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属工业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及重复建设,工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严重不合理,导致企业专业化程度低、技术开发能力弱,部分行业和企业加工能力过剩,严重影响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努力搞好结构调整,实现以下四个转变:(一)从小而散向集团经营转变。规模出效益。搞小而散,不讲规模就会导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效益低下。因此,发展县级工业必须加速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这就要从实际出发,重点把握好四…  相似文献   

2.
曾国平 《当代党员》2012,(10):40-41
新型工业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尽管经过多年探索,但重庆依然处在新型工业化的初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质量不太好、效益不太高。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要求以工业化为引擎,以城镇化为依托,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三化”同步推进,形成重庆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购并热潮,经济学家们从多种角度加以解释,进而形成了多种理论。一、效率理论效率理论认为购并能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增加社会福利。通过购并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的途径有两条。第一,规模经济。一般认为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利润。这种规模经济效应可以在两个级别上取得:第一级在工厂,包括生产专门化的技术经济、工程规律等;第二级在公司,包括研究开发、行政管理、经营管理和财务方面的经济效益。这种合并效益总合即所谓“2+2>4”效益。这一理论在70年代前的西方和目前的我国较流行。但事实上规模经济效应在合并中的重要性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大。纽博尔德1970年调查发现,只有18%的公司承认合并动机与规模经济相关。1980年考林、卡宾和霍尔调查研究后认为,“很难从他们调查的公司看出合并的规模经济效益”。这些都是对规模经济效益假设的反驳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百家诤言     
话说“人心”效益○杭植林当今社会,效益这个词使用频率相当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管理效益、质量效益、环保效益……笔者认为,在注重种种效益时千万莫忘“人心”效益。有些企业领导为谋求经济效益,着重用行政命令和经济手段,往往忽略了情感的力量———“人心”效...  相似文献   

5.
传媒     
《求是》2006年第22期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从“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经济效益”的“两高一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两低一高”模式;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增效的“绿色经济”;从对资源掠夺式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生态侵略型经济”,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型经济”转变;通过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从“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应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非传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改革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微观和宏观经济效益的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总体上讲,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企业经营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  相似文献   

7.
建设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国有商业银行。建设银行的企业性质决定了它把追逐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关键在于全面推进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和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由“存款立行”变为“效益立行”,实现“向优化结构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这对商业化的建设银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银行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就是要强化经营管理的集约因素和提高整体水平,不仅仅是单纯追求存款总量的扩大,而且更应该注  相似文献   

8.
李鹏总理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实现国民经济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围绕这“两个转变”,应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观念。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观念很多,具体结合实现“两个转变”,我们应牢固树立以下十大观念: 一、市场尺度观念。向市场要效益,产品要面向市场,产品生产出来要能卖得出去,且保证质量。企业要面向市场,企业经营成败的尺度是市场,市场是检验企业是否转变增长方式、效益好坏的“试金石”。为此必须破除固守传统生产分工的小市场观念,树立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大市场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和资本经营。 二、规模经济观念。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走规模经济道路,否则浪费严重,效益不高。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经济赶超过程中,在未来五年的中期  相似文献   

9.
翟德怀 《当代贵州》2009,(20):64-65
“贵州移动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管理得到加强,工作成效显著,为促进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富玉  相似文献   

10.
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我认为,这是实现我国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解决了提高经济效益这个大问题,不仅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有了保证,而且对于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有了生动的说服力。什么是经济效益?简单地说,就是在不同效益的前提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得到的有益的效果。方便的计算方法是:一投入产出=经济效益。例如投入100元,产出150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把1991年定为“质量、品种、效益年”。这一决定,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众多因素中,最现实、最可行、最迫切的还应该是:向管理要效益。一、我国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了所谓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有效产出的比值关系。长期以来,经济效益低下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顽症。改革之前,我们基本上走了一条“高速度、低效益,高积累、低消费.的路子,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即靠人、财、物力和其他资源的大量投入取得的。据统计,我国每生产一美元价值所消耗的能  相似文献   

12.
经济效益低,是治理整顿以来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首要难题,也是困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无论是从克服当前经济困难,还是从今后中长期经济发展来看,我们的真正希望和出路,就在于全面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的路子。为配合国务院提出的199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个“质量、品种、效益年”的活动,本刊特辟“提高效益大家谈”专栏,展开讨论,热诚欢迎各界朋友撰稿。  相似文献   

13.
经济工作追求的是“效益”二字。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关键是提高效益。目前,我省经济工作中存在的不少困难和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效益问题。从我省的实际出发,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调整结构与效益的关系。我省经济效益不理想,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是经济结构问题。比如,在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就比全国低了10个百分点,散小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企业组织结构中,大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比重很少,项目建设小型化、分散化、平均化特征明显;在产品结构中,精品、名牌产品、拳头产品比重小,质量差、附加值…  相似文献   

14.
有的同志说,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处于从不良循环向良性循环的过渡阶段,高指标取消了,高积累降下来了,低消费上去了,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已逐步向协调方向发展。但经济效果低的状况尚未有多大的改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调整过程中,出现了重工业生产速度下降,财政收入没有增长。今后如何使国民经济尽快向良性循环转化?他们认为,这要靠全面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走速度不那么高、经济效益比较好、社会财富增加的比较多、人民得到的实惠也比较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工作遵循“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目标,对科技工作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但从总体来讲,我国的科技进步在新增产值中的贡献还比较低,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够高,产业化水平和转化的规模效益还不够理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时候,一些报刊文章在论证“向钱看”的所谓合理性时,常把“向钱看”和企业要讲经济效益混为一谈。他们认为,搞企业就要讲提高经济效益,就要讲利润。经济效益高,必然赚钱多。如果不“向钱看”,提高经济效益只是一句空话。我认为这种看法实在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7.
淮水 《支部生活》2007,(6):26-26
国土资源管理,掌握着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使用的规划和审批大权,既是一项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对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极易产生不公平竞争、搞“暗箱操作”、孳生权钱交易的行业,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能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实行“阳  相似文献   

18.
48、如何改变“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 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不改变‘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农民富裕不起来,国家富强不起来,四个现代化也就无从实现。”这是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完全正确的。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农业长期搞单一经营。“以粮为纲”变成了“以粮为业”,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造成的结果:一是由于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19.
最近闭幕的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再次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对国有企业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当前,国有企业在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中遇到了一些难题,使得这种转变在前些年的实践效果不十分  相似文献   

20.
坐落在“神州第一街”畔的长安商场,象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首都西长安街上。长安商场开业四载,喜登四个新台阶,商品销售连年增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曾被中国商业部命名为“全国百家最大规模,最佳效益零售商店”,1992年被北京市评为“经济百强”明星企业。长安发展的乐章是如何奏起来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