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法治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公安机关及其广大民警必须改变传统的权大于法、以言代法、重小团体利益轻国家利益、重实体轻程序的思维方式 ,培养法律至上、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公正公开的现代法治精神。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 ,在立法上体现权为民所用 ,在执法程序上体现为民利民便民 ,在责任上体现对人民负责 ,从而实现从传统人治型向现代法治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引入,促进了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开始逐步向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在管理理念上实现以事为主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在管理模式上,实现从“管”人到再造人的转换;在管理手段上,实现从资历管理到绩效管理的转变;在管理制度上,实现从档案管理到人事代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对县级政府而言是一场新的革命,它要求县级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实现从领导传统农业向领导现代农业、从单一型管理向综合型管理、从注重管制向注重公共服务、从全能主义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变;县级政府职能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突出表现在重行政控制、轻公共治理,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重经济指标、轻人文指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县级政府职能转变一方面要走出职能定位的新误区,另一方面要把握职能转变的重点,构建民主政府、服务型政府、改革型政府、实绩型政府。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不适的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不仅仅是物质上和形态上的 ,更应当是精神上和意识上的。失地农民虽然由农村进入城市 ,由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 ,由于土地的失去 ,生活方式的改变 ,现代城市文明的撞击以及自身素质存在的差距 ,在城市化过程中其心理存在着明显的不适 ,笔者认为 ,在体制和制度问题我们很难触及的前提下 ,应着重从教育入手 ,以提高失地农民的心理承受能力 ,使其逐渐适应城市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其中"和而不同"思想可引导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由传统单一的学科范式向现代多元的"思政+"的跨学科范式转变;"知行合一"思想可促成高校思政课在教学方法上由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的倾向向现在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转变;"以民为本"思想可推动高校思政课在教学目标上由以往"绩点为王"的趋势向现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以人为本"及"立德树人"转变。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家庭性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家庭性教育严重不足并且缺乏主动性;教育过程中存在"重女轻男"的倾向;害羞心理是家庭性教育的主要障碍等。建议家长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重女轻男"观念,勇于挑起家庭性教育的重担,同时,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克服害羞心理,密切配合学校,搞好子女的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从我党正面临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形势、新任务出发,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一系列转变:即在对民众的领导上,由"权力型"向"权威型"转变;在党政关系上,由"合一型"向"分开型"转变;在党与法的关系上,由"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呈扩大趋势,当前必须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实现五大转变,即我国从"创汇"向内外币均衡转变,从追求贸易顺差向追求进出口基本均衡转变,从重数量轻质量向重数量更重质量转变,从对外经济重引资轻投资向引资投资并重转变,从对待企业重外资轻内资向内外资兼顾转变.  相似文献   

9.
政府要实现从传统管制型向现代公共服务型转变,尽快构建战略规划、公共服务、工作运行、绩效评估、人才开发五大体系,着力在职能定位设计、转变行政职能、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激励手段、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犯罪反社会心理的形成是流动人口个体在微观社会环境作用下的生理、心理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内化”的过程。通过对一万名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的调查统计分析,具有反社会心理的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的外化心态一般表现为:不满、逆反、报复、反社会。从中可以看出:从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看,19—25岁的不满心理最强;从收入看,收入越低者不满心理越强。社会闲散类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不满心理明显强于其它职业者。从年龄上看,19—25岁的逆反心理最强;从职业上看,农民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的逆反心理明显强于其他职业者。从受罚次数看,受过处罚者的报复心理一段较强;从犯罪类型看,暴力型犯罪者的报复心理较强,女性犯罪嫌疑人的报复心理强于男性。从作案次数看,多次作案者的反社会心理较强;从犯罪类型看,暴力性犯罪者的反社会心理较强。农民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的反社会心理强于其他职业者。  相似文献   

