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舫 《党课》2012,(14):107-108
因转机的需要,我再次坐到了温哥华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里。彼时,四月明亮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恣意地洒落在我的身上,温暖却并不灼热。一瞬间,我有些恍惚地想起一个不算约定的约定,于是拿出手机发了一条短信:  相似文献   

2.
周雷 《党建文汇》2010,(8):33-33
记者在海南、上海、北京等地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不少用户在手机话费和短信收费上,遭遇了一些电信运营商的暗算。  相似文献   

3.
周均虎 《党建》2009,(12):51-51
编辑同志:今年2月26日,我的手机突然接到云南曲靖市委组织部发来的一条短信:“短信党课”今天开通了!  相似文献   

4.
<正>叮—叮铃——,清脆的短信铃声响了一声,又响了一声,彻底搅了我周六早上的清梦。好不容易睡个懒觉,到底是谁呢?摸到手机一看:是我姐,还连发来两条一模一样的短信,上面写着:"高媛看这个,http://cdn.yyupload.com/down/4279193/XXshenqi.apk。"迷迷糊糊地,我戳了一下屏幕,要是清醒的话,当时应该一下子就能发现:这条短信有问题!链接里的.apk是Android系统可  相似文献   

5.
拇指经济     
《学习导报》2010,(2):63-63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如今手机已远远超出点对点的语音通讯功能,而具有了媒体传播的性质,短信导致传播者和接收者距离消失,人们用拇指敲击出了一个沟通的新时代,而手机短信业务也成为通信领域一个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拇指经济”。相应地,用手指熟练操作手机写短信的人也被称为“拇指一族”。  相似文献   

6.
拇指经济     
《新湘评论》2010,(2):63-63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如今手机已远远超出点对点的语音通讯功能,而具有了媒体传播的性质,短信导致传播者和接收者距离消失,人们用拇指敲击出了一个沟通的新时代,而手机短信业务也成为通信领域一个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拇指经济”。相应地,用手指熟练操作手机写短信的人也被称为“拇指一族”。  相似文献   

7.
2005年5月1日晚,王先生闲来无事,坐在自家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突然,手机短信的铃声响起。王先生一看,是妻子李女士放在茶几上的红色手机发出来的。当时,李女士正巧在卫生间里。王先生突然灵机一动,顺手抄起手机,翻开短信,竟被吓了一跳,原来,是一条情爱短信。从短信的内容上看,发送短信的人与李女士的关系非同一般。他急忙翻阅以往储存的短信,发现手机内有好几条类似的情爱短信,而且都是同—个手机号码发出来的。心存疑虑的王先生耿耿于怀,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于是,他悄悄起身,拿起妻子的手机,按照发来短信的手机号码拨出了电话。接听的是一位带有睡意的男人,王先生认定妻子有了外遇。他立即把熟睡中的李女士推醒,双方吵闹起来,而且局面越来越僵。  相似文献   

8.
生活指南     
电脑病毒与手机病毒有何不同 电脑病毒和手机病毒的实现原理类似,但传播途径、威胁方式不同,如手机病毒以智能手机为攻击目标、以移动网络为传播平台,通过伪装应用软件、病毒短信、恶意链接、蓝牙红外等多种途径,对手机进行攻击。电脑病毒更多以恶意传播、破坏类为主,后期出现的网络木马则以欺诈、盗号为主。  相似文献   

9.
选择坚强     
又是一年的开端,手机中不断出现贺新年的短信,“万事如意”的祝福居多。我当然很感谢这样的祝福,但我的确知道,“万事如意”是万万没有的!就在2008年11月末,报纸上一组关于一位38岁的女作家跳楼身亡的报道很让我心绪难平。准确地说,是其中不太起眼的一小段内容,让我想了很多。  相似文献   

10.
李愚 《廉政瞭望》2012,(3):33-33
我一个女性朋友,一天和男友去逛街,手机被偷了。她发现后,马上用男友的手机拨打自己的手机,居然通了。对方摁断了电话,然后用公用电话打了过来,语重心长地说:“你也太不小心了,像你这样粗心大意,丢手机是迟早的事,就算我不偷,肯定也会被别人偷。手机以后不要放在背囊里,一定要记住了。”  相似文献   

