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开国中将廖汉生1911年11月14日出生于湖南桑植的一个农民家庭。在贺龙的带领下,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我军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担任过红六师政委;抗日战场上,担任过代旅长、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建国之后,廖汉生又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父子两代人与贺龙的情缘廖汉生在回忆录中谈及与贺龙关系时说:"我跟贺龙的关系更长,更深。我跟贺龙是家乡人;我父亲就跟着贺龙,死在贺龙军中;我的  相似文献   

2.
贺龙识字     
《湘潮》1985,(4)
一九二七年,“八一”南昌暴动成功,宋庆龄同志发表宣言,贺龙听了觉得这个宣言很好,要战友周逸群再念三遍给他听。贺龙听后对周说;“我俩人比比看,看谁能把这个宣言背诵出来!”贺龙先背,背得一字不差;周接着背,不能完全背出。贺龙笑说道:“到底知识分子不如大老粗啊!”周逸群口里没说,心里却想: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可惜识字不多,不能读书吸收更多的知识;如果能够读书识字,前途不可限量啊!于是,周便乘机向贺龙讲读书识字的道理,说:“别人念着你听,你能背得出,这固然很好;但是,假如这个念给你听的人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贺龙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率部长期战斗在晋西北抗日前线。但其中,1939年贺龙是在河北度过的。在这一年的年初,贺龙率一二○师主力挺进冀中平原,继而于9月转战到冀西,直到1940年1月才离开河北返回晋西北,胜利完成了中共中央军委赋予的三大任务:帮助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帮助八路军第三纵队进行整训,使其“八路军化”;扩大一二○师自身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东升 《党的建设》2009,(3):58-58
贺士道,贺龙的父亲,1920年牺牲在桑植;贺文棠,贺龙的弟弟,1920年牺牲在桑植;贺英,贺龙的大姐,1933年牺牲在长湾;贺戊姐,贺龙的二姐,1933年牺牲在长湾;贺满姑,贺龙的四妹,1928年牺牲在桑植梭场坪;贺文新,贺龙的堂弟,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7,(3)
<正>贺龙和廖汉生都是湖南省桑植县人,二人在革命斗争中走到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贺龙的培养下,廖汉生从一个土家族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共和国的将军。而廖汉生则始终敬重贺龙,直到晚年仍然怀念贺龙。廖汉生第一次见贺龙时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贺龙贺龙的老家在桑植县的洪家关,廖汉生的老家在桑植县的长瑞乡。洪家关离长瑞乡不远。从长瑞乡到桑植县城,要路过洪家关。  相似文献   

6.
贺龙与新中国人民体育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担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是于1953年8月正式担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这一年的8月21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党组,党组由贺龙、荣高棠、黄中三人组成,贺龙任书记。此后组建国家体委领导班子,也由贺龙筹备。  相似文献   

7.
贺士道,贺龙的父亲,1920年牺牲在桑植;贺文棠,贺龙的弟弟,1920年牺牲在桑植;贺英,贺龙的大姐,1933年牺牲在长湾;贺戊姐,贺龙的二姐,1933年牺牲在长湾;贺满姑,贺龙的四妹,1928年牺牲在桑植梭场坪;贺文新,贺龙的堂弟,护旗兵班长,1928年为了给贺龙送紧急情报活活累死途中  相似文献   

8.
贺龙、罗荣桓、左权,从三湘大地走出的一代革命将帅,共和国的奠基者。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我们寻访了这几位湘籍革命将帅的后代,从他们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这三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路上的小背篓在贺龙女儿贺捷生家里,保存着一张泛黄的合影。她指着照片对我们说:“这张照片就是长征到达陕北后拍的。小孩是我,还有我妈、小背篓。我就是妈妈用这个小背篓背着长征的。”1935年,位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反“围剿”连连得胜,捷报频传。有一天,王震将军给正在前方指挥作战的贺龙发了封电报:…  相似文献   

