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所编《红军长征(综述·大事记·表册)》一书提供的名单,长征期间牺牲的红军官兵当中,营以上干部约为430人左右。另据军史研究专家统计,长征中牺牲的师职干部约有80多人,包括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红三军团第六师师长曹德清、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师长余永寿等;在战斗中牺牲的军职干部有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红五军副军长罗南辉等人。(于晓明)长征中牺牲的师以上干部有八十多名@于晓明  相似文献   

2.
张小灵 《党史文苑》2013,(13):36-39
孔宪权,1911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8月经黄克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小团团长,担任过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的传令排长;长征途中,担任过红三军团第四师侦察参谋、红三军团第十二团  相似文献   

3.
<正>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里珍藏了一件国家一级文物——红军印章,印章径长5.7厘米,高6.5厘米,章面边缘宽0.5厘米,印面篆体阳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团第一营之印”字样。长征时期,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红六师红十七团一营随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经湘江战役后转战入川,最后在扎西改编后取消建制,此枚红军印章即为红三军团红十七团一营之用印。  相似文献   

4.
<正>饶正锡是我军医疗卫生事业开创者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红三军团医务主任和卫生部部长,参与创建了红三军团的卫生机构和医院,抢救了大批伤病员。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他用中药材和土法、验方为战士们治疗伤病,为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做了医疗卫生方面的保障。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饶正锡长期担任中央军委卫生部部长。在他的领导下,中央军委卫生部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5.
杨尚昆,四川省潼南县人(今属重庆市),长征路上任红三军团政委,和彭德怀并肩战斗,运筹帷幄,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湘江战桂军1934年11月中旬,长征红军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来到湘江。11月25日,中革军委(后改为中央军委)命令红三军团和红一军团为左右两翼展开,“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持三天四夜”,以掩护中央纵队渡湘江。在这场著名的渡江之战中,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三军团,对手是战斗力很强的桂军。当时在军中有个说法叫:滇(云南)、黔(贵州)军两只羊,湘(湖南)军是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30日这天,桂军仅向三军团…  相似文献   

6.
张小灵 《党史文苑》2011,(11):44-46
邓萍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他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与领导了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参谋长、中共红五军军委书记,参加领导开辟湘鄂赣苏区。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主力到井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兼红五军军长,参与指挥红三军团进行长沙战役  相似文献   

7.
杨尚昆是遵义会议的参加者,又是遵义会议纪念馆首批接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从1935年遵义会议至今,杨尚昆是四进遵义城,三进遵义会议会址。 一进遵义城是1935年元月。1934年10月17日,杨尚昆和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从江西出发,开始长征,接连突破敌军的4道封锁线,战功卓著,受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通令表彰。 1935年1月,红三军团驻扎在离遵义城20多公里的懒板凳(今南白镇)防卫。当他和军团长彭德怀同志接到开会通知后,立即赶到军委总司令部驻地。杨尚昆以红三军团政治委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在会上,杨尚昆批评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严重错误,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一渡赤水,进入扎西后,又挥师东进。他和军团长彭德怀一起灵活机动地执行毛泽东的战略战术,率领红三军团与敌军浴血奋战,抢占娄山关,同红一军团一道二进遵义城,遵义战役歼灭敌军2个师又8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8.
徐占权同志在参观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后说:宁化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专门研究。第一、宁化是长征出发地的主要根据是《毛泽东选集》第一版注释。这个注释是经过毛泽东亲自审定的,是实事求是的。第二、红一军团十五师长期驻守宁化。红军长征前,临时归红三军团指挥,在福建宁化和江西石城之间活动。长征时是从宁化走的。第  相似文献   

9.
中央红军长征转战贵州遵义期间,胡耀邦先后担任中央红军军委二纵(又称红星纵队)中央工作团共青团总支书记、红三军团第十三团党总支书记、红三军团收容队队长。他认真学习、贯彻遵义会议精神,积极参加娄山关战斗并在遵义城郊英勇负伤。新中国成立后,胡耀邦以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身份,多次专程到遵义视  相似文献   

