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国、民两党围绕五都选举、马英九当局施政及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审等议题展开激烈较量,岛内政局在某种程度呈现国守民攻、蓝消绿长态势,但国强民弱、蓝大绿小格局并未改变。马英九当局施  相似文献   

2.
2013年3月27日,台湾当局正式出台建立自由经济示范区规划方案。这一新型经济特区的设立,主要是希望通过在特区内率先采取更加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为建立"自由贸易岛",争取对外签署更多自由贸易协定(FTA)及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TPP)创造条件,从而开创台湾经济发展的新局面。然而,这一  相似文献   

3.
在2012年台湾选举中,经济选民的向背被公认为是首要影响因素。但随着近来马英九当局重新陷入焦头烂额的内部纷扰之中,问题似乎又重新模糊起来了。究竟四个多月前台湾选民是不是投错了人?经济选民的倾力相挺是否选错了边?对此,只有将前因后果梳理清楚才能得出一个公允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2013年,台湾经济总体表现为:“经济衰、民生闷,改革难、亮点少”。增长乏力,连续两年低于2%;产业转型困难,除旅游等少数产业外,整体表现欠佳,尤其是电子、石化等重要产业表现不如预期;民生问题突出,工资停滞成为最大挑战;经济改革进展缓慢,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亮点少,仅在涉外经济合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最大亮点是两岸经贸合作热仍在持续全面发展,并取得多项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5.
兰沁 《台声》2002,(8):1-1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三通”再度成为两岸热点话题。台湾在野党及工商界多个“三通”经贸团相继参访大陆,掀起了又一轮推动两岸“三通”的热潮。7月5日,钱其琛副总理在会见台湾两个访问团时表示,“只要把‘三通’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尽早可以实施,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钱副总理充满善意、诚意和务实的讲话,得到了岛内工商界和舆论界的热烈响应。令人遗憾的是,7月7日台湾当局领导人的回应却说,如果将两岸“三通”看成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就是预设前提、条件、泛政治化,是不可以的”。再次拒绝了大陆…  相似文献   

6.
张华 《两岸关系》2012,(4):8-10,3
自2008年民进党政权终结、马英九上台以来的四年时间里,有关两岸关系发展的台湾主流民意发生了积极转变,形成了一股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浩荡潮流;长期对两岸交流持负面态度的台湾南部民众也越来越多地搭乘两岸和平发展快车;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知与了解渐趋客观,评价渐趋友善。  相似文献   

7.
单声 《统一论坛》2012,(1):21-21
台湾大选结束,马英九获得连任,从得票数我们不难看出台湾的民意,台湾老百姓祈望的是和平发展、是乐业的环境与和平安定的生活。民进党的失败正是败在他们的两岸政策上,既不认同“九二共识”,又对“台湾意识”和“台湾共识”讲不出所以然来。  相似文献   

8.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宣布将在年底完成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7月28日,马英九表示,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会对台湾经济造成重大冲击,台湾没有再对立恶斗的空间,也没有蹉跎犹豫的时间。原本,祖国大陆和台湾2013年签署了《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占领先机。但是在2014年3月和4月,一些台湾大学生和公民团体以“反黑箱服贸”为口号,  相似文献   

9.
战后台湾的对外经贸关系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其间台湾的区域经济功能和地位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新世纪前后,在全球化、区域化浪潮冲击下,在台湾当局限制性两岸经贸政策的制约下,台湾区域经济地位面临边缘化的挑战。为此,陈水扁当局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建设台湾成为亚太区域乃至全球经济中心的目标策略。然而,离开两岸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支撑,所谓的“中心”不过是“空中楼阁”,将难以消除台湾沦为亚太区域经济“飞地”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李立 《黄埔》2011,(3):17-21
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经贸考察团赴台进行为期6天的参访,并首次跨过浊水溪,实现了两岸两会交流的正常化。台湾政坛世代交替成形,其结果势将影响岛内政局走向和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海协会经贸考察团赴台参访实现两岸两会交流正常化2月23日至28日,应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的邀请,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经贸考察团在台湾进行了为期6天的参访。这是两岸两会恢复制度化协商后,海协会会长首次率团赴台进行交流活动,实现了两会交流的正常化。此前,陈云林曾三次率团赴台,目的都是为了  相似文献   

