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2,(15):35-35
党员形象设计活动旨在通过设计党员形象,引导党员针对各自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到自己与先锋模范的差距,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教育,改变以往民主评议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歌功颂德会”模式,或“你错我错大家错”的“检讨过关会”模式。通过“党员形象设计”活动,可以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励党员外树形象、内强素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振奋千事精神,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南方日报》刊登朱健金的文章说,改革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得”与“失”的权衡和取舍过程。要想市场与计划完美结合,世界上尚无成功的例子。我们必须要看这些年在经济中的成功究竟是市场带来的还是计划带来的,出现的问题是市场的弊病还是计划的弊病使然。要找准“得”“失”的根子,不能号错了脉,开错方子下错药。  相似文献   

3.
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是他的座右铭;锐意进取,敢为人先是他的性格。他以超人的毅力和胆识带领全村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走共同富裕之路,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稷山县翟店镇太郝村村委主任梁克发。 黄土地上飞出的农民企业家   1976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杨克发担任了太郝村团支部书记。他创办“青年之家”,成立鼓乐队,积极开展团的活动。每当村里有艰苦的劳动任务,他都亲自带领青年突击队予以完成,深受群众称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梁克发摆摊做生意,他卖过鞋,卖过布,受过挫折,但是…  相似文献   

4.
“卖”是商品交换的重点难点,笔者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努力做好“卖”的文章,必须从下列思路入手。  1.各级领导必须注重“卖”的“构思”。首先是要胸中装着群众卖难,行动上为群众排忧解卖难,把为群众解卖难当作实事来抓,千方百计带领群众闯市场,在商品价值的“惊险跳跃”中,为群众争得利益。其次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生产决定论”长期以来影响我们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导致领导者只重生产,轻视流通,只会抓生产,不会抓流通。其实,生产和交换“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是互相制约,并互相影响的”,二者谁…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1998,(6)
经济学家刘伟日前发表谈话说 ,“放小”的实质就是非国有化。前几年我们在“放小”问题上羞羞答答 ,总是先卖坏的 ,可坏的不好卖的 ,卖的价钱低 ,卖得又慢 ,交易成本高。比较而言 ,一般情况下应“靓女先嫁”,这样企业卖得快 ,价钱卖得高 ,而且还能用卖得的部分钱去装扮“丑女”,同样“丑女”也会卖个好价钱 ,实在不行的那些“丑女”(效益很差的企业 ) ,干脆让其破产 ,因有卖“靓女”留下的资金 ,问题也好解决。国有制是以国家为主体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中 ,国家的权力在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 ,是集各种权力于一身 ,不是单…  相似文献   

6.
刘斌  刘思辰 《党课》2006,(9):55-55
近日听到一则故事,不禁菀尔。一个人卖豆腐发了财,旁人请教其发财秘诀,该人谈到,豆腐做硬了就卖豆腐干,做稀了就卖豆腐花,太稀了就卖豆浆,豆腐卖不动了就放臭了卖臭豆腐,再卖不动了就放坏了卖腐乳。姑且不论其做豆腐的方法可行与否,但就其经营的理念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而言却不得不令人叹服。常听经济学者提到“微利时代”需要转变经营观念,现在是不是“微利时代”并不重要,但中国的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所有企业都面临转型的问题却是不容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产品﹃卖难﹄的对策探讨梅茂发“想丰收,盼丰收,丰收来了愁丰收。”1982~1984年、1989~1992年两次全国性农产品卖难阴影游荡未散,1996年又再度爆发较大范围的粮食装下不、棉花卖不出的问题。综观我国三次卖难实质,都只是农产品在低消费水...  相似文献   

8.
秀才买柴     
《新湘评论》2013,(18):61-61
明人赵南星《笑赞》中有则”秀才买柴“的故事:一秀才对卖柴者说“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听懂了“过来”二字,把柴担到秀才面前。秀才问“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卖柴者说了价钱。秀才又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降价)。”卖柴人不知他说啥,担柴去了。后来,秀才做了官下乡去,问父老说:“近年黎庶何如(老百姓过得怎么样)?”父老说:“今年梨树好,只是虫吃了些。”  相似文献   

9.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唐知县的这句名言早已脍炙人口。岂料,近来又有人衍生出一联:“当官若为民做主,迟早回家卖红薯”。正反两种情况告诉人们,这当官与卖红薯之间,还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一,古往今来,做官既然要“为民做主”,首先必须廉...  相似文献   

