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巴基斯坦,中国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铁哥们儿”。正是我们的这位“全天候”伙伴,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惜倾囊相助,提出要“动用国家全部的运输机”“搬光国家战略储备的帐篷”,甚至当巴基斯坦首批医疗队赶赴灾区时,我方接待人员想为这些医疗队员做出妥善的生活安排时,他们的领队还回答说:不用操心医疗队的吃饭、接待问题,他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从这样一类的消息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不同寻常的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2.
天下事     
巴基斯坦为平复民众不满禁止政府夏天用空调 巴基斯坦看守政府总理米尔·哈扎尔汗·霍索5月8日下令,在电力短缺情况得到改善前,政府办公室今年夏天不得使用空调设备。一些分析师说。巴基斯坦面临能源短缺困境,为平复民众不满,政府只能身先士卒“掐电”。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巴基斯坦政治局势一直动荡不安,特别是自2007年底以来,政治领导人更替,暗杀、袭击和爆炸不断发生,政党间合作与斗争瞬息万变。而这一系列政治事件,几乎都与巴基斯坦人民党相关联。人民党在巴基斯坦的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动荡中的巴基斯坦如何变化,其前景和未来都与人民党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巴基斯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的邻国,巴基斯坦独立以前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1947年6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印巴分治方案》,即所谓的《蒙巴顿方案》。  相似文献   

5.
吉玉梅 《党建文汇》2007,(10):18-18
回顾巴基斯坦60年的历史,可以发现这个国家的政局总是处在军政权与民选政权交替的历史循环之中。60年来,从阿尤布·汗到穆沙拉夫,巴基斯坦先后经历了4次军人执政时期。虽然大多数军政权执政期间巴基斯坦的经济出现好转,但在执政后期总会面临政党要求分权的巨大政治压力。集权、分权、再到集权,似乎已成为巴政治发展的宿命。  相似文献   

6.
国际概览     
《党的建设》2013,(7):9-9
6月5日,巴基斯坦选举产生的新一届民议会(下议院)选举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领导人纳瓦兹·谢里夫为巴新一届政府总理,这是谢里夫第三次当选巴基斯坦总理。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巴基斯坦联邦内阁经济协调委员会正式批准,将在巴基斯坦东部城市拉合尔附近的卡拉沙喀库建立专门的“中国经济特区”,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中国公司前来投资办厂。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东亚研究主任法扎勒乌尔·拉赫曼表示,该经济特区是在巴建立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某一个国家投资者的经济区,该经济区的设立将有助于实现中巴双方关于在5年内将双边贸易额提升到150亿美元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视野     
巴基斯坦灾难管理局宣布,截至9月26日20时,24日发生在该国俾路支省的7.7级地震造成至少355人丧生,619人受伤。巴基斯坦军方已经派出医疗队和1000名士兵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以帮助救援人员。巴内政部长尼萨尔表示,政府已经筹集1.4万顶帐篷,但因一些灾区基础设施薄弱、通信系统严重受损,救援队伍无法抵达。巴基斯坦的强震催生出了一座新岛,新出现的岛长100米,高9米。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10,(9):28-29
被巴基斯坦人民誉为“雪域雄鹰”的刘晓鹰,是我市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下属水电分所的一名高级工程师。4年前,42岁的刘晓鹰主动请缨,于2006年7月被派往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重镇——斯卡都,担任由中方承建的斯卡都水电站建设项目经理。  相似文献   

10.
梅兴无 《红岩春秋》2023,(10):50-53
<正>2023年7月,百岁高龄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远渡重洋,再度访华。52年前的1971年7月9日,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转道巴基斯坦,对中国进行了一次秘密访问,开始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基辛格由巴基斯坦飞往中国时,赴巴迎候基辛格的是中国外交部西欧北美大洋司司长章文晋,他带领一个4人接待组专程前往巴基斯坦,是第一个与基辛格握手的中国外交官。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24):113-113
巴基斯坦国防部目前宣布,该国成功试射一枚短程弹道导弹“哈塔夫9”,该型导弹射程60公里,可携带常规弹头和核弹头,能够摧毁敌方战术导弹防御系统。巴军方没有透露发射地点,但肯定了导弹部队“具备保卫巴基斯坦、应对所有威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边界冲突关系国家利益,是难解的疙瘩。亚洲是边界争端的"重灾区"。印度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边界争议屡屡引发恶性冲  相似文献   

13.
巴基斯坦是较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中巴建交59年来,两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开展了全面的合作。2009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在会见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时,曾指出:“中巴是亲密友好的近邻,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无论同际形势和两国国内情况如何变化,中巴友谊历久弥坚。”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08,(9):52-53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8月18日宣布辞去总统一职,吸引了国际社会目光。现年65岁饱受争议的穆沙拉夫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对巴基斯坦和国际社会有怎样的影响?回顾一下他的政变上台、治国之策、协助美国反恐等事件,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5.
杨艳新 《党课》2012,(11):81-84
今年4月上旬,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对印良进行了一次短暂的“私人”访问,宾主双方就深化双边关系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扎尔达里是匕年来首位访印的巴基斯坦总统,此次出访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吸引着世界目光。舆论称,“一对影响世界的宿敌”正在慢慢走近,有可能改变南亚乃至中亚的安全格局和地区形势的演变。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阿富汗的局势急转直下。塔利班和驻阿联军展开了新一轮激战.其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据美联社报道,数十名塔利班武装分子向与巴基斯坦接壤的阿南部赫尔曼德省加姆塞尔城一个警察据点发动进攻,最终把警察赶了出去。当地安全部队和政府官员见塔利班来势凶猛,被迫在塔利班完全占领该城前撤离,大批塔利班武装人员又在靠近巴基斯坦边境的赫尔曼德省纳瓦伊巴拉卡扎伊城与阿富汗警察发生激战,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巴基斯坦名不见经传的阿伯塔巴德地区吸引了国际主流媒体的关注,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67名官兵抵达这里,从2006年12月11日开始与巴基斯坦军队携手,展开了为期8天的“友谊—2006”反恐军事演习。由于这次演习恰值胡锦涛主席访问巴基斯坦之后不久,又是解放军部队首度赴巴基斯坦参加军事演习,因此备受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8.
域外     
《廉政瞭望》2010,(14):9-9
巴总统总理同陷假文凭风暴 巴基斯坦最高法院6月30日表示,将对全国大约1100名议员全部进行学历审查。法新社6月30日报道称,这桩丑闻已经牵出了巴基斯坦全国160名民选官员,超过议员总数一成。“自称取得新闻学硕士的总理吉拉尼也要自证清白”。此外,总统扎尔达里因为拥有伦敦一所经济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也需要提供书面证明自证清白。  相似文献   

19.
在中美建交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邻国巴基斯坦曾为两国领导人传递口信,为中美高层接触开掘出一条“巴基斯坦渠道”。最近,该国“巴基斯坦渠道”历史档案按期解密,根据这些档案和笔者对一些当事人的采访,可以勾画出建立“巴基斯坦渠道”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国际上发生的最后一件大事就是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遇刺事件,震惊世界。鉴于巴基斯坦目前十分危险、微妙的局势,以及巴基斯坦在国际上的特殊地位,这一事件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