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德元帅不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位诗人,他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对中国特有的对联艺术尤有很高的造诣。本文收集了朱德撰写的部分对联,感情真挚,对仗工整,严格讲究平仄,堪称对联佳作。  相似文献   

2.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艺术形式.优秀的对联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的志向、胸襟和品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很多人能文能武、多才多艺,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对联.今天欣赏这些对联,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艺术熏陶.  相似文献   

3.
正写作,以诗意的创作构想,幻化生命中坚实恒久的幸福,于女性而言,是一件多么高雅而有意义的事情。——序早晨醒来,浏览QQ空间,看到一位曾经的同事,以前子校的老师写的一篇"说说"。因为这位老师是用繁体字书写,于是下面跟了很多帖,一些90后网友说他们有很多繁体字不认识……这位老师"说说"的大概内容是:回忆当年她的继父(系黄埔军校毕业)书写的一幅对联,因为其中一个字,父女俩便有了探讨和争论……我觉得她这篇"说说"写得蛮不错的。  相似文献   

4.
娜馥 《世纪桥》2003,(1):51-52
陈毅元帅不但是一位功勋卓著、威声远震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诗人,1977年出版有《陈毅诗词选集》。工诗善词是行家,撰联作对是高手 陈毅元帅还有些与人临场应对的对联,形式上看有如文人墨客之举,但实际上却是当时革命斗争所需,从中不仅可窥见一代儒将之文雅情操,而且可领略到其人裕如应变之才智风貌。他散逸于民间的联语及其高超的对联艺术,也为统一战线平添了佳话。  相似文献   

5.
楹联也称对联,是中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有位外国友人说,对联是中国特有的诗。古往今来,有多少优秀的楹联流传于世,也有些只有半联的“绝对”,没人能“珠联壁合”。流传于河北石家庄一带的“总统联”和“县长联”便是其生动的两则。  相似文献   

6.
黄炳麟 《唯实》2006,(10):63-63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一副对联.许多当代联语选本,乃至中学语文课本都选录了,不少文人雅士在书斋客厅也喜爱悬挂它,已经成为公认的对联精品.  相似文献   

7.
孟红 《党史博采》2011,(9):20-22
陈毅不但是身经百战和足智多谋的将军,而且还是一位博学多识、造诣很深、才华横溢的诗人,从他十分喜欢创作的对联之系列作品即可从中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心中装着老百姓,播撒阳光遍马岭",横批"咱们书记",这是庆阳县马岭镇群众送给镇党委书记李崇暄的一幅对联.这幅对联,是马岭群众内心情感的真诚流露,是李崇暄心系老百姓的真实写照,它浓缩了一个基层党委书记忠诚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9.
某学校的一位音乐教师与一位英语教师结为伉俪,同事们撰写对联一副以示庆贺。联云:“1234567, ABCDEFG。”横批是“OK”。此联中的数字指音乐中的音符,与下联中的英文字母相对,道出了新婚夫妇的职业特点,可谓珠联璧合,别具情趣。  相似文献   

10.
陈维虎  冯成 《当代贵州》2005,(14):20-22
"道塞山河旧,路通天地新."记者在湄潭县农村采访时,看见一户农家大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这副对联形象地反映了农村公路建设给我省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早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周恩来的一位挚友王朴山即将毕业,欲东渡日本留学。留学前,周恩来饱含革命激情写下了一副对联,赠给王:  相似文献   

12.
楹联,作用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已成为人们抒情言忠和自警自策的工具.一些清宫廉史把自己的居官准则撰成联语,贴在家门口,厅堂里、楹柱上,不但表达自己清政廉洁的凛然正气,而且筑起防腐反贪的铜墙铁壁.如此善举,古已有之,今人效尤.更胜一筹.《楹联丛语》中曾记载了清代顺治年间魏象枢的一副对联.当他从下层官吏擢升为户部待郎时,使自题对联以提醒自己.“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史书上称魏象枢”为清初直臣之冠.于谦是历史有名的清官,他巡视河南后进京,不仅不带任何社物,还特作联送给众乡亲:“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话短长“.最有意思的是清代陈景登的一副对联.他提任晋州官时,当地土地瘠薄,盐碱地多、收成差,百姓贫穷.他体察百姓疾苦,在街门大厅上悬挂这样一副对联:“头上有青天,作家须循天理;眼前皆瘠地,存  相似文献   

13.
“下派村支书,为民办实事”,这是一位村民贴在梅龙镇惠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志成办公室门上的一副对联。质朴的语言表达的是一种感谢与信赖,也是这位选派干部任职两年来的真实写照。上任之初,李志成面对的是集体负债40余万元、村干部工资欠发、村组织涣散、公益事业落后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李安葆 《党史文汇》2006,(10):54-54
楹联,即"对联",是贴在门柱上的联语,由诗词演变而来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俭以养廉     
我上中学时,见一位革命长者座右贴着一副对联:“勤能补拙,俭以养廉”。觉得很有意思。长大后阅读了不少书,又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越觉得这副对联意味深长。特别是“俭以养廉”,寓意深刻。 “俭以养廉”的道理,说起来并不难懂。一个人,官做得再大,俸钱再多,总是有限的;而穷奢极侈却是没有底的。当俸钱满足不了个人欲望时,廉政这道关口就会被冲垮。因此,要做到为官清廉,就必须生活俭朴,不俭,也就难以养廉。俭和廉,就是这样相辅  相似文献   

16.
1916年9月,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对联。稍加思索后,李大钊提笔写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个字。从此,这十个字便一直用来形容敢于匡扶正义、担当重大责任的有志之士。  相似文献   

17.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既有书法语言的艺术美,又有对仗、节奏的音乐美,尤其是那种同志友朋间“自题”、“题赠”的对联,每每包含着关于生活、学习和斗争的哲理,这些格言警句式的对联,往往会使你在欣赏之余,得到某种教育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牛锐 《党史博采》2014,(12):25-25
对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最能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习近平不仅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也对对联情有独钟,他在视察、外交、统战等不同场合,恰如其分地运用中华传统对联这一特色形式,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使听者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三种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篇功能指的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将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它包含三个子系统: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①. 研究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的意义在于了解信息在语句中的分布情况及体现出的交际功能.事实上,每个语篇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主位的序列,主位的选择决定了语篇的信息起点和发展方向,主位和述位组成适当的推进模式,体现了语篇的结构框架并有效地传递语篇的信息.小句的主位还具有衔接上下文的作用,作者通过对主位成分的选择引导读者对语篇进行连贯的解读.衔接在具体的话篇中体现为指称、省略、替代、连接等语法手段和重述、搭配等词汇手段.  相似文献   

20.
春联起源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08,(24):44-44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形式,对联俗称“对子”,又叫“楹联”、“楹帖”、“联语”等,因其构成形式是上下两联相对,由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