11.
民俗习惯的司法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站在司法中心主义的立场认识民俗习惯的法源地位,民俗习惯是作为法官法源存在,但是,如何判断民俗习惯的法律属性存在着理论困惑。对此,我们应该对民俗习惯的司法功能在法律和事实两个层面上进行分别分析,在法律层面上,民俗习惯作为“法官法”存在,需要法官从司法判决中对民俗习惯进行法律发现;在事实层面上,民俗习惯作为经验法则或者事实证据存在,法官可以将其作为经验法则进行认定,在民俗习惯合理性存有争议时,可以通过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分配予以解决。可见,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问题是一个诉讼法或者证据法的问题,而不是一个法律方法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事人在诉讼中主张适用习惯规则是民间习惯进入司法的前提条件。在司法中,只有被证实的习惯才具有司法适用性,才能作为法官的判决依据。习惯的证明义务应当由提出主张的当事人承担,对方当事人以及法官不负证明义务。在现有的证明方式中,当事人的举证只能依靠民间权威或者专家学者的证人证言,以及某些民间习惯方面的权威性研究成果和调查报告。对众所周知的习惯,当事人可以有条件的免除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13.
花瑶民间艺术和花瑶民俗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瑰宝,但目前人们对花瑶民族风情与民间文化的认识,无论是从当地的政府部门还是从学术界来说,大多是从经济学、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角度来研究的,还没有或很少有人从艺术学的角度来认识和鉴赏花瑶民间文化的艺术特征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元宵舞龙灯、炸龙灯是贵州省德江县土家族群众延续百年的传统民俗,政府禁止在主城区舞龙的政令是引发贵州德江2.8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导火索,从民间法视角出发对德江2.8群体性事件进行反思,政府行使公权力的同时应充分尊重传统民俗,并慎用强权对待民众诉求,以转化民众对其的刻板成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家长权威、亲情、金钱、舆论等因素的排除分析,认为《边城》中爱情悲剧发生的深层原因是:边城里的民风民情造成人与人沟通的障碍,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并进一步探讨湘西世界民风民情的历史构成,以此分析沈从文创作背后内心世界的隐痛。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丰富且民族性、地域性突出。本文根据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法,结合我国对民间文化习惯的表达方式和甘肃省的特点,将省内的民间文化遗产划分为四大类别,并从中加以细分。同时,就民间文化遗产的普查原则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民间传统文化得以复兴且不断发展。洛川县灯棚会与民间信仰的结合是地方乡土民俗的一种特殊形式。灯棚会中相关信仰活动、灯会组织原则及村落互动现象,都是分析民间仪式活动复兴的原因及其产生影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虽然学界对民间规范的研究已不限于法学领域,但研究方法仍相对局限。由于主体的社会行为同其社会心理有着内在关联,民间规范在许多情况下都已经与个体的社会心理融为一体,成为个体社会心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进路研究民间规范较为可取也非常有益。通过研究民间规范的社会心理机制能更好地了解我们社会中存在的切实有效的规范形式和内容,并且有助于推动我国法律心理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巫罗俊是闽西客家巫氏的先祖,在巫氏族人祠堂中,他比较罕见地以塑像的形式为后人祀奉;而他带领当地民众开基立业的壮举,更使得其由"祖"而"神",升格为宁化县的土地神。清中叶闽(粤)客家巫氏族人大量移民台湾,他们数典不忘祖,皆铭记巫罗俊为始祖,并慎终追远,直至今日仍坚持定期到宁化巫氏公祠赡拜祖先,表现出血缘关系的承传和延续。在迁台过程中,巫罗俊崇拜在台湾也由"人"升格为"神",演变为王爷信仰这一颇具地方色彩的神明角色,它提醒我们要注意福建民间信仰在台湾自然、人文环境下所产生的调适与衍变,只有正视这种差异性才能更好地为我们论证闽台文化同一性树立科学论说。  相似文献   

20.
在人才测评的理论、方法论及具体方法的背后,隐含着现代心理学基本范式的取向。新时期人才测评的理论与实践所遭遇的深刻危机,与现代心理学的范式影响有着密切关系。现代心理学自诞生起就存在着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两大范式的张力,这一张力与后现代思潮相互激荡,汇集成心理学后现代转向的潮流。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对新时期人才测评启发甚多,它召唤人才测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践的响应,昭示着新时期人才测评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