10.
未希 《新湘评论》2013,(24):55-55
他的爱妻守则:太太绝对不会错!“如果发现太太有错,那一定是我的错:如果不是我的错,也一定是我害太太犯的错;如果我还坚持她有错,那就更是我的错;如果太太真错了,那尊重她的错我才不会犯错。总之,太太绝对不会错——这话肯定没错。”这是被誉为中国漫画大师的丁聪写的“爱妻守则”,字里行间透着诙谐,还有大师对妻子沈峻浓浓的爱意。  相似文献   

11.
《党风建设》2003,(9):28-28
1998年贾亚芳下岗了。有朋友向她建议:“卖凉皮吧,别看一碗凉皮只卖1.5元,利润大着呢!”于是,贾亚芳开始了“市场调研”。她打听到一碗凉皮能赚4毛钱,如果一天卖50碗凉皮,能赚20块钱,一个月就可以挣600多块。她对卖凉皮一下子来了兴趣。投入总共不到  相似文献   

12.
徐向林 《廉政瞭望》2014,(20):46-47
戴正明在“私车公用”中,错打了“方向盘”,成为南京第一个倒在“私车公用”路上的基层宫员。 在不少人观念里,“公车私用”为人诟病。“私车公用”却是发扬风格。但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水利站副站长戴正明,却在“私车公用”中,错打了“方向盘”,成为南京第一个倒在“私车公用”路上的基层官员。  相似文献   

13.
张艳萍 《党员文摘》2007,(12):21-22
只听说给西瓜施肥浇水的.而陕西瓜农瞿俊发却“异想天开”:他种的西瓜“喝”上了牛奶蜂蜜。洗起了“温泉浴”,穿上了统一的“制服”;别人的西瓜论斤卖,他的西瓜论个卖,穿“高级制服”的每个售价188元。穿“普通制服”的一个也要118元……  相似文献   

14.
1.推进县域经济民有民营的首要环节是解放思想。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当前解放思想要在三方面突破:一是在“好”企业改革上,突破以往“改小不改大,改差不改好,敢租不敢卖,敢卖不敢送”的思维定式。二是在特困企业改革上,只能进,不能退,早改早主动,早改成本低。对难以“自求平衡”的企业,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舍得支付成本,舍得牺牲眼前的利益。三是在部门配合上,不能单方面强调部门的法律法规,而要把“稳定压倒一切”当作最大的政治,要看到特困企业职工是真正的“无产者”,要带着感情来研究工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0,(14):36-36
研究“养生明星”的“成名之路”,不难发现,这些书的出笼,严重缺乏把关。尽管新闻出版总署历来禁止买卖书号,但出版社为了利益,以各种“打擦边球”的形式进行违规操作。出版社卖了书号收了钱就万事大吉,对图书内容,只要不涉及政治问题或色情问题,几乎不进行审查,这就为《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类书的出版大开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6.
卖油翁的调侃《欧阳文忠公文集·旧田录》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一日,康肃公在花园练箭,一个卖油的老人路过,“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不时面露贬意。盛气凌人的康肃公见一个卖油的老头儿竟敢对自己的射技大不恭...  相似文献   

17.
修养与人生     
《前线》1999,(1)
王得后先生有篇文章,谈及了中国的“父为子隐”和“子为父隐”的问题。读后暗自高兴,觉得是看到了中国文化中的某些顽症的。其实,何只是父与子间的暧昧、自欺呢,推而广之,在友朋、上下级、师生之间,亦有许多“面子”问题吧?为长者讳,见错而置若罔闻,是古而有之的...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像‘油条哥’那样做有良心的食品!” ●河北大学生刘洪安因在保定卖“良心油条”,最近在网上走红了。他每天坚持用新油,并向顾客提供“验油勺”,谁有疑问都可随时验证。这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确实屡屡触动大众的神经。如果大家都能像“油条哥”那样“不能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否则内心会不安”,还会有这么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吗? “只要能坚持,公务员擦鞋可以秀!”  相似文献   

19.
刘世佳 《奋斗》2002,(1):30-30
20年前在香港湾仔码头以卖北京水饺为生的藏健和,2001年9月以世界杰出女企业家的身份登上了“2001年妇女环球峰会”并讲话,讲述了她如何面对逆境,不畏困苦,勇敢拼搏,以卖小水饺创造人生辉煌,被誉为“水饺皇后”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地区的地下电台.平时都是“药贩子”.经营范围主要是强肾壮阳类。一到选举,他们就是绿营的游击队,用他们卖药时那种露骨的、煽动性极强的语言.诱使南部草根阶层抱紧所谓“爱台湾”的民进党.而痛恨“卖台湾”、“害台湾”的国民党和“外省人”、大陆人。可悲的是.虽然这几年地下电台备受诟病,但每到选举还是绿营屡试不爽的操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