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突显和我国“双碳”目标战略的提出,对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尽管取得不小进步,仍面临以下问题:大众对于绿色创新理念的认知薄弱,农业产业链狭小且脆弱,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仍需完善,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仍不充分。因此,创新农业绿色发展路径,需要多措并举,强化战略思维、培育新型主体、打造绿色低碳全产业链、构建农业绿色发展的标准化设计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绿色先行区和强化科学技术创新等。  相似文献   

2.
在相对平稳缓和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危机对世界农业经济的影响仍将是全面的、深刻的、持续的,也为新农业革命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农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根据构建的评价模型,对山东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基本实现阶段,但在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生态现代化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由此,从加速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角度给出了推动山东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9,(11)
宋希庠,民国时期重要的农学家,毕生致力于振兴农业,拯救农民于水火之中。在他的《中国历代劝农考》《农垦》以及《农村经济》等著作中,无不体现着他重视农业生产、关心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的农业思想。宋希庠的农业思想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农业思想的一个缩影,了解其农业思想对于了解民国时期的历史和今天发展现代农业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农业保险经过了一个时断时续的发展过程,虽自2004年开始,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但现状仍不容乐观:农业保险承保率低、赔付率高、体系不健全.鉴于中国农业生产的低技术水平、高风险、低收益等特征,建立政府主导型农业保险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喜读《瞭望》34期刊登的《农业保险仍处破冰期》一文,颇受启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涉农部门深入农村、关心农民、关心农业生产、农业保险,部门启动繁殖母猪保险和生猪保险工作,这是一件农民的喜事。  相似文献   

7.
刘振伟 《瞭望》2020,(18):12-13
我国农业仍处于爬坡阶段。这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国情,在乡村振兴法律制度建设中,不可把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估计过高,不可把农民的收入水平估计过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有机整体,三者统一,乡村振兴立法要系统思维、统筹考虑。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理论》2013,(33)
农业信息化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在中国各地区农村不断得以应用,但是其信息化发展水平仍处于比较落后阶段。因此,深入开展农业信息化发展与管理研究,明确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所处的位置及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解决农业市场化的问题,订单农业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伴随各地对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探索,订单农业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产品走向市场的实践中。由于农业的弱势地位以及我国农业市场化仍处于探索阶段等原因,政府在实施订单农业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刊记者从山东、海南发回的两则报道,介绍了当地政府在促进订单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保险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农业保险自1982年恢复试办以来,全国共试办了100多个险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但与其他险种比较仍还处于小规模试办阶段.客观上仍不能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步调和格局.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17,(7)
<正>大数据、物联网、电商等互联网技术是驱动农业产业链实现全新变革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农业信息化平台发展迅速,农产品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未来互联网将显著改造传统农业产业链,互联网与农业加速融合后的发展前景十分美好。当然,良好的态势绝非意味着胜势,目前"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步步创新领跑中国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在全国农业界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农业看山东”。90年代初,山东农业便在全国叫响,进入新世纪后,山东农业仍一路高歌猛进,继续保持领先的势头,并不断有新思路新亮点闪现。山东农业“大”,多种农产品产量均为全国冠军;山东农业“强”,农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1990年,我国粮食生产大获丰收,农业生产形势喜人,这是近几年来全党上下重视农业的结果。在新的一年里,我国农业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我们切不可因去年的丰收而产生盲目乐观的思想。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农业继续“升温”,采取切实的措施,保持这几年得之不易的农业生产发展的好势头,争取农业生产再登上一个新台阶。这里发表的一些去年农业成绩较好的省、地、市、县的想法和打算,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4.
泗阳位于苏北黄淮平原,去年在遭受20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仍取得大丰收,总产达46080亿公斤:棉花总产7832吨,比1989年增加1422吨,增长22.2%,扭转了自1985年以来连年滑坡的被动局面,增幅居全省各县之首。林牧渔业总产值1.75亿元,比1989年增长16.3%。 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我县近年来进行的农业综合开发密不可分。去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被江苏省评为先进单位。最近,江苏省在泗阳县召开农业综合开发现场会,推广我县的经验。1991年,为保证农业再上新台阶,我们仍将着力于农业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总抓手和主旋律。改革仍是激活主体、激活市场、激活要素的关键所在。要准确把握农村改革方向,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创新农业体制机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强国梦,完成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张红宇 《瞭望》2020,(7):56-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改革仍是激活主体、激活市场,激活要素的关键所在。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激活土地、人力等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深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强国梦,完成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力布局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关于农产品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基于第一产业和农业的地理分布格局演变历程,本文提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存在粮食总量保持稳定,但是未来存在安全隐患;农产品生产聚集程度总体较高,但是仍有进一步提高空间;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农产品市场价格较高且有上涨趋势,需要稳定其价格等四个特征。指出未来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应该遵循总量安全原则、比较优势原则、规模经济原则、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翻番”问题与基本国情矛盾 新中国五十多年,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农业主产品供需基本可以保证总量平衡,大多数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在人口增长翻番、人均耕地面积相应减少了一半的情况下,仍实现了粮食产量翻番:分别从1949年的410亿斤/4.5亿人,增加到近年来的1万亿斤/12.6亿人。 然而,另一方面,近年来农业的不断大丰收导致了农产品的销售困难,种植业从过去所说的低效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妇女和男性劳动力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主体力量.特别是在我国农业女性化趋势仍可能加剧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西部地区以农业为主的背景下,农村妇女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作用的发挥,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培养新型女农民,是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着人口超重负荷、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可投入资源尤其是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刚性约束 ,使得技术进步日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 ,我国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尚弱 ,传统农业技术仍以 5 0 %以上的份额支撑着农业生产 ,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只有4 %左右。农业科技贡献率 (农业科技进步率除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 )距世界先进水平还差 2 0个百分点以上 ,并且提高缓慢 ,“八五”期间甚至出现下滑现象 ,“九五”期间虽有恢复 ,但状况仍不容乐观 ,如何提高我国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