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1974年以来,苏联学术界围绕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性质问题,展开了讨论。1978年6月,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拉丁美洲》杂志编辑部召开讨论会,苏联本国有关研究人员以及阿根廷和哥伦比亚的一些学者参加了讨论。在讨论中有四种观点:第一,认为拉丁美洲国家是“依附性资本主义”(以苏联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克洛  相似文献   

2.
明确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历来是从事国际问题研究以及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极为重要的课题。近年来,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性质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我国从事拉丁美洲问题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以及社会科学界各方面人士,在六十年代初就开始积累资料、着手探讨拉丁美洲国家社会性质问题,最近又重新开展了这方面的学术活动。为了加强对拉丁美洲基本情况的研究,进一步活跃学术空气,本刊编辑部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决定从本期起开辟《关于拉丁美洲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专栏,通过笔谈的形式,开展对拉丁美洲国家社会性质以及有关问题的讨论。欢迎广大读者和研究工作者踊跃投稿,本刊将陆续予以选登。来稿可以对当前拉丁美洲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考察,也可以就一个国家或未独立地区的情况发表看法;可以由作者搜集资料撰写文章,也可以对国外讨论拉丁美洲国家社会性质的论著加以评介。稿件要求从实际出发,有理有据。为配合这次讨论,本刊曾介绍过某些国外学者对拉丁美洲社会性质的看法;上一期比较集中地介绍了苏联学者的观点,同时发表了评论这些观点的文章。今后还要继续介绍美国、拉丁美洲以及其他国家学者的各种论述,并发表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希望读者支持我们把这一讨论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3.
目前,拉丁美洲有三十个国家和十三个分属英、美、法、荷等国的殖民地。由于各国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所以在讨论它们的社会性质问题时,应当通过国别的研究弄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与特点,不能笼统一刀切。但是,拉丁美洲作为政治地理上的一个整体,具有历史上形成的许多共同性,在这个基础上,有必要也有可能对各国进行综合考察,以揭示整个地区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4.
应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维·沃尔斯基的邀请,1990年5月下旬至6月初拉丁美洲研究所徐世澄和曹琳同志访问了苏联,较详细地考察和了解了苏联的拉丁美洲研究机构和研究情况。苏联对拉丁美洲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此以前,苏联学者主要是介绍和研究拉美文学作品。50年代开始研究拉美的历史和民族,当时的重要专著有克诺洛佐夫撰写的《1929  相似文献   

5.
谈对拉丁美洲国家社会性质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们常说研究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不要从概念出发,这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概念的确切含义。任何科学思维和讨论,都会运用和涉及到许多概念,也会提出一定的新概念。如果人们对科学概念理解不一,那就很难开展正常的讨论。我读了一些关于拉丁美洲国家社会性质的讨论文章,觉得有的文章无意中把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为适应它同拉丁美洲国家恢复或扩大多边关系的需要,加强了对拉美问题的研究。到五十年代初,拉美问题研究开始成为苏联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拉美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不断增强和苏联同拉美国家关系的迅速发展,苏联日益重视对拉美问题的研究。一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对拉美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十月革命胜利后,随着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范围内,拉丁美洲是战后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三世界中处于领先地位,1974-1975年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不曾打断拉美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1970-1974年十九个主要拉美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 2%,1975年虽降至3. 8%,而1976-1980年五年中最低年增长率也有4. 8%、最高达到6. 5%。然而,最近这两年,拉美国家竟出现了“近四十年来最低的经济增长率”,整个地区的经济陷入了“近五十年来最深刻的危机”。这个变化是如此之大而突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雄踞世界70余年的苏联于20世纪末剧变、解体,成为中国学术界对苏-俄研究的一个新热点。现时我国学术界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没有突破研究方法、思路上的传统定式,因此用新理念、新方法探讨苏联剧变的研究成果十分少见,致使现今苏联解体原因研究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9.
拉丁美洲、美国和西方学术界在探讨不发达与拉丁美洲发展道路问题的过程中,对拉丁美洲的社会性质进行了一些分析。其中,研究拉丁美洲问题的学者安德烈·冈德·弗兰克认为,拉丁美洲从十六世纪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时开始,就一直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个论点,在学术讨论和书刊中常被提及,并且引起了争论。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性质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革命性质、任务和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是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的依据。明确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历来是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重大课题。为了促进对拉丁美洲国家社会性质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本刊编辑部在有关方面和拉丁美洲问题研究工作者的积极支持下,从1980年新8期(总第5期)开始,开辟了《关于拉丁美洲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专栏,  相似文献   

