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易靖茗 《台声》2013,(12):90-93
深圳卫视驻京高级记者罗垠与我们是同行,他跑涉台新闻也跑得较多,有时参加一些新闻采访活动我们经常会碰到,但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对他没有更深的了解。偶然在一次采访活动中,与其他同行们说起两岸婚姻,大家说罗垠娶了一位漂亮的台湾姑娘,我们惊喜不已,想着一定要约他好好分享一下他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马康庄 《台声》2006,(5):29-29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团赴大陆参加第一届“两岸经贸论坛”。去年的连战大陆行引起国际瞩目,各方都誉之为两岸的“破冰之旅”,尤其是美国方面一再向台湾当局表示,这是个正面有益的发展方向。连主席也从大陆带回来善意响应和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两岸直航包机正常化、台湾水果销行大陆,熊猫来台湾等等。一年了,所有的议题?都遭到台湾当局以不同的理由——挡住,或完全不作响应,不为所动,两岸关系还在原地踏步。就在连战一行人出发之前,“陆委会”主任吴钊燮发表谈话,宣布有关两岸包机及大陆人士来台观光事宜,希望大陆能在6个月内和台湾完成协…  相似文献   

3.
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建立互信是两岸关系的核心。由于社会基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因此从社会基础人手是探讨两岸互信问题的关键。社会学中的社会生成原理对信任问题具有独到的分析视角,可为两岸互信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例如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意涵、机制与路径等。首先,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是一个具有自我增强效应的持续过程,它需要相关社会条件的创造;其次,两岸互信的生成机制有其内在的规律,与社会规范、社会情绪以及社会网络等因素密切相关;最后,基于上述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意涵和机制,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路径主要包括两岸积极、主动的信任教育,两岸社会制度的相互调适和两岸合作治理等。总之,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既需要相应社会条件的造就,也需要两岸双方的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4.
《两岸关系》2010,(5):35-36
4月28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由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范丽青主持。台湾各界向青海玉树灾区意向捐款总额超6600万此次发布会上,范丽青首先介绍台湾各界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提供捐助和协助救援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讹截至4月27日,台湾各界同胞通过多种途径向青海玉树灾区意向捐款总额超过660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沐泽 《台声》2009,(3):34-35
人们常说中国只有一个故宫,可是故宫博物院却有两个,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宝岛台湾。故宫里珍藏的国宝,却分别收藏在北京和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65万件传世珍宝,13亿大陆同胞60年来无缘相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两岸族台胞的现状,指出其参与营造的两岸生活圈在两岸间织造了绵密的社会连带网络,有助于两岸民间社会的联结、沟通及互信的建立、深化.重点在吸收西方社会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本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中国人的我们的观念,探讨两岸族在社会身份定位上的特殊之处,特别指出其不是自外于大陆人和台湾人.而是在其间生成既有差异对比又有联结沟通功能的中间群体,是在重叠的认同中将两者都视为自己人,这有助于两岸民众在日常交往的点点滴滴中汇流成血脉相连、荣辱与共、互信互赖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台湾有关两岸新闻交流的政策法规从制定立场到整体面貌,均蕴含着政治过滤的原则。在法规文本中体现为政治防范、资格审查、数量限制、政治立意等多重话语特征。这些法规一方面给予两岸新闻交流以法律保障,同时这些限定性特征也是导致两岸新闻交流失衡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为未来两岸新闻交流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2010年10月初,一张网友绘制的“血房地图”出现在互联网上,地图把媒体报道过的发生过暴力拆迁的地方都标注了出来。点击标签,就会出现对该起暴力拆迁事件的描述,网友也可以自主在地图上添加新的标注.  相似文献   

9.
李立 《黄埔》2009,(3):48-51
震惊两岸的“千岛湖事件” 1994年3月31日,24位台湾旅客乘坐“海瑞号”在抵千岛湖观光时,与6名大陆船员及2名大陆导游共32人在船舱内被歹徒烧死,这就是震惊两岸的“千岛湖事件”。  相似文献   