10.
湘江血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打得最激烈,也是损失最大的一仗.当年,作为红三军团政治部保卫局侦察部的一员,我亲历了这一场让我终生难忘的战斗.  相似文献   

11.
正邓萍,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与领导了平江起义,任中共红军第五军委员会书记和红五军参谋长。1930年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参加了长沙战役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攻打遵义城的战斗中,亲临前沿侦察敌情,不幸光荣牺牲。邓萍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  相似文献   

12.
正他一心向党、对党忠诚;他实事求是、兢兢业业。他就是瑞金籍苏区干部朱开铨同志。苏区时期,曾任云集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长胜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长征中曾任遵义县革命委员会土地人民委员会主任委员、红三军团第十二团地方工作组主任。到达陕北后,  相似文献   

13.
被邓小平誉为"革命元老"的杨尚昆同志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长征初期,他和彭德怀一起指挥红三军团英勇奋战,保障了中央纵队的安全转移,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遵义会议上,杨尚昆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的领导;遵义会议后,杨尚昆和彭德怀一道指挥红军为成功跳出敌军的包围圈立下赫赫战功;在和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中,他拒绝张国焘的收买,接受毛泽东交待的特殊任务,做团结工作,关键时候率部随中央北上,为彻底战胜张国焘分裂主义阴谋活动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有两个关键。长征亲历者、时任红三军团政委的杨尚昆在回忆录中写道:"整个长征,我觉得有两个关键:一个是上面说的遵义会议,另一个是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正确地开展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的斗争。没有这场斗争的胜利,就没有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的大会师,以后我们党在西安事变时就起不了那么大的政治作用,在抗日战争开始后也  相似文献   

15.
邓萍的遗物     
张杰 《党史纵览》2006,(10):26-27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土地革命战争馆展厅里的一个展柜中,陈列着一组物品:衣扣、皮带扣、毛衣碎片、鞋底等.它们是长征中牺牲的红军最高将领,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留下的遗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部颇具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在二万五千里漫漫征途中,杨尚昆和李伯钊这对“牛郎织女”,把纯真的爱情与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融为一体,彼此恩恩爱爱,心心相印,携手走向了广阔的天地。战地相逢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甩掉敌人,突入云南,继而向川西会理进发。时任红三军团政委的杨尚昆和军团长彭德怀抓住国民党黔滇正规军多被蒋介石调走的战机,率红三军团昼夜疾行80多公里,大步流星地向云南挺进。1935年4月底,红三军团抵云南沾益县白水镇东。此时,在地面追赶不上红军的蒋系军队,派飞机对白水镇以东地区狂轰滥炸。这里…  相似文献   

17.
长夜沉沉何时旦? 黄埔习武求经典。 北伐讨贼冒弹雨, 平江起义助烽焰。 “围剿”粉碎苦运筹, 长征转战肩重担。 遵义城下洒热血, 三军征途哭奇男。 这首诗是前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于1935年3月初在长征途中写下的,诗中表达了对献身革命的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烈士的沉痛悼念之情,概略地简述了邓萍将军投身革  相似文献   

18.
邓萍,四川省富顺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红军经五军委员会书记和红五军参谋长,红三军团参谋长等职。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攻打遵义城的战争中不幸光荣牺牲,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  相似文献   

19.
石敬平石敬平(1916—— )浏阳东门人。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共青团。1937年入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政治部译电员,军事裁判所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总政治部锄奸训练班政治指导员,军委机要秘书、参谋、军委一局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  相似文献   

20.
凌江 《湘潮》2006,(10):30-31
1934年10月,时任红三军团保卫局执行部长的杨奇清,参加了长征。翌年6月,中央红军和张国焘率领的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小金)会师。26日,党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红军继续北上,建立川陕根据地。张国焘自恃四方面军人多枪好,向党中央争权。他故意夸大向北发展的困难,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