11.
1977年,莫斯科首次向秘鲁提供了重要军事武器——SU22战斗轰炸机。古巴在国外驻有两万一千八百五十名军事技术人员(计阿尔及利亚十五名,安哥拉一万九千名,南撒哈拉两千三百二十五名,拉丁美洲十名,伊拉克一百五十名,南也门三百五十名)。古巴在安哥拉的队伍几乎增加了一倍,他们除从事平常的顾问工作外,很多人都直接卷入了支援战斗的军事行动。其他人员在被调到别处以前也在安哥拉工作。例如,1977年年底以前,有一千名古巴人被调到埃塞俄比亚,以对付在欧加登的索马里  相似文献   

12.
现代拉丁美洲资产阶级的结构和社会政治面貌是这个地区资本主义长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结果。今天,资产阶级的范围业已扩大、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多样,它不仅包括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而且还包括现代国家的官僚、享有特权的高级知识分子阶层和军队上层的代表等等。若对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13.
1917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低谷。随着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发展与崛起,再次激发了学者研究十月革命史的热情。  相似文献   

14.
拉丁美洲当代史的开端问题——兼论历史分期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研究拉丁美洲当代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根据什么标准区分当今这个时代与已往那个时代之间质的差异;如何科学地划定二者的分界线。本文试图对此提出一些初步看法,就正于读者。研究历史分期的标准,是解决本课题的理论前提。为统一认识,我们先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者的第一部当代拉丁美洲史著《拉丁美洲史稿》第3卷评介陆国俊,金计初由多年从事拉丁美洲史研究的李春辉教授和中国拉丁美洲研究所专家们共同编写的《拉丁美洲史稿》第3卷(前两卷已于1983年出版)于199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中国拉美史学界的盛事。...  相似文献   

16.
从斯大林功过看苏联兴亡——评《苏联兴亡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对斯大林功过的评价要与时俱进要考察苏联兴亡的历史进程、总结苏联兴亡的历史经验 ,首先就要探究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历届党政首脑的理论、路线、体制和实践的演变问题 ,尤其是涉及对斯大林功过的评价问题。因为斯大林执政时间最长 ,而且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主要是在斯大林执政的 3 0年间( 1 92 3~ 1 95 3年 )建成并且得到巩固的 ,随后 3 0多年苏联斯大林模式没有发生什么大变化。如果我们肯定斯大林是“功大于过”,那么就要肯定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基本上是成功的、优秀的 ,尽管难免还有一些弊端 ,那只要经过小修小补就能更加显示优…  相似文献   

17.
1991年苏联剧变以后,我国学者对苏联剧变原因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研究大多是从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民族关系等视角展开,内容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以及民族学等领域,但这些研究就整体而言,不同程度地缺乏社会学的视角,在社会阶层和社会结构层面上对苏联剧变的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18.
许多俄罗斯学者在自己的著作中对促使中国人前往俄罗斯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归纳起来有地理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政治因素四个方面。有的俄罗斯学者对于中国移民问题仍旧老调重弹,妖魔化或者误解中国政府有关政策,但是也看到一些学者对此问题有着较为公正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世界经济中心正从大西洋地区转向太平洋地区,太平洋经济区或称环太平洋经济圈正在形成。地理上属于太平洋盆地的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拉丁美洲有11个国家。然而,时至今日,在“大多数经济文献中,这个经济区域只是美国和加拿大的西海岸、  相似文献   

20.
朝核问题是中国外交在东北亚面临的重大挑战,该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重大战略利益。关于朝核问题久拖未决的原因,中国学术界看法不一,总结起来分为四种观点:合作失败说、朝鲜自身责任说、美国责任说、中国责任说。围绕中国如何对待朝鲜,学界也分为三种观点:有限度支持、朝鲜优先、与朝鲜切割。中国学者对于朝核问题的争论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去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国家利益、进一步融入国际体系的中国、日益加剧的中美安全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