9.
收 买 北伐的军歌还在武汉三镇的上空回荡,蒋介石已经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贺龙对他的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周逸群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蒋介石屠杀工农,是个王八蛋!”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组成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他对政府秘书长李仲公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湘西有条龙你知道吗?他现在在武汉。你把他拉过来,我给他一个军长,一个江西省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0.
黄禹康 《世纪桥》2010,(4):32-34
<正>一代名将贺龙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湘西群峰中的一个穷山村走出来,靠两把菜刀闹革命,最终成为一位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开国元帅。他在战争年代留下的许多传奇色彩的故事。60多年前,贺龙元帅在丰镇舌战国民党和美国军事调停代表团的故事,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1.
西南局往事     
正1950年2月,春寒料峭。重庆远郊的歌乐山林园隘口、沿成渝公路两旁,站满了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刘伯承、邓小平率重庆党政军各界领导在此迎候主持西南工作的另一位领导人——贺龙。早在进军大西南之前,中央就确定了西南的人事安排: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第二、第三书记,刘伯承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贺龙、邓小平任副主席,贺龙任西南军区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在进军大西南的过程中,他们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进入四川,刘伯承、邓小平率二野从湘西入川到重庆,贺龙率一野十八兵团由陕南入  相似文献   

12.
开国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入,是抱着“拿起刀枪跟贺龙”的思想参加革命的.在贺龙麾下,他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人民军队的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他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场上,他担任过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他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开国将军中,他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主持办军校,曾是两所著名军事院校的主官.  相似文献   

13.
<正>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展柜里,一张字迹模糊、已经泛黄的党员登记表赫然醒目,它是贺龙追求真理之路的见证。1959年1月16日,贺龙在参观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时,回忆起他当年要求入党时的情形,深情地说:"有人说我要求入党几百次,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这一辈子,无数次地听到贺龙,无数次地说到贺龙,见面却只有唯一的一次,以后虽然还有见面的机会,他都是把手一摆:“我不要见他.”蒋介石为何不敢见贺龙?还得从他们唯—一次见面谈起—抗战开始后,1938年1月 17日,蒋介石在一间小客厅接待了贺龙.一见贺龙,蒋介石非常纳闷,为什么出类拔萃的将领都叫共产党拉去了.蒋介石眼皮慢慢眨动两下,忽然把眉目一皱,望着贺龙问:“民国16年,你为什么好端端的军长不当,跑去参加共产党的南  相似文献   

15.
资讯     
《红岩春秋》2023,(1):4-5
<正>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保护提升工程对外开放2022年12月30日,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保护提升工程正式对外开放。该保护提升工程包括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贺龙广场(大田湾片区市政工程)、文化宫文化风貌保护提升工程。其中,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和大田湾体育场是20世纪50年代重庆标志性建筑,由邓小平、贺龙主持建设。  相似文献   

16.
欧阳青 《湘潮》2006,(6):4-8
首次见面,陕北窑洞赞往昔毛泽东与贺龙都是高个子,两人都仪表堂堂,只是毛泽东更瘦更高一些。渊博、睿智的毛泽东,浑身上下散发着领袖的气质;威猛、忠勇的贺龙,处处洋溢着帅才的干练。毛泽东十分欣赏贺龙在威猛中带有的平和宽厚。的确,如果从贺龙的外貌看上去,他的全身,从头到脚  相似文献   

17.
“有盐同咸”,这句话是出自贺龙之口。当年,贺龙带领部队转战湘鄂崇山峻岭之中,由于敌人的封锁,指战员经常吃不到盐。一次,炊事员想方设法搞到手指头大小的一块盐巴,特地给贺龙炒了一碗辣子。贺龙发现菜中有盐后,便将菜倒进了大锅里,并说:“有盐同咸!”  相似文献   

18.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11月,毛泽东任命贺龙担任了新组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一职,之所以会选择贺龙,是因为贺龙的一生与体育有着不解之缘。18岁就通过比武成为"武状元"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于湖南省西北部一个偏僻的集镇——桑植县洪家关。贺龙的父亲贺士道以务农为业,兼做裁缝,一  相似文献   

19.
贺龙部队官兵大多是湘黔人,故有三千子弟兵,八百贵州人之说。贺龙的部队出自贵州,三个师长和许多官兵是贵州人,他们推动和支持二十军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中立下不朽战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27):66-66
贺龙部队官兵大多是湘黔人,故有“三千子弟兵,八百贵州人”之说。贺龙的部队出白贵州,三个师长和许多官兵是贵州人,他们推动和支持二十军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中立下不朽战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