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别山红色文化是民主革命时期大别山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活动及其结果,其精神内核则是大别山红色文化的魂,可以概括为: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英勇顽强,敢打善战;甘于奉献,敢于牺牲;一心为民,军民团结;实事求是,善于创新。这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大别山精神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国胜 《党史天地》2007,(12):46-49
今年11月13日是黄麻起义8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一光荣的节日,笔者拟以大别山精神为主题,旨在通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的重要地位的概论、大别山精神内涵的阐释和大别山精神的历史意义的论析,挖掘大别山精神的存在意义,充实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增添党史教育的新篇章,提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大别山是中国革命的三大名山.这是由于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以巨大的流血牺牲,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历史地位,为建立新中国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所决定的.在大别山革命历史进程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与此联系在一起,他就是一代伟人——周恩来.他在大别山革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对大别山革命历史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峥嵘岁月六安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大别山北麓、安徽西部,俗称皖西。六安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安徽革命运动最重要的中心区域;是大别山革命斗争的重要策源地,也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六安地区马列主义传播早,党团组织建立早,党团骨干培养多,从党的成立到抗日战争前期,六安籍党员长期占全省党员总数的一  相似文献   

5.
大别山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区,是中国革命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区.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领导大别山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前仆后继的伟大斗争,创造了 28年红旗不倒的不朽传奇,用鲜血和生命锻造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21,(10)
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地区军民在28年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信仰、革命行动、革命品质的总和,既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也是历史演进、文化传承、实践创新的结果。厘清大别山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总结党带领人民在大别山地区奋斗的宝贵经验,并探寻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建设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正>邓子恢(1896-1972),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闽西是中国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区域,是中国革命在南方的重要战略支点。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中共闽西地方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8.
2019年9月16日,一直心系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新县考察瞻仰革命烈士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论断,肯定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丰功伟绩,赋予了大别山革命老区巨大的历史光荣和重大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大别山精神重要地位的强调,为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鄂豫皖革命史、学习弘扬大别山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精神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在战略上东视南京、西隔武汉、南扼长江、北控中原,是中国革命演绎威武雄壮历史活剧的大舞台.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领导大别山军民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用鲜血和生命锻造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相似文献   

10.
刘利 《学习月刊》2014,(20):87-88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和精神动力。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进行革命斗争的精神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继承和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不断赋予大别山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1.
正八一电影制片厂1957年拍摄完成的《五更寒》,是一部富有新意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描写解放战争初期我军主力暂时撤离后,大别山区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历尽艰险坚持斗争,终于度过黑暗迎接黎明。片中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矛盾冲突尖锐激烈,情节发展曲折跌宕,大胆直面革命斗争逆境与革命队伍分化,并触及"人性"、"人情"禁区,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亲历严酷斗争雄峙于鄂豫皖三省边界的大别山,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区域之一。早在1924年,这一带就开始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农民运动得到疾风骤雨般发展,并曾经配合北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了。70年来,它努力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加强自身建设,培养和造就了千千万万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创造了一整套加强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接连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使原来贫穷落后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当根据新的情  相似文献   

13.
回顾我们党80年的历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胜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都是同党的建设。的进一步密不可分的。在新世纪,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关键在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落实好、实践好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14,(13):F0002-F0002
正福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福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被认定为属于中央苏区范围的县(市、区)(下称中央苏区县)有41个(包括建议视同中央苏区考虑的安溪、南安、永春、德化),占  相似文献   

15.
图片新闻     
正蕲春北靠大别山,南临长江,版图面积2398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办和2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103万。蕲春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重要区域,是"长江经济带"和"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蕲春建县始于公元前201年,历为州、路、府所在地,以州领县长达1080年。近年来,蕲春围绕建设"中国健康产业示范县"和"黄冈统筹发展率先区"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人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出发点,是党领导与执政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党的领导和国家建设两个维度来凝聚人民,促进人民的团结,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民的重要法宝,人民政协是党创造人民联合与团结的重要形式;政治协商是党以民主的方式创造人民团结的重要机制。党的领导是党执政的前提,而党的领导只有在创造人民团结与联合中才能得到真正实现。这决定了以团结与民主为主题的人民政协对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增加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太行山,山山俯首迎忠骨;长江水、嘉陵水、黄河水、滹沱水,水水扬波拜英灵。"这句话是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将帅专题展里,关于徐向前戎马生涯的真实写照。作为徐向前革命生涯的重要"见证者",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和太行山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也凝聚了徐向前的一片深情。大别山是徐向前初显军事才能的"训练场"和孕育他与战友、伉俪的革命情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大别山区域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出的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红四方面军的创建红军三十一师创建,以柴山堡为中心豫鄂边革命根据地形成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相似文献   

19.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关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重要发展。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 ,是一个有机整体。对于这一新的理论概括 ,要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准确把握。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的领导地位 ,源于党在理论、纲领和组织上的先进性 ,源于中国近现代各种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源于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20.
大青山革命传统源于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斗争实践。大青山地区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其产生的政治基础,独具特色的民族工作和统战工作是其产生的重要条件.党的领导的正确是其产生的决定性条件,险恶的生存环境和抗日军民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是其产生的重要因素。大青山革命传统具有民族地区、艰苦地区、环境险恶和精神传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