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创造性地开创"方志敏式"根据地模式"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这三种革命根据地模式,是毛泽东在1930年1月给林彪的信中提出来的。"方志敏式"是以弋阳、横峰两县边界的磨盘山为中心,在没有正规军队帮助的情况下,先依靠农民革命武装发动起义,然后再创建正式  相似文献   

2.
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志敏涉猎了许多进步报刊,他经常给《新江西》季刊、《国民日报》"觉悟"副刊等报刊投稿,此后又创办了《新江西半月刊》《先驱》《寸铁》《锄头》《工农报》等红色报刊,这成为方志敏革命思想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新江西》季刊是方志敏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南昌文化书社和《新江西半月刊》是方志敏大革命时期在江西点燃革命之火的阵地;《觉悟》副刊是方志敏早期革命文学的主渠道;《工农报》等苏区报刊成为方志敏探索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主要平台。可以说,方志敏是闽浙赣苏区红色报刊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邵式平和方志敏都是中共早期革命斗争的优秀领导人。从少小密切交往的校园,到历经无数生死考验的战场,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同学情、战友义。方志敏在狱中遗著中称自读高小始"在校得与邵式平同志认识,三年同班,朝夕不离,情投志合,结为至友"。邵式平在缅怀追思方志敏的文章中也写道:"平与志敏幼为生死莫逆之交,共同在革命火线斗争中,相知最深,爱最重。"正如老一辈革命家、方志敏和邵式平的老战友方志纯说的那样,邵式平与方志敏之间是"20年的手足之情、30年的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4.
<正>1935年6月5日是当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是狱中的方志敏度过的最后一个端午节。这一天,方志敏借聚餐与狱友畅谈了一次。一1935年2月初,方志敏等被国民党军警从江西上饶押到南昌,关押在"委员长行营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的普通号,与刘畴西、王如痴、曹仰山等难友同囚一室,4月下旬,被转囚到"优待号"。"优待号"条件不错,但很寂寞。方志敏时常想念战友,怀念在  相似文献   

5.
<正>方志敏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弋阳县城北面峨眉嘴山顶,又称"弋阳革命烈士纪念馆",1978年落成,2004年改扩建后重新开放。前广场上,大理石雕刻的方志敏塑像肃穆庄严,基座刻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方志敏烈士"5个大字。底座上刻有叶剑英挽方志敏的一首诗:"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绩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纪念馆后为烈士陵园。方志敏纪念馆内设有4室1厅,正厅设有灵堂,灵堂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8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农民运动杰出领袖方志敏诞辰120周年。我曾在烈士家乡江西上饶工作过、现在又在上海工作,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特以追怀方志敏与上海的深厚情缘,来表达对烈士的无比崇敬与思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并列举了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为例。"党有指示,虽死不辞"的人民英雄方志敏在狱中撰写的《可爱的中国》《清  相似文献   

7.
正方志敏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杰出代表,学习和研究方志敏、弘扬方志敏精神,对当前正在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配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大对方志敏精神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提升其影响力,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和中共万年县委将于2014年7月底8月初在江西万年联合举办"弘扬方志敏精神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研讨征文主题及主要内容。以"弘扬方志敏精神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主题开展研讨,自拟题目撰写文章。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方志敏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方志敏同志是我们党的骄傲,人民的骄傲。在他身上体现的崇高品格和浩然正气,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为学习和纪念方志敏同志,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革命前辈的崇高精神,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编辑了《方志敏全集》(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全集》)  相似文献   

9.
方志敏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为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却彪炳史册。方志敏精神形成于我党特殊历史时期,有其深刻的内涵和主要特征。爱国主义是方志敏精神的灵魂;清贫思想是方志敏精神的道德核心;对党无限忠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方志敏精神的本质特征;全心全意为劳苦大众谋利益,走群众路线是方志敏精神的落脚点。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弘扬方志敏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史文苑》2014,(9):2
正方志敏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杰出代表,学习和研究方志敏、弘扬方志敏精神,对当前正在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配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大对方志敏精神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提升其影响力,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是闽北分区党政机关的诞生地、方志敏率红十军第一次入闽作战的要地和休整地. 78年前的5月7日,红十军在坑口休整时,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在坑口村头一座土墙上,挥笔写下"中国红军万岁"6个大字,是方志敏当年"血战东南半壁江山"辉煌战史的一处红色印证.  相似文献   

12.
《党史纵览》2001,(2):54
1935年1月,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团在浙赣交界的怀玉山地区被国民党军包围,29日方志敏不幸被俘.当天晚上,敌团长一再要方志敏"写点文字".方志敏借此机会,奋笔疾书,写下了表现共产党人英勇不屈品格的"方志敏自述".敌人在方志敏口中得不到任何东西,第二天把他押送上饶.国民党上饶地方当局兴高采烈,为了升官晋爵,特令弋阳县县长张抡元等人前去探视、游说.  相似文献   

13.
"血战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这是叶剑英元帅对方志敏烈士的评价.1931年4月和1932年9月,方志敏率红十军两次入闽作战,是他"血战东南半壁红"卓越功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创始人方志敏同志诞辰110周年。为了更好地学习、研究、弘扬方志敏精神,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社联、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联合开展"纪念方志敏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征文活动,有关事项如下:一、征文参考选题1、方志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风光旖旎.九曲逶迤,群峰磅礴,巍然屹立在千里闽赣边境; 武夷山,红色圣地.无数先烈,奋斗牺牲,赢得"红旗不倒"的殊荣; 武夷山,群星闪耀.璀璨星空,一颗耀眼的永远闪亮的红星是方志敏. 武夷山,不仅以景观奇秀闻名,同时以红色文化著称.这里是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红色文化采风团走进...  相似文献   

16.
正方志敏、陈昭礼、黄道、徐履峻及其战友先后拼搏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早创建的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苏维埃模范省"。在这里,方志敏领导苏区军民进行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如"首先创立股份制,发行红色股票""我军开展地雷战的发源地"等,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有很好创造""是坚强的苏维埃阵地"。闽浙赣苏区的创建闽浙赣苏区的创建从1927年开始,党组织  相似文献   

17.
方志敏、北上抗日先遣队与长征的关系是学术界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肯定方志敏等领导的北上抗日先遣队揭开长征序幕的历史地位;用具体的历史事实说明他们策应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及其对铸就"长征精神"作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党史文苑》2012,(17):58
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编辑出版了《方志敏全集》一书。该书在两次出版《方志敏文集》的基础上,汇集方志敏研究的新发现和新成果,共收入方志敏文稿67篇,较《方志敏文集》新增文稿23篇,约5万余字。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方志敏狱中文稿以及其他文艺作品;下编主要是方志敏关于农民运动和创建革命根据地斗争及苏区建设方面的著述、文告。《方志敏全集》真实记录了方志敏立志报国、革命救国、以身殉国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现了他的崇高精神和丰富思想,是一部凝聚着方志敏崇高品格和浩然正气的重要文献和史书。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该书的出版,对于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是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民主协会为纪念波兰克拉柯夫起义两周年大会演说中的一句名言。方志敏与文天祥就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古有文天祥,今有方志敏。一个是古代的民族英  相似文献   

20.
<正>8月6日是方志敏烈士的就义日。方志敏,江西弋阳人,早年参与创建江西地方党团组织,后创建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第十军。曾担任中共六届中央委员,闽浙赣省委书记,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红十一军政治委员,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系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被誉为"伟大的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