11.
雪域暖情     
正来到玉树援建,身在异乡,远离亲友,两件偶然发生的小事,让我在雪域高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2016年11月21日,我和同事驱车200多公里到基层调研,工作排得很满。其间,我把手机调成静音,直到晚上回到宿舍才发现手机早就没电了。充电后,打开手机,我惊奇地发现妻子的11个未接来电,还有多条微信、短信,不时地冒出来。家里出啥事了?我慌忙回电,听到那边妻子带着哭腔:"你上哪去了?为什么联系不上呀?"原来,当天玉树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王晓莉  蔡斌 《当代党员》2009,(12):54-55
“秦支书:你好!我要去重庆检查身体,可能要住院治疗,耽误时间会很长,最近的工作重点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昨天已动手术,一切正常。村里的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我已出院,身体恢复还可以,就是说话还不很方便”……在武隆县双河乡新春村党支部书记秦泽沛的手机里,保存了23条这样的短信,发信人是双河乡纪委书记、新春村驻村干部杨龙全。  相似文献   

13.
杨君 《党课》2014,(10):45-47
新买的手机里有很多并不认识也不实用的软件,新手机没用多久就变得越来越慢,手机话费被无缘无故地多扣了……如果你的手机也出现了以上这些状况,很可能就受到了手机恶意预装软件的威胁。随着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流行,大量恶意软件被预装到手机里。手机预装软件这一原本正常的配套服务成为备受诟病的手机“牛皮癣”。这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又该如何清理乱象丛生的手机预装软件市场呢?  相似文献   

14.
“优秀党员杨红,志愿服务先锋。义务为民理发,无论春夏秋冬。鳏寡孤独老弱,定时送去真情。社区居民夸赞,创先争优典型。”这是石景山区八角南路社区党员张俊山创作的“红色短信”。借助手机“短信平台”,党员杨红的事迹很快传到了社区党员的手机上,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5.
母爱无价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每当我读起舆恭这首思念亡母的诗,便不由深深陷入了对母亲的思念。在母亲离开我们这两年,每每听到关于歌颂母亲的故事,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凝视着保存在手机里母亲的照片默默发呆……  相似文献   

16.
红段子掀起红色文化浪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丽君 《党建》2010,(4):38-39
虎年新春,内容丰富的“红段子”拜年短信流行起来,掀起了一股红色文化浪潮。 中国是短信传播的沃土。当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短信所带来的开放、自由的沟通方式时,“红段子”引导手机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难忘吾师     
盛夏的一天。学校收发室的同志忽然给我打手机,说他那里有我的一封信,是一个老师写的,封面上标有“五里坪乡中学沈老师缄”字样。  相似文献   

18.
新装备     
爷爷年过八旬,身子骨还算硬朗,节日里全家人都去看望他。老爷子从柜子里拿出一件稀罕物,让大家帮忙给看看:"这是社区给我配的手机,说是有很多我们老年人用得上的特殊功能。"我好奇地把玩起来,一不留神碰到了某个按钮,电话里立即传出一阵亲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服务流动党员的有效方式,营口市积极创建并充分利用手机短信互动平台,以短信快餐形式群发五型短信,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关心、服务和管理。一是工作型短信为流动党员减轻负担。建立了流动党员手机信息库,以短信方式及时将活动和  相似文献   

20.
《思考与运用》2007,(1):46-51
作为一个做新闻的人,现在有一个新的兴奋点,就是手机。手机作为媒体,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未来的空间。手机媒体现在叫做第五媒体。第一媒体是报纸,第二媒体是电视台,第三媒体是电台,第四媒体是互联网,那第五媒体应该就是手机。媒体的威力,我在北京就深有所触:现在许多北京人都接到一条短信,内容是说北京现在的猪肉有一种叫做化脓性脑炎,医院已经开了会,然后马上要怎么样,宁信其有,叫大家不要吃猪肉。该事传播了几天,市政府发现不对头了,卫生局、农业部纷纷出来澄清。可以说这个事情闹得整个北京沸沸扬扬。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关注,后来新华社发了很长的评论,就是因为手机短信——它的传播威力。在北京这个地方,一份报纸的读者可能几十万;一个电视频道、一个节目,在北京的观众估计是几十万、百万:但是一条手机短信几乎传遍了所有的人群,这就是第五媒体的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