也同样经历着这一落一起的过程。这程度不同地反映在工厂、学校、农村等党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本文就试图对这一时期高校党的建设状况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5.
编辑人语     
就像喜欢不同的色彩一样,人们对不同的季节也有着不同的编好。多年来,我最喜欢的季节就是早春,喜欢早春的风景,喜欢早春徐徐的风,喜欢早春透着草香的空气。沐浴在春风里,作一个长长的深呼吸,你会感到,渗着几分凉意的清新沁人心脾。这是早春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王舜祥 《世纪桥》2008,(4):43-44
明清时“实学”的概念和我们现在“实学”的概念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不是“泛化”和“窄化”意义上的不同,是两个话语体系的不同。忽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正是造成目前“实学”研究混乱的原因之一。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辨别不同历史时期“实学”的不同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去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实学”。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双方秉持着不同的人口理论,处理同一社会问题的解决思路也不同,这是中西方采取不同的疫情防控措施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人口问题与西方人口问题的本质区别。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过剩人口”的产生被理解为社会人口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庸俗政治经济学派主张用“消灭”过剩人口的方式来解决过剩人口的问题。这一学说在思想层面反映了西方国家对过剩人口的真实态度,在政治层面显现为“经济优先”的疫情防控措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的价值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思想层面上表现为尊重和保护所有人的生命,在政治层面体现为“生命优先”的疫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范围和条件下,邓小平同志总能抓住决定革命进程和建设发展的具有不同内容的大局,并在大局下思考和运筹军队问题。这成为邓小平同志实行军事领导的一个显著特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同志在开辟和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局下思导和运习武装斗争。他认为,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首要的和根本的问题是开辟和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革命的大局。以人民军队为骨干的武装斗争只有在这个大局下行动,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真…  相似文献   

19.
党章,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它规定着政党的最基本的思想政治主张和组织规程,是政党动员和组织党员开展各项政治活动的法理基础,“一经在全党范围内生效,则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和权威性”。这就为把中国共产党与国外若干执政党现行章程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同时,进行具体分析比较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认识不同类型政党的行为特点和表现方式,有利于认识不同社会环境下政党发挥作用的因素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力促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 《党建文汇》2009,(7):52-52
“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真的公平吗?中国教育战略问题研究专家田文江表示,这只是表面和形式上的公平,因为这是以一种人才标准来衡量所有类型的人才。人的大脑潜质有差异,思维方式不一样,人的天赋不同,成才的类型就不同。“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人才的标准是什么?90%以上的答案:科学家,大教授,北大、清华的毕业生!这对吗?”田文江说,家长和教育界在教育实践中是在用“训练科学家”的方式培养“普通劳动者”。他称,家长要树立多元的人才观。在人才培养上要将孩子的特长挖出,因材施教。田文江指出,小部分家长不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