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书·新剧     
《邓小平的领导艺术》 邓小平作为成功的领导者,已得到国内外的公认毛泽东曾赞扬他“人才难得”。“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邓小平的领导艺术》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邓小平在几十年来的领袖生涯中,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怎样举重若轻,怎样绵里藏针,怎样善抓机遇,怎样注重实效,怎样统筹兼顾,怎样淋漓尽致地发挥高超的领导艺术.怎样充分地展示他令人倾倒的领导魅力的.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1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在20世纪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奋斗历史中,朱德的名字是不朽的。他早期是怎样拿起枪杆投身革命的呢?与他一起奋斗的家人又是怎样的命运呢?在党内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特别是在黑白颠倒的“文革”中,他又是怎样襟怀坦荡、顾全大局的呢? 近日,笔者专访朱德的嫡孙、空军大校朱和平同志,听他讲述“爷爷”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风青杨 《党课》2012,(8):69-71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有思想的人。因为内心强大,才表明他对这个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已经有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看法。当一个人内心里真正稳固的东西多了,他就强大了。相反,如果一个人信念中内核的东西经常被改变,那么,他对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就会毫无主见。信念内核就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你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你怎样认识人生?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怎样对待挫折○史天经邓小平同志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走过了一条“三落三起”、“三下三上”的坎坷不平的道路。其逆境之险、挫折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是怎样对待挫折的?怎样越过坎坷走出逆境的?这其中的经验、方法和智慧,对于我们的党和人民,都是一笔非常宝...  相似文献   

5.
梁新 《学习月刊》2013,(7):14-15
比尔·盖茨,是一位比较现实的人,他给年轻人很多忠告.对年轻人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大有益处。一个人要做事、要做成事,只有学会适应环境,才能“如鱼得水”。  相似文献   

6.
梁新 《学习月刊》2013,(4):14-15
比尔·盖茨,是一位比较现实的人,他给年轻人很多忠告.对年轻人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大有益处。一个人要做事、要做成事,只有学会适应环境,才能“如鱼得水”。  相似文献   

7.
他曾经是春风得意的年轻局长,因贪污受贿被判刑入狱,现在却是宁波一家大型企业的老总。出狱后,他经历了怎样的坎坷辛酸,又是什么力量让他浴火重生白手起家,成就了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8.
1938年,我从前方到了重庆,那时半个中国已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了,重庆人心惶惶,眼看亡国惨祸就要来临。大家心里念着前方怎样了?敌后怎样了?大局到底怎样?国共关系到底怎样了?这一切,我们在国民党报纸上是看不到的,唯一的办法只好到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去问情况,而许多次总是周副主席亲自接见我们,告诉我们当时实际情况和国民党内幕。他是蒋介石的总顾问,他说,“我这个顾问早晚时价不同;前方紧急时就来找我了,前方稍微松一些,就搞磨擦,当然不理睬了。”他告诉我们,国民党军队在敌后经常配合敌伪军进攻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实况,…  相似文献   

9.
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之际,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黄克诚传》正式出版发行。此前,我有幸具体组织并参与了这部传记的编写工作,这是我退出领导岗位后做的一件最有意义的工作。在编写过程中,我接触到了黄克诚在许多会议上的讲话和发言材料,以及他起草的大量文电;看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以及彭德怀、陈毅、聂荣臻等老革命家对他品格和工作的评价;倾听了他的老战友、老部下以及他的子女、身边工作人员对他的追忆……从而全面了解了他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他的卓越功勋和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他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他坚持真理、刚直不阿、顾全大局、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编写组的全体同志。他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尤其令人敬仰。怎样做人?怎样做官?怎样做一名共产党员?怎样使用手中的权力?他,是一面镜子。这里,我仅将黄克诚在执政理念和党风建设方面的若干史实概要记述出来,以志其怀。  相似文献   

