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每年失业人员约 380万。德国政府对他们十分重视并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基本做法一是稳定,二是开发。在德国虽然失业人员比例较大,但由于这两方面的工作都落到实处,仍然长久地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发展。 一、提供失业津贴和救济金,满足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在德国,凡在机关、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过三个月以上的人员,都有资格成为失业者,发放失业证书。失业初始可拿到四个月相当于原工资63%的失业津贴,到期如果继续失业,可申请每月 650马克的失业救济金, 可以拿一辈子,如果总收入仍然低于贫困线还可申请社会救…  相似文献   

2.
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头等重大的问题。人们对于失业问题的认识,往往存在着误区,除了过去长期否认社会主义存在失业问题,还存在对其外延认识不足的问题,通常只是看到公开失业的一部分。大量的非公开失业没有统计在内,失业人数和失业率的统计不包括农村上亿的剩余劳动力,大量的短期失业没有包括在内,仅限于长期失业。要客观地反映我国失业的状况,必须在现有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的基础上十城镇未登记的失业人口十企业冗员十机关冗员十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只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失业率为3%左右,如果按照以上客…  相似文献   

3.
失业保障是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当前,无论是推动城镇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障制度并轨,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失业保障都将发挥其特有的功效。 按照《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十五”期间失业保障的主要目标是: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确立失业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突出地垃,逐步建立起适应省情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可靠稳定的失业保障基金渠道;健全失业保障基金有效运营、管理规范的机制;加快失业保障的法制建…  相似文献   

4.
关于失业保障中的问题与对策唐艳芝一、失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1、失业保障对象狭窄,阻碍了所有制结构形式的改革。自1986年以来,针对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实际,我国在解决失业救济与促进再就业及安置富余人员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使我国初步形成了兼有社会保障和促...  相似文献   

5.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把失业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随着改革的深化,思想的解放,人们对失业的理解逐步深刻。事实上,任何国家都存在失业。失业人数、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宏观经济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政府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城镇存在失业人口,而且农村也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90年代以来,职工失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突出表现为失业率上升,隐性失业显性化。现就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与再就业问题作以探讨。 一、目前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的原…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3,(7):53-53
周士君在《中国青年报》(2003年5月12日)上撰文指出:依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界定就业和失业的标准,“失业人员”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虽然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失业”概念明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7,(4):110-111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的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失业后要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8.
切实做好失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程争鸣“失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敏感而又沉重的新问题。据报载,94年企业失业职工达到180万人,今后6年内平均每年达300多万人;国有企业现有富余职工约1500万人。如何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做好这些失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  相似文献   

9.
一份资料显示,高学历人才的失业现象正呈增长态势。据报道,1998年深圳居民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失业人口占失业人员总数的12.6%,比1996年上升了5.73个百分点,而只受过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失业者所占比重基本未有变化;2001年6月,该市城镇登记失业的1.88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失业人员达2965人,占总失业人数的17%,其中硕士8人。而在2000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中,登记失业人数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只有2869人,其中研究生仅2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级技工及其以上技能型人才,却没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把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任务来抓,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技能培训,广辟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3年来,全县先后有9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256人实现了就业。  相似文献   

11.
新失业群体问题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蕾 《新长征》2008,(3):30-3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势头的日趋平缓和后单位社会的来临,国有企业下岗失业群体的走势已经达到了峰值。但当人们还没有来得及为这些下岗工人的出路找到一副灵丹妙药的时候,另一批大规模的失业群体又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们是二三十岁,在初中、高中甚至更低学历毕业或肄业后加入失业行列,被社会学家称为“新失业群体”。他们既是中国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新兴群体,同时义是当代诸多社会问题产生和表现的根源和载体。  相似文献   

12.
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更直接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像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讲的那样:就业是民生之本。随后不久召开的北京市再就业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做好本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做了战略部署。当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牵动着千家万户,不仅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宋丰景。记者: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我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状况。宋丰景:去年以来,我市劳动就业运行总体平稳,但失业人员总量持…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失业保障中的误区及其矫正赵振华要完善市场体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就必须有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失业保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有无包括失业保障在内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了现代市场经济与古...  相似文献   

14.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01年带给中国老百姓不少惊喜,那么会年百姓关注的又是哪些社会“焦点”问题呢? 失业就业。就业是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的前提。据国家有关副门统计表明,我国已经连续3年末能实现当年下岗和就业平衡目标,“九五”期末结转1400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今年就业基数高、压力大。一项调查表明,54.4%的城镇居民对于下岗失业表示担忧,失业已成为人们最揪心的事。从今年开始,全国大约有40%的人将陆续离开再就业服务中心而走向社会自谋职业,一旦找不到工作,又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全家生计将成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张克俭失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各国政府无不以解决失业问题为己任。失业保险是解决失业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可以使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从具体制度上保证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缓解经济改革中遇到的社会矛盾,有...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1,(4):17-17
国际金融危机让英国经济元气大伤。据有关方面预测,英国2011年的失业人口将达到270万,创17年以来的最高点。据估计,英国2011年将有1/10的适龄员工面临失业,失业人口数将增加20万,总数突破270万,造成17年来最糟糕的局面。另外,大部分裁员都将出现在国有企业。相比较而言,私人公司的员工还算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01年带给中国老百姓不少惊喜,那么,2002年老百姓们梦绕魂牵的又是哪些社会“焦点”问题呢?失业就业。就业是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的前提。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表明,我国已经连续三年未能实现当年下岗和就业平衡目标,“九五”期末结转1400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今年就业基数高、压力大。一项调查表明,54.4%的城镇居民对于下岗失业表示担忧,失业已成为人们最揪心的事。从2002年开始,全国大约有40%的人将陆续离开再就业服务中心而走向社会自谋职业,一旦找不到工作,又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相似文献   

18.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规模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逐年加大,其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失业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对大学生个体潜力挖掘和职业规划指导。可以从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维度开展职业指导和服务,对大学生失业群体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失业群体解决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9.
反映通胀与失业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王东京杨明宜张宝江自凯恩斯开始,保持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实现既无通胀、又无失业的境界,一直是西方各国政府的一个梦想。但不幸的是,无论经济学家如何煞费苦心,他们也没能帮助政府梦想成真:失业和通货膨胀就像“跷跷板”,按下这...  相似文献   

20.
政策吹风     
《先锋队》2002,(9)
我省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最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下发了关于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的通知(晋劳社失犤2002犦216号),要求各市(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我省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晋政办发犤2002犦5号)要求,自2002年1月1日起我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一类340元、二类300元、三类260元、四类220元。并按原定比例,相应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2002年1月1日起,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新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医疗补助金标准,并确保按时足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