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家庭是最重要的纽带。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们要"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树立良好的家教、培育良好的家风。朱  相似文献   

2.
<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家庭是最重要的纽带。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树立良好的家教、培育良好的家风。朱德在继承优良传统家教家训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培育良好的家风,为党员干部在家庭建设方面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提起开国十大元帅之首,人人皆知是朱德。可你是否知道,从1955年授衔开始,一直到朱德去世,整整21年间,他竟然一次都没有领过元帅的工资。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只要了解朱德一直以来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也就明白不肯拿元帅工资只不过是他的常规操作罢了。曾经因接见外宾的需要,工作人员准备为朱德做新衣服,他却说什么都不同意,认为把钱省下来支援国家建设更有价值和意义。平时,朱德穿的也都是旧衣服,床上的被褥和床单都是打着补丁用了多年的。  相似文献   

4.
朱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作为党和国家的伟大领袖,朱德不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伟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家风建设上也堪称典范。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朱德严于律己并严格要求亲属及身边同志,以身作则,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自奉勤俭,形成了立德树人、勤俭持家的红色家风。朱德红色家风思想的形成并不是空穴而来,而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土壤、外部环境及个人因素的交叉影响,才趋于成型。  相似文献   

5.
6.
有谁知道,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朱德总司令,在球场上也具有大将风度。 朱德热爱体育运动。抗日战争期间,尽管烽火漫天,反“扫荡”的斗争频繁激烈,工作和战斗都十分繁忙艰苦,但朱德对部队的体育活动仍然抓得很紧,他自己也带头参加。篮球比赛是战士们特别喜欢进行的一项极富挑战性与竞争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一到傍晚,部队就开始进行的比赛,鼓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使人感到抗日根据地里真是生机勃勃,充满着无限的革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家风     
正这篇文章让我思考与反省:女儿刚满3岁,老话说三岁看老。她经历了人生的第一个关键期。这三年,我给了她什么呢?以后,我要继续为她做什么?近两年看了一些儿童心理学书籍,赞同有的理念:创设合适的环境,引导孩子与环境互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身心发展的目的。什么是合适的环境呢?我想,在传统语境的表达中,应该就是我们所谓的家风了。中国人注重传承,家庭观念很重,在一个家里最宝贵的、最持久  相似文献   

8.
9.
朱德的孝道     
《湘潮》2017,(8)
正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孝"是中华民族传统家族美德的重要方面。在"孝"这方面,我们党内有数不清的模范,有数不清的事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就是其中的一个模范。1944年2月15日,朱德的生母钟太夫人病逝。3月,朱德得到消息,十分沉痛。康克清回忆道:"他  相似文献   

10.
爱玩球敢打敢拼朱德爱打篮球是出了名的。在陕北时,有一次中央军委机关组织篮球赛,朱德打前锋,他虽然是参赛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可是一打起球来,敢打敢拼,非常活跃。得球后,左拐右闪,三五步就到了篮架下,连连得分,不断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在争抢球的过程中,一个小伙子的手重  相似文献   

11.
张杰 《党史纵览》2006,(9):25-26
望远镜,在战争年代总是与军人联系在一起.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架跨越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由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指挥员使用,并在作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望远镜.它高10.2厘米、宽13厘米,放大倍数为8倍,为德国蔡司牌产品.它的拥有者是朱德.  相似文献   

12.
朱德的党证     
徐湘玲 《学习导报》2011,(14):40-41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的库房里保存着一份极为珍贵的档案——一本长10厘米、宽6.5厘米的小册子。册子的封面正中竖排印着“中国共产党党证”7个繁体大字,一枚刻有镰刀斧头标志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红色圆形印章端庄地盖在这几个字上,封面上方弧形印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下方横排印着编号“第001128号”。这就是78年前朱德的党证。  相似文献   

13.
何念选 《湘潮》2006,(2):56-56
《湖南日报》原名《新湖南报》,酝酿于1948年底,1949年三四月间,郭小川专程到北京胡乔木处,请他转请毛泽东为《新湖南报》题写报头。这一报头启用于1949年8月15日《新湖南报》第一期。13年之后,毛泽东又第二次为《新湖南报》题写报头。1964年7月29日,毛泽东提议《新湖南报》改为《湖南日报》,并题写了报头。10月1日,《新湖南报》改名为《湖南日报》。1960年7月,省委决定将理论刊物《学习导报》更名为《新湘评论》,请毛泽东题名,毛泽东欣然为《新湘评论》题写了刊名。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9月11日,长沙军管会接管湖南大学。1949年12月…  相似文献   

14.
朱德的帽徽     
胡平 《党建文汇》2014,(4):43-43
这张照片是在党的七大会议期间,徐肖冰抢拍的毛泽东与朱德的合影。当时朱德兼八路军总司令,戴着国民党军帽。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有一个时期这幅照片在发表的时候被修改过:把朱德帽子上国民党的帽徽修掉了。  相似文献   

15.
朱德的知己     
朱德的知己欧声光大致读书人凡知“朱德的扁担”,不知“朱德的知己”吧。然而,这个未上书的故事,在金堂县民间竟流传了三十五年之久!至今未衰过。三十五年前,一个冬春之交的早晨。天气乍暖还寒,雪花飘飘。一辆小车,从成都出来,穿过平原,进了金堂县赵镇的街道。绕...  相似文献   

16.
<正>董必武是参加过中共一大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为党和人民奋斗和奉献的一生中,从不自视特殊,始终铭记“革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以“新功未建愧高坐”为座右铭,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并以此严于律己,对亲属和身边人严格要求,树立了良好的家风。  相似文献   

17.
<正>罗荣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他一生忠诚于党和人民,致力于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功勋卓著,被誉为“政工巨匠”。在日常生活中,身为高级干部的罗荣桓以高度自律的作风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育子女和家人不搞特殊化,以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觉悟与修为,树立了优良的家风。  相似文献   

18.
朱德护树     
一九三七年至一九三八年十一月间,延安城内的凤凰山是中共中央领导人的住地。机关大门旁边有株小槐树不到几个月就长高、长粗了。一次,朱德散步时看到一位小通讯员往小槐树上拴  相似文献   

19.
家风的力量     
<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一个家庭或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就是家风。家风孕育了中华传统文化。从古代的《孔子家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近现代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爱国、仁义、孝老、慈幼、勤俭、立志、诚信,这些传统美德常常是以"家风"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  相似文献   

20.
张震的家风     
张震一家是个大家庭。他和夫人马龄松有四子一女。儿女都成家了,生有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一个外孙女。儿女大都在部队或军医院工作。这样一个十几口人的家,节假日里聚到一起就热闹了。然而,他们却很少见到老爹。张震将军公务实在太忙了,儿女和孙子、外孙们要见到他,也很难。但在八一建军节前后,父亲总要通知儿女们带着孙儿回家谈谈心,聊聊家常。每次谈得最多的是家史。高大魁梧,坐下去腰背挺直,站起来像一座铁塔似的张震,原名张祖寺,号建生、中天,1914年10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街新泉嘴头屋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