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时,共产国际派代表指导并出席了会议,他们将中共一大文件带回了苏联,保存在共产国际的档案库里。195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访问莫斯科,要求苏共中央把原共产国际有关中共的档案交还中共。苏共答应交还一部分。于是,杨尚昆从莫斯科带回了几箱档案。这批档案作为党内的重要机密,保存在中央档案馆。专家们在查阅这批档案时,并没有看到中共一大文  相似文献   

2.
周勇 《党的建设》2011,(6):62-62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之时,共产国际派代表指导并出席了会议,他们将中共“一大”文件带回了苏联,保存在共产国际的档案库里。195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访问莫斯科,要求苏共中央把原共产国际有关中共的档案交还中共。苏共经过仔细研究,答应交还一部分。于是,杨尚昆从莫斯科带回了几箱档案。这批档案作为党内的重要机密,保存在中央档案馆。  相似文献   

3.
1922-1924年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要求团员统一填写团员调查表。1956年,中央档案馆从苏联接收了一批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档案。在这批珍贵档案中,就包括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档案,团员调查表亦在其中。苏联档案部门将这些团员调查表集中立卷,按姓氏为序排列,装订成册,并在调查表上加盖标有俄文“共产国际档案”字样的蓝色长方形专用章。  相似文献   

4.
李亮 《中共党史研究》2012,(6):119-121,125
1935年,为了向中共中央传达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的《八一宣言》的精神,并恢复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电讯联系,共产国际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派代表团成员、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林育英(化名张浩),让其装扮成商人,由莫斯科取道蒙古归国。  相似文献   

5.
中东路事件中共产国际的策略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向斌 《理论学刊》2003,2(3):104-108
由于共产国际建立的特殊性,联共(布)始终执其牛耳.在初期它还能和各国共产党平等地讨论问题,列宁逝世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面对世界革命利益和苏联国家利益的矛盾,共产国际往往维护苏联国家利益,结果给兄弟党的革命造成负面影响.共产国际在中东路事件中采取的策略就是以苏联国家利益为核心的表征,它一方面加速了中共党内持不同政见者同中共中央的分裂,另一方面导致中共中央第二次"左"倾冒险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1935年,陈云参加遵义会议后, 受中共中央的重托,到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情况,随即留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 1936年12月初,中共中央向代  相似文献   

7.
1938年8月初,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指示:"中共中央内部应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王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应争当领袖".季米特洛夫的这一指示实际上表明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中共领袖人选的态度.那么,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为什么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为中共领袖,而放弃曾经一度看好的王明呢?  相似文献   

8.
在俄罗斯最近公布的档案中有一封信,即1925年1月26日瞿秋白致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的信①,其中谈及中共"四大"解决了党内意见分歧--陈独秀、蔡和森为代表的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瞿秋白之间产生的矛盾,分析这封信的内容,有助于了解中共四大前后党内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共产党早期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和共产国际及苏共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前,周恩来长期作为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三次前往苏联,参加相关会议及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等。在三次赴苏期间,他无论是对中共六大的召开还是和共产国际及苏共交流联络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1928年5月至10月:第一次赴苏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因国内白色恐怖严重,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举行。5月初,周恩来化装成商人,历尽艰辛,前往  相似文献   

10.
张浩(林育英)1887年出生于湖北黄岗林氏家族。黄岗林氏家族的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和林彪(林育蓉)是中国现代史上不同寻常的人物。林育南与恽代英齐名,曾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委兼秘书长、湖北省委代理书记。1922年,张浩经恽代英与林育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中共上海沪西区区委书记、中共满洲省委书记。1930年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张浩当选中央候补委员。1932年初,任全国总工会常委兼海员工会总书记。1933年1月,中共中央派他担任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和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在莫斯…  相似文献   

11.
王若飞(1896-1946年)贵州省安顺县人,1922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在苏联学习,1925年先后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1928年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31年以中共西北特委书记的身份,到绥远考察和指导党的工作,11月在包头被捕。反动当局得到他是共产党员的证据,王若飞以共产党人的公开身份,领导狱中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与敌人进行了气壮山河  相似文献   

12.
正共产国际从1930年9月起,先后向中共派出3位军事顾问,他们是共产国际远东局驻上海"三人军事小组"组长盖利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军事代表、远东局驻中共军事总顾问曼弗雷德·施特恩,共产国际远东局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奥托·布劳恩(李德)。这3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派到中共来的?他们在指导中共军事斗争方面做了什么事情?对他们的工作做何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俄罗斯最近公布的档案中有一封信,即1925年1月26日瞿秋白致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的信①,其中谈及中共“四大”解决了党内意见分歧——陈独秀、蔡和森为代表的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瞿秋白之间产生的矛盾,分析这封信的内容,有助于了解中共四大前后党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以往,对中共七大的研究是非常不够的,尤其是由于资料的缺乏,对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共七大关系问题,更是少有论及。本文试根据所能看到的档案材料,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析。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正式决定准备召开七大中共七大从提出到酝酿和准备召开,有着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决定召开七大,并随时将七大准备工作的相关事宜向共产国际报告和请示。共产国际也十分重视和关…  相似文献   

15.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43年共产国际的解散,共产国际和苏联对延安的中共领导下的抗战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援助,对帮助中共渡过难关、成长壮大、发展势力,从而最终打败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是否有利于苏联利益是此期间共产国际和苏联对中共援助的重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史学界历来有一种共识: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会议上,由于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支持王明等宗派小集团上台,瞿秋白被逐出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一直到1934年初瞿秋白离开上海之前,他一直未担任党内任何职务,因为王明等人根本不可能给瞿秋白“东山再起”的机会。现根据俄罗斯有关“解密”档案透露,与以上的情况有所不同,瞿秋白曾有直接参加党内工作的机会,而且还有新的工作岗位,当征求他的意见时,但被他“谢绝”。瞿秋白曾被任命为中央苏区中央局9人委员之一。1931年2月10日在上海的时任共产国际远东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组领导人盖利斯写信给别尔津…  相似文献   

17.
在莫斯科保存的共产国际档案中,有一些关于福建事变的历史文件,主要是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驻上海)与共产国际执委会之间及远东局与中共中央之间往来的电报,以及潘汉年在共产国际会议上关于福建事变的发言、李德向共产国际提交的关于福建事变的调查材料等。这些文件对于了解福建事变的内情和研究共产国际和中共应对福建事变的方针和策略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下面选译其中10份文件,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出于国际主义和维护自身战略安全的双重目的,通过共产国际向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财政援助.1931至1937年局部抗战期间,苏联通过共产国际在上海的分支机构,向中共中央提供了161万美元和210万卢布的资金;而在1937至1945年全面抗战期间,苏联和共产国际通过汇款、委托专人转交等方式,向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9.
张泓 《党史纵横》2005,(8):33-3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坚持东北抗日战争中,曾经同苏联远东军建立了地区性的合作关系。这种军事合作关系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夺取全东北最后胜利的条件之一。但是,东北抗联同远东军合作是在不断的与他们的某些错误做法抗争,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39年以前抗联同远东军的关系1932年以前,中共中央对满洲省委的领导是在上海实施的。中共中央由上海迁入苏区后,满洲省委同上海中央局保持着联系。1934年上海中央局遭到破坏,东北党的工作便由中共中央驻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团直接负责领导。由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中共满洲…  相似文献   

20.
苏联史学界曾一再对1935年中共中央瓦窑堡政治局会议进行指责,说这次会议的决议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违背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这种指责是站不住脚的。中共瓦窑堡会议既充分体现了共产国际七大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总精神,又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从中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策略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