10.
日本福岛电站核泄露事件不仅触发了全球范围内对核电安全性能的反思,也凸显了海峡两岸之间加强核电安全合作的必要性.为此,两岸两会及时签署了《海峡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标志着海峡两岸在核电安全领域双向合作的正式起步,也为未来两岸核电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制度框架和组织支撑.鉴于核电议题的敏感性,当前两岸核电产业的进一步合作不但缺少充裕的外部环境,也缺乏必要的内部法律与政策空间.面对有识之士在两岸核电合作问题上更高的期待,应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民间层面技术先行,逐步突破两岸政治乃至民众互信的瓶颈,从而为未来两岸核电合作的深化提供原动力.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4,(3):3-3
<正>近日,点击网络,"两岸一家亲"出频度直超"马上"。原由,"习连会",习总书记不仅强调"两岸一家亲"理念,还设家宴款待连战伉俪,习连同为陕西老乡,吃肉夹馍,讲家乡话,气氛热络,相谈甚欢,习用亲情、乡情、友情向连及台湾人民发出最友善的声音。原由,"两岸一家亲"为不争之史实,从南宋泉州人定居澎湖,到明末闽南人、广东客家人、福建客家人大量进台湾,再到雍正、乾隆、20世纪初更多汉人涌入,台湾与大陆同胞同根同源,血脉相通,他们都是我们的先人,祭拜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12.
周东华 《台声》2011,(6):23-23
5月8日,已举行七届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首次将两岸青年交流作为会议主题之一,代表中也因而多了不少青春洋溢的面孔。记者也了解到,20多名台湾青年代表中,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参与这一两岸交流对话盛会的“85后”。  相似文献   

13.
两岸社会融合的核心在于认同.长期以来,两岸不但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制度上存在重大差异,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也相当明显,两岸按照各自的运转逻辑,分别发展出适合自身特色的社会发展模式.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两岸在人员、物质、技术及信息等领域的流通加速,两岸民间社会的融合进程也不断加强,建构一个具有鲜明两岸特色的两岸民间社会融合模式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借用跨境主义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在分析两岸社会融合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就两岸社会融合的困境、特征以及基本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两岸人员往来不断密集、交流渠道不断通畅的态势,客观上为两岸社会融合创造了重要条件,也为两岸社会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岸社会一体化进程已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两岸社会一体化虽然是历史趋势,但两岸社会一体化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冲击和影响.我们要站在促进国家最终统一的历史高度,对两岸社会一体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努力规划好两岸社会一体化的路径,尽量避免两岸一体化进程对两岸社会的稳定造成冲击.因此,我们要洞察先机,未雨绸缪,对两岸一体化的进程善加引导,兴利除弊,从而有力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两岸社会统合趋势下台湾民众政治认同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两岸社会统合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朗。然而,在此过程中台湾民众政治认同走向却呈现复杂的变化。考察台湾民众政治认同的转变,可以从更大的范围入手。除了在政治层面透析台湾民众政治认同转变之外,也应在社会层面洞察影响台湾民众政治认同转变的社会心理背景。同时,透过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乃至心理的分析视角,全面把握台湾民众政治认同转变的多维脉络,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作为解决台湾民众政治认同问题的必由之路,除了在政治层面着手之外,也应从社会心理的发生机制出发,通过调动社会、文化、历史层面的各种积极要素的全方位支持,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3月30日上午,国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范丽青就两岸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5月举行范丽青说,经同共两党有关方面协商,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将于今年5月6日至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深化两岸合作,共创双赢前景”,  相似文献   

17.
吴洋  江梅 《台声》2013,(11):59-61
巍巍井冈,秋景美不胜收;两岸媒体,携手共谋发展。10月16日至18日,以“携手合作共筑梦想”为主题,以深入探讨“两岸媒体如何融合中华文化,实现互惠互通,强化合作共赢,实现美好梦想”为主旨的海峡媒体井冈山峰会在井冈山隆重举行。大陆15家中央和省级媒体的负责人,以及来自台湾“中央社”、《中国时报》、《联合报》、《旺报》、中天电视台等16家主流媒体的负责人和记者出席峰会。  相似文献   

18.
王亮 《两岸关系》2012,(5):37-38
4月25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范丽青回答了记者提问。积极稳妥推动金融市场开放后续协商自2009年4月26日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签署以来,两岸金融监管机构积极落实协议,两岸金融合作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王亮 《两岸关系》2012,(4):28-28
(国台办2012年4月11日新闻发布会摘要)4月11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范丽青回答了记者提问。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人数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第二批开放赴台个人游的试点城市包括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福州和深圳,开放的城市是经过两岸协商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王亮  丁宇 《两岸关系》2011,(6):54-55
历经4年改扩建,中国国家博物馆于今年4月1日重新向公众开放。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19.19万平方米,硬件设施和功能为世界一流。馆内藏品数量100余万件,展厅数量达49个,设有“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同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数十个艺术门类展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