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08,(10):122-122
钱其琛曾在第一届中国龙文化艺术节上就龙文化的精神内涵做过阐述。他说,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往往使用某种动物的形象作为民族、城邦的象征、徽记。而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物和文化象征却是想象和抽象的产物。龙既能在空中腾飞,又能在水中遨游,还能在陆地上行走。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沟通和统一,即追求人与自然沟通和统一的宝贵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的龙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新 《世纪桥》2007,(1):63-64
龙是非常神奇的动物,其起源被世界各国的人们所猜测。各个民族都有关于龙的传说,但是人们其外形与发展历程的认识却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而产生极大的差异。东方的龙是灵异,祥瑞的象征,也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而西方的龙却是邪恶,贪婪的怪兽,是武士们剑下的亡魂。正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也就造成了东西方人们对龙的使用上也呈现出不同性。因此,很好的掌握其历史与文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外文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3.
春节再度来临,全世界的华人再次欢度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共同节日。数以亿计的全国人口大流动——春运,再次上演:千里、万里,火车、汽车、轮船、飞机,所有的中国人都行色匆匆。我们年复一年地看到成千上万人滞留在火车站的宏大景观。大家怀着一个相同的急切而温馨的期盼一赶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晚”,赶回家乡去,去体味举家团圆、孝敬双亲的幸福感觉;去呼吸故乡那陈年老酒般熟悉的空气的味道;去集体重温中国的永久的文化记忆和生命狂欢。  相似文献   

4.
卢泰 《新长征》2006,(7):20-2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完美结合,在每一对荣耻中,都蕴涵着深刻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8,(4):16-17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和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忧患意识的思想。《周易》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明于忧患与故”,旨在使人认识忧患所在及忧患之因,这是关于忧患意识的最早表述。《周易·系辞》借孔子之语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相似文献   

6.
张柟 《理论文萃》2000,(5):38-45
雄赡浩博的“龙文化”以其独特的风神韵骨弥纶中华、赫奕天下。其博大,几乎可以囊括一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其精深,似乎可以切到民族文化的血脉、民族精神的魂魄。试论“龙文化”,虽总是有“书不尽言”而“欲说还休”的惶惑,却还是按捺不住“欲罢不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龙的现代腾飞挥毫泼墨。  相似文献   

7.
刘柳  田萍 《当代贵州》2010,(21):59-59
反排木鼓舞可谓"并有鲲鹏展翅之势,收存雄鹰护窝之威,跃如猿揉攀缘之捷,旋似鹞子翻身之迅",舞蹈以缓起、中渐快、尾愈紧的方式逐级发展,在最高潮结束,把气氛推到顶峰而突然告终,形成峰与谷的鲜明对比,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韵味。  相似文献   

8.
"抢花炮"有"东方橄榄球"的美称,是一项争抢十分激烈的民间体育运动,象征着吉祥如意、民族团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特色。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规则逐步完善,技、战术不断发展,对抗竞争的激烈程度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9.
上海东方讲坛3岁了! 2004年5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创办了这个以人文社科类公益性讲座服务为内容的,面向基层、服务大众的社会化教育的品牌项目。到2007年3月,东方讲坛已向上海社会各界人士推出了113期4675场讲座,举办点达281个,直接听年5200万人次,已经成为覆盖全市各区县、社区、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教育的公益性平台、学习型城市的标志性项目”。  相似文献   

10.
姚远 《党史纵览》2010,(12):4-9
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也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她终身未婚。却拥有最丰富的爱;她没有子女。却是最富有的母亲。她是东西方文化交融陶冶出的杰出女性,是母亲和婴儿的守护神。被人尊称为“东方圣母”。作为开国总理的周恩来,对这位“东方圣母”十分关心。也十分敬重,多次称赞林巧稚为我国妇女儿童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而林巧稚也难以忘怀周恩来对自己的关爱。她曾动情地对朋友们说:“是他崇高的精神影响着我。使我由信上帝变成信共产党。要说真有上帝,那么,他就是我心中的上帝!”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11,(9):58-59
在制度和理性无法到达之处,唯有文化能够凝聚人心。文化与公司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日本如何一步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1951年,日本商人松下幸之助第一次踏上了美国土地。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以线的飞动、墨的润华,心手相合,抒情写意,划出了中国文化深层的精神轨迹。中国书法是“线的艺术”,是人生境界和生命活力的外化,是最具东方哲学意味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前天:“兄弟,吃了吗?” 昨天:“大哥,在哪发财呢?” 今天:“老大,几级了?” 问法在变,生活在变。中国人已经踏过了由温饱到小康的泥泞小路,照理来说应该迎来发展的春天了。然而,生活实实在在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精神文明先天和后天的不足却又显示出来。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航船真的要在现世搁浅了吗?  相似文献   

14.
陈秉公 《新长征》2011,(12):8-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这是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关键是建设“高势位”的主流价值文化。  相似文献   

15.
湘江与莱茵河,分别处于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通航里程相差不多,年均径流量几乎相等,流域布局大致相似。周强同志到湖南任职后,多次提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周强进一步提出“要把湘江流域建设成为湖南的经济发达地区、文化繁荣地区、生活宜居地区。”  相似文献   

16.
刘艳泽 《实践》2014,(9):32-32
<正>中华民族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将思考结晶运用于实践,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铸就了上下五千年辉煌文明。要想梳理出中华智慧的大脉络,实属不易。在此,仅就其中影响深远的两点稍加阐述,和大家共同品评古老智慧的美丽与博大。领袖之道: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民为本做一个杰出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给出了意味深长的回答:"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做女人难,做一名事业有成的女强人难乎其难。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必须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这是其魂灵和动力。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9.
阮直 《学习月刊》2012,(11):5-5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确实够古老了,虽说老.但还没有腐朽。作为代表中国国学文化最重要核心部分的儒家学说.即便不能作为国家管理现代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价值理念.但作为民族文化、文学、艺术的关学总源,作为个体伦理、道德修养的经典.仍然是一座富矿。  相似文献   

20.
卢燕娟 《前线》2013,(12):158-160
习近平同志在谈及“中国梦”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民族复兴必然包含文化复兴。在文化问题上,弘扬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这已成为普遍共识。而如何对待中国现代以来的文化,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形成的以“人民性”为根本内涵和主要标志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尚未充分讨论但不失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