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蔡蓁 《学习月刊》2010,(16):98-98
优化作文教法,迅速提高写作能力,是作文教改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来,笔者在教改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作文能力的提高,应落实到学生主体潜能的挖掘上。因此,在注重研究学生心理特点的同时,结合农村学生作文的现状,用“激趣”的方法指导作文,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2.
老教育家叶圣陶早在1935年就明确指出:“要练习的回数多,不用说,还须得课外作文。要养成抒写意思情感的习惯,那只须反问自己,内部有什么的意思情感,便作什么样的事。两句话的意思合拢来就是说除了教师出的题目以外,自己还要作文,作自己要作的题目。”每个学期练习8到10篇作文,或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或给材料作文或写应用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作文、练习作文。限定习作范围,只因为学生为初学者,必须有个引向。用同一个题目、较统一的内容,便于讲解,利于掌握作文的一般规律。然而,这实在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方法。因为题目无论如何透彻,学生总要受到很大的限制:一是回数少。一个学期练习8篇作文是绝对不可能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二是调动不了习作兴趣。学生会觉得作文的事情是单为应付教师的练习功课;三是题目缺乏个性。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题目限定的生活经历,所写之作,充其量只不过是受牵引下的言语体验,因而没法与自己的意识情感产生共鸣,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尽情发  相似文献   

3.
吴志祥 《学习月刊》2010,(18):87-87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作文自然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按理说,作文教学应该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可事实并不如此,很多老师和学生依然是“作文作文,提到头疼”。学生头疼的原因是难写,老师头疼的原因是作文难以批改。的确,  相似文献   

4.
李娟 《理论导报》2012,(5):46+57-46,57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然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由语文老师说了算,语文教师总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作文。这些传统的评改方式会使学生迷失作文的方向,无形中把学生的自主性给剥夺了,由于片而强调了学生共性的发展,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许多小学语文“新大纲”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对小学生作文的评价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重要一环,如何在评价中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呢?这是在落实新大纲中亟待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5.
易湘萍 《党史文苑》2011,(10):79-80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片面追求写作技巧和方法,我们看到的作文几乎是"千人一面"的文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的写作要有个性的要求,本文结合笔者教育实践,从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提倡命题的多样性以及提倡自由写作等四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初中生个性化作文做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片面追求写作技巧和方法,我们看到的作文几乎是"千人一面"的文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的写作要有个性的要求,本文结合笔者教育实践,从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提倡命题的多样性以及提倡自由写作等四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初中生个性化作文做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13,(5):1-1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相似文献   

9.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相似文献   

10.
黄玉梅 《学习月刊》2014,(4):108-108
让学生拥有善于写作的能力.是语文教师为学生奠定一块适应社会的基石。语文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巧妙引导.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世界.不拘形式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乐于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感受最深的内容写清楚.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叶圣陶先生曾言.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  相似文献   

11.
“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应渗透到一切教育活动中,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今天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仍偏重于智育,尤其是高中阶段,轻视对学生情感、意志、良好习惯的培养,轻视学生做人基本素质的教育,更是缺乏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训练和培养。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应细化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引导教职工陶冶情操、向往高尚的精神追求。该校经常组织开展气排球、歌咏等文体活动,近期举办了摄影培训班,并将摄影爱好者及书法爱好者的习作进行展览供大家观摩。本刊本期选登的作品就是该校摄影、书法爱好者的部分习作,请读者鉴赏。  相似文献   

13.
中学政治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应是“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统一,为了落实思想政治课的三大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五步导学法”。五步导学法的优势在于它切实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觉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江泽民同志的指示,强调了对青少年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政治素质教育,陶冶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合格接班人是历史赋予一个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笔者认为,中学语文课文所选教材,不仅文质优美,而且是对青少年进行政治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尤其是文言文教材,如果处理得当,不仅能使学生吸取知识上的营养,而且能…  相似文献   

15.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它包括班级管理文化、环境设计文化和班级活动文化。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精心设计和具体实施了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新教材全面渗透了化学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为此,我们化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进传统的对学生单向“培养”、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大胆实践。实践表明,导学互动教学方法是一种较好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导学互动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探索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张玲 《党史文苑》2005,(12):80-80
学校是人才生产的工厂,教师的任务就是生产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其工作更显得,重要。根据多年工作的体会,笔者以为,培养“四心”是前提,抓住骨干是基础,严格要求是准则,只有这样,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华君武轶事     
《廉政瞭望》2010,(13):55-55
据华君武在文章中说,学生时代的他不但数学很差,外语、语文、美术都跟不上班。当年在杭州四中学习时,华君武最怕做数学题,学到“鸡兔同笼”就卡住了;语文教师给他一篇作文的评价是“拾人牙慧”,所以他也不敢再写文章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塑造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它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同时还具有发展学生能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等思想道德品质的作用。笔者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进行了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20.
书海泛舟     
记得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文字学习,须从为人着手。”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应是教学生做人,引导他们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教育他们真心为人,真情为文。下面我撷取教学中的几个片断来谈谈作文与做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