10.
1992年1月19日上午,邓小平一到深圳,就说:“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想到处去看看。”因为他是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者,特区发展得怎样,他不想只是听汇报。他要亲眼看一看。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10,(15):50-51
五年前,从马永红休学参选村委会主任之时起,关于他的争论就从没有停止过:同学说他有严重的思想洁癖,村干部说他“恃才傲物,狂妄自大”,官员说他“不好相处”。学生、支农志愿者、村官、丈夫,角色转变的背后,马永红走过了怎样的路?又有着怎样的心绪?  相似文献   

12.
《廉政瞭望》2008,(9):52-53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8月18日宣布辞去总统一职,吸引了国际社会目光。现年65岁饱受争议的穆沙拉夫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对巴基斯坦和国际社会有怎样的影响?回顾一下他的政变上台、治国之策、协助美国反恐等事件,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3.
从《前线》于1958年10月创刊到1966年6月在“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停刊,我一直在《前线》编辑部工作。我和绝大多数同事一样是第一次做编辑。那时邓拓同志是市委文教书记兼《前线》总编辑,直接领导我们。常常,他不像一般领导人对下属那样,指挥、命令我们干这干那,而是像老师教学生,师傅带徒弟那样,教给我们怎样工作。他教给我们,怎样吃透中央和市委的精神,了解基层和社会的动态,上下结合出好选题;怎样走访作者,与作者交朋友,组织作者队伍;怎样在坚持党刊的政治方向和指导性的同时,增加刊物的知识性、趣味性;怎样…  相似文献   

14.
霞飞 《党史博览》2008,(1):48-51
提起卢嘉锡,大家都知道他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家,但关于他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那么,这位“科坛巨擘”走过怎样的人生之路呢?  相似文献   

15.
在资阳市机关干部中,有一个常年身穿绿色军装的黑大汉子,土得像一个农民,陌生的人还以为他是哪个机关的杂役,只有在民政局里才会听到职工们叫他局长。无论人们怎样叫他,和他开玩笑,这个叫肖坤仲的民政局长都一样的喜欢。  相似文献   

16.
70年来,中共中央多次对西安事变及杨虎城给予高度评价。那么,杨虎城到底有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以至于当时的南京国民党政府怀疑他在陕西搞“赤化”?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段绝密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7.
史哲 《党建文汇》2009,(9):16-16
曾有日本人羡慕美国能出现像奥巴马那样同时具备个人魅力和改革魄力的领导人,如今,他们对日版“奥巴马”——鸠山由纪夫充满期待。那么,鸠山到底是个什么人?有怎样的性格,又有怎样的战略?为什么他能成为首相?  相似文献   

18.
人的感觉经常骗人,有时觉得挺明白的问题,实际是不甚了然。我对于李德的认识就是这样,例如他是怎样来中国的?又怎样去了苏区?在苏区究竟做了些什么?下台后的表现如何?在中国的两次婚姻情况是怎样的?在陕北是怎样生活的?我带着这些似知非知的问题,在书山文海中仔细地、久久地追踪着李德的足迹,寻找着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杨度(1874—1931),湖南湘潭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他一生的经历曲折奇特,颇具戏剧色彩。他曾从一个学习新学、探寻立宪救国之路的有志青年,转变为依附袁世凯、策划“洪宪帝制”的“筹安会”首领,又从一个“帝制余孽”演进为拥护孙中山、倡导民主共和的革命者。几年后,他又脱离国民党。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杨度人生角色的变换,折射出中国近代历史风云的变幻。那么,杨度的思想和政治追求是怎样发生变化,他又是怎样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呢?  相似文献   

20.
[1]杨成武,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著名的上将之一。革命战争年代,他及他所率领的部队有着不平凡的战争经历:飞夺沪定桥,突破腊子口.清先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抗美援朝战争中朝鲜东线的夏季和秋季防御作战等等,这使他充满了浓厚的传奇色彩……然而,他的婚姻、家庭又是怎样?[2]在“首届全国金婚佳侣评选纪念活动”颁奖大会上领取金婚证书和金婚纪念杯的夫妻中,有很多是曾为中国革命出生入死的老革命家,其中就有杨成武夫妇。他的夫人赵志珍原是北京卫戍区政治部顾问、北京市政协常委。50多年前,杨成武和赵志珍是怎样相识相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