11.
柳英 《台声》2010,(2):22-23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岛内各界对此反应强烈。近几年,东亚地区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的区域经济整合迅速展开,而在这一整合过程中,台湾正逐渐被边缘化。这种情况下,只有尽快和大陆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加速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依托大陆提高台湾产业竞争力,才能有效避免被边缘化危机,走出经济困境。  相似文献   

12.
台湾经济“全球布局战略”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经济“全球布局战略”就其经济向度而言有积极的一面 ,但由于台湾当局在两岸经贸关系上掺加过多政治考量 ,致使台湾经济“全球布局”和“两岸经济一体化”由本源的一致性趋向现实的对立化。从国际政治经济学、地缘经济学理论考察 ,台湾经济“全球布局战略”具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和政治“劣根性”。台湾经济要真正实现“全球布局” ,就必须顺应市场规律 ,务实地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台湾当局与中国大陆签订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意愿强烈,大陆也积极推动此项议题。那么,签订ECFA对台湾经济到底有何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宸 《台声》2001,(5):4-5
3月 30日,《台声》杂志社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专家顾问座谈会,席间,首批赴台驻点采访归来的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介绍了在台湾驻点采访一个月的感受。   范丽青说,作为大陆第一批赴台驻点记者,我们 2月 8日到台湾, 3月 11日离开,在台湾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对台湾老百姓的生活情况、他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和台湾社会焦点等进行了报道。我们采访了台湾“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财政部”、“经济部”等部门的记者会,也接触了民进党、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主要党派,参加了他们的记者会。虽然台湾当局规定大陆记者驻点采访只…  相似文献   

15.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12):32-35
国民党每年年底都要拟订通过下年度的“中心任务”,作为全党编订工作计划的依据。而近年来国民党“中心任务”中有关两岸政策的陈述,都是“以国统纲领与九二共识作为最高指导依据,并据此原则推动两岸交流”。但是,国民党在中常会决议通过明年的中心任务时,在两岸政策部分,竟删除了“九二共识”等文字,引发蓝营内部前所未见的强烈反弹。  相似文献   

16.
戴澄东 《黄埔》2012,(2):11-12
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争取领导人的选举,在熙熙攘攘的声浪中,以马英九先生赢了,获得连任而结束。这次选举国民党之所以能够获胜,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岸政策获得大多数台湾民众认同。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这一协议也是大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惠台措施.随着这一协议及其早期收获清单的逐渐落实,台湾经济将因此摆脱孤立,加入到亚洲区域经济整合进程中来.这一协议的落实,将大大提升台湾经济的竞争力,提升台湾在亚太经贸关系中的地位,有助于把台湾打造成亚洲经贸枢纽,为台湾经济发展带来一个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金奕 《两岸关系》2013,(2):23-25
2012年初,国民党赢得"二合一"选举,取得开门红,台湾民众对其充满期待。但由于国际经济大环境以及自身种种原因,其声势开高走低,推出的一系列拼经济措施和社会改革政策,不但成效有限,还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弹,2012年成为国民党充满挫折的一年。国民党奉行积极稳健的两岸政策,成为全年政绩中的少数亮点,也让两岸关系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刘红 《统一论坛》2013,(1):11-14
过去的一年,台湾政局不平静。马英九连任成功,国民党掌握了岛内政局发展的主导权,但亦面临批评之声不断、执政成绩不明显、改革措施不力等诸多困境。民进党逐步走出败选阴霾,展现了最大在野党的雄厚实力,但重返执政仍面临诸多结构性挑战。岛内政党格局仍然呈现国、民两党对决状态,第三势力发展不易。  相似文献   

20.
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及其对台湾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风暴的肆虐和中国-东盟"10+1"相关协议的生效,台湾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为实现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尽快建立规范化、稳定化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是大陆和台湾当局形成的基本共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和平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六点意见,明确倡导两岸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在台湾社会,基于政治化的因素对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还有很多障碍,但是,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是攸关台湾经济发展前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