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心理卫生的内容很广泛,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的心理卫生 老年人消化功能衰退,因此要特别重视饮食时的心理卫生。老年人常因情绪不安,心情不佳引起胃肠功能失调。因此,老年人在吃饭前后,要力求心情平静与愉快,切忌生气、忧愁等负性情绪。吃饭时可有意识地利用心理上对美味食物的想像来唤起食欲,激发消化系统功能。逢年过节或碰上特别爱吃的东西,切忌过量,否则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容易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2.
我这一生,绝大多数情况下,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理智、平和的,但是,只要遇到了令人生气的事,我的情绪就会迅速变坏,这种情况下,我就会对家人对同事发脾气。有时候,那脾气发的还挺大,让对方接受不了。哪怕到了八十高龄,有时候仍然会犯这种错误。  相似文献   

3.
燕秦 《湘潮》2013,(9):1-1
情绪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兴奋的心理状态,像情绪高涨。二是指不愉快的情感,像闹情绪、情绪恶劣等。前者调动得好,就是积极性,就是正能量。后者处理得不好,就是负能量:甚至具有破坏性。  相似文献   

4.
姜宁 《先锋队》2014,(4):52-52
传统科学认为,人类的情绪可划分为6种经典类型——高兴、惊讶、恐惧、厌恶、生气和伤心,但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对此并不赞同。实验中,他们向志愿者展示了由计算机生成的面部动画,并要求志愿者根据6种情绪类型,对不同的面部表情进行描述。结果显示,对这些志愿者来说,“生气”与“厌恶”的初期表现其实非常相近,  相似文献   

5.
如嘉 《廉政瞭望》2009,(12):66-66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生气会导致血压升高,对健康不利。但是现在有研究显示,在压力面前,生气其实也是一种减压手段。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有92个学生参加了相关的试验。研究者发现,在令人烦躁的高压力环境下,生气并不会让人的血压升高。相反,跟那些面对压力压抑自己真实情绪的人相比,愤怒者的血压值和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分泌量还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三九 《当代党员》2012,(5):78-78
初夏气候,很容易导致一种失眠诱因的出现——情绪抑郁,加上工作压力太大,职场白领很容易出现情绪性失眠。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9,(9):110-111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不景气,裁员、减薪、竞争激烈,单位人事多变,办公室的气氛更加紧张,对此,身在职场的你,是否感到一种难以承受的压力,怨,天尤人,满腹牢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每天情绪低迷,打不起精神,对工作没有一点积极性?如果有这样的状况,你就需要进行AQ修养和训练了。  相似文献   

8.
《党员干部之友》2013,(10):48-48
伤害肺脏。生气时情绪激动,呼吸急促,甚至出现过度换气现象。肺泡不停扩张,没时间收缩,得不到应有的放松,从而危害肺健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人生气时会分泌毒素伤害身体。据《大公报》报道,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研究发现,人生气10分钟耗费掉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在任何情绪时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9,(5):110-111
当人遇到挫折、遭到侮辱或受到其他不公正待遇时,往往会生气发火,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表达愤怒的情绪,既不让自己受伤,又不会影响与他人的关系。医学研究表明,脾气暴躁,经常发火,不仅会诱发心脏病,还会增加患其他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热词     
职场木乃伊 不久前出炉的“2011年上班族亚健康大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倦怠现象在白领群体中不在少数,有50.12%的人“特别容易疲劳”。春节假期前,“职场木乃伊”现象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工作中,“职场木乃伊”表情麻木、打不起精神,身体没有疾病,心理健康,却依然过得不开心,只依仗着一种惯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
《纪检与政法》2004,(1):41-41
在经历了一天激烈的打拼后,不少职场中人会将工作场所的紧张情绪带回家中,回到家中仍然无法放松。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试试以下10种调节方法,它们能够帮助你从办公状态调整到居家状态: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01,(5)
老百姓在解决温饱之后,都希望精神生活过得充实、愉快,但正如一位先哲所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顺心事百之一二。”因此,让群众舒心,便成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区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入社区。社区不仅成为人们生活的基地,也成为人们精神的栖息地。离退休人员心态的调整、下岗人员困难的倾诉、家庭矛盾的化解、人际关系中不愉快的排遣……都需要我们社区工作者挂在心上,努力做好。这是新形势下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上海市静安区的舒心工程之所以深受群众欢迎,就是因…  相似文献   

14.
赵亚兴 《奋斗》2006,(1):63-63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是辛弃疾在他的一阙词中满怀悲愤的一句语.或许他一生坎坷,壮志难酬,有个儿子又常惹他生气。才发出这般多少有些凄苦的感叹吧。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样的人生,自然难以让人快乐。不过。似乎也有例外,同样面对“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客观存在,民国元老于佑任淡泊名利,荣辱自安。写出这样一首勉励自己的对联:“不问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对呀,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剩下的一二,自然是如意之事,“常想一二”。 那结果不就是“如意”吗?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3,(5):110-111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要过得健康快乐,一定要注意以下保健方法-- 1.注意精神卫生 老年人要热爱生活,情绪乐观,待人接物豁达大度,说话行事光明磊落,想得开,少生气。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全国闻名的“玉雕之乡”、“地毯之乡”——河南省镇平县出现这样一件事:马庄乡黄株树村青年农民黄金高与黑龙庙村姑娘刘彩霞经过恋爱,准备订婚。可姑娘得知,黄金高家在去年“三户一村”评选中只评上个“遵纪守法户”,而自己家是“双文明户”,相比有些“门不当,户不对”,于是就提出暂缓订婚。小伙子急了,后听群众讲自己家平时对集体的事业不太关心,有时还有不文明的行为,就劝导家人改掉不良作风,集体的事儿子在前头,终于得到群众好评。今年上半年,他家挂上了“五好家庭”的牌子,姑娘也愉快地和小伙子订了婚。这只是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天峻县在全县62个牧业社普遍建立了“说事”制度,不断创新“说事”形式,丰富“说事”内涵,拓展“说事”内容,形成了“说事”、“理事”、“议事”、“干事”、“评事”的配套工作机制。“说事”制度的建立.带来了干部作风的转变,理顺了群众的情绪,形成了推动牧区经济发展的合力,破解了牧区工作的难题,受到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6,(10):75-76
现代医学证明,大脑的愉快情绪对于人类的健康极为重要。“人逢喜事精神爽”,当人在高兴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出一种激素叫脑啡呔,脑啡肽对人的健康极有好处,一方面它可以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使人充满活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人的抵抗能力,预防疾病的侵袭。研究发现,人在愉快的时候很少生病。人要保持榆快的心情,就要学会远离忧郁。  相似文献   

19.
世上让人一听就起情绪的事很多,且因人而异;在我则一听就起情绪的事是某某一手提拔了某某或某某是某某一手栽培的。我说不清为什么对此一听就起情绪,大致可能是因为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太陈旧,太落后。黑社会龙头老大和龙尾老小之间存在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在我看来很正常,因为人家是黑社会,黑社会就应该黑,就应该不正常,行为方式就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06,(5):61-63
“《三八节有感》虽然有批评,但还有建议” 1942年的“三八”妇女节来到了,当时《解放日报》的陈企霞请丁玲写一篇纪念“三八”妇女节的文章。丁玲联想到发生在延安的两起离婚事件.心里很为妇女同志鸣不平.又想到文化俱乐部星期日舞会上打扮得“怪里怪气”的几位女同志的模样。又很生气,因此她带着一股情绪连夜写出了《三八节有感》的稿子.自己的情绪也在稿子中发泄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