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月底,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国国民党处理干部同志赴大陆探亲办法”,准许包括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李焕在内的国民党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这是台湾当局继去年11月解除在台湾的大陆籍人士回大陆探亲限制后又一次放宽对大陆政策。自从去年11月台湾当局准许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台湾岛内申请回大陆探亲的人数已超过10万,回到大陆探亲的也有2万人次。随着“探亲”禁令的解除,海峡两岸人民在直接接  相似文献   

2.
培雨 《瞭望》1987,(45)
11月2日,首批前来大陆探亲的台湾民众开始办理登记手续了,不久便可望启程来大陆与亲人团聚。这是继9月15日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和徐璐抵达北京对大陆进行探亲、旅游和采访之后,海峡两岸同胞交往的新突破。 近年来,台湾民众要求返大陆省亲呼声日益高涨,不断冲击台湾当局的“三不”(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台湾当局迫于舆论压力,于今年  相似文献   

3.
辛旗 《瞭望》1997,(13)
1996年,台湾当局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再次受到强有力的遏制与打击。台湾当局长期推行的“务实外交”政策得到的却是不务实的结果:国际社会坚决支持中国政府的一个中国政策,台湾当局以各种手段希图提升国际地位,“拓展国际生存空间”,以及将台湾问题国际化的目的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远洋 《瞭望》1995,(29)
从1993年起,台湾当局在国际上鼓噪“重返联合国”,这种逆历史潮流的活动连遭挫败。然而,台湾当局的领导人并不从中清醒过来,反而在背离“一个中国”原则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今年台湾当局为挤进联合国而玩弄的一些新花招值得人们注意。 暴发户心态毕露 用重金买会籍 前不久台湾“外交部”一位高级官员声称,如果允许台湾加入联合国,台湾愿意提供其国民生产总值0.44%即10亿美元给联合国。在台湾当局看来,联合国不是世界各主权国家组成的庄严的国际组织,而是一个俱乐部,只要用金钱就可以买到会员资格。对此,国际公正舆论已严肃批评这是对《联合国宪章》的亵渎,是对联合国各会员国的侮辱。 其实,“金钱外交”是台湾当局“开拓国际生存空间”、推行“务实外交”的一贯手法。八十年代末,台湾当局为拉拢中南美洲和非洲一些小国与其“建交”,施展“银弹外交”、不过当时为了“顾及颜面”,此种活动都在  相似文献   

5.
9月20日,第50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做出决定,不把尼加拉瓜等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代表权” 的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至此,台湾当局“参与联合国”的图谋第三次遭到挫败.人们不禁要问:台湾当局自第48届联大以来不惜重金、四处游说、竭力造势推展的“参与联合国”之图谋,何以屡屡受挫?台湾当局在一再败北后为何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构想,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形成,由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来的,到现在已经近十年了。这个科学构想已在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上成功地付诸实践,但迄今仍未被台湾当局所接受,台湾当局还以种种借口加以否定和曲解。海外和台湾岛内有些人由于不了解“一国两制”的真正涵义而怀疑其可行性,甚至盲目地跟着反对。当前,海峡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进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情况,有必要进一步阐述“一国两制”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特点,使人们了解“一国两制”是两岸和平统一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7.
严景 《瞭望》1995,(25)
台湾当局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举证严景近年来,台湾当局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逐步倒退,直至公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给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制造了更大的障碍,值得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重视和警惕。台湾当局“两个中国”政策的出笼决非偶然...  相似文献   

8.
9月18日第51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以压倒多数的绝对优势,第四次否决了由尼加拉瓜等少数国家提出的关于台湾在联合国“代表权”的提案。大会决定不将这个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台湾当局连续第四次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又被粉碎! 乘兴而去 败兴而归 1993年是台湾当局在国际上公开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闹剧的肇端。这年年初,台湾方面发表了所谓的“外交报告书”,首次  相似文献   

9.
远洋 《瞭望》1995,(39)
推行“务实外交”是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当局推进“分裂分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剖析“务实外交”的来龙去脉,揭露其危害性和欺骗性就成为我们同李登辉的分裂祖国图谋的一场严肃斗争.从“弹性外交”到“务实外交”“务实外交”的形成和发展同国际形势的演变和台湾岛内政治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1971年9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组织中驱逐出去,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从此,台湾当局失去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资格.1979年1月中国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美国  相似文献   

10.
章欣 《侨园》2001,(3):12-13
台湾当局为搞“金钱外交”,四分之一“援外贷款”成呆帐。台湾当局利用贿赂、收买等方式搞“建交”、“复交”  相似文献   

11.
秦华 《瞭望》1998,(10)
台湾当局再度推动﹃南向政策﹄别有用心秦华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后,台湾经济也出现股市剧烈波动、汇率大幅下跌、外汇储备减少、制造业普遍受到冲击等现象。但台湾当局为政治需要,全然不顾岛内经济所受影响,以“金援”旗号开道,大力推动第二波“南向政策”。台湾当局自...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87,(43)
10月14日,台湾当局通过了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的方案。同日,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热烈欢迎来大陆探亲旅游的每一个台湾同胞。紧接着,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台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至此,38年来海峡两岸隔绝、亲人分离的局面被打破了。 对于两岸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台湾岛内和海外舆论的反应十分强烈。一家海外的刊物说得好,凡中国人毕竟“血浓于水”,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有分裂的活动都不曾  相似文献   

13.
台湾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12年来,对曾任台湾党政军高官的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而今前台湾当局的“第二号人物”终于冲破重重阻挠,而且是在汪道涵访台前夕,首度实现了“高官之旅”,顿时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4.
鲍信 《瞭望》1993,(49)
吾兄: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雅图会议刚结束,以地区经济体而非主权国家身份出席会议的台湾当局的一位“经济部”高级官员,迫不及待地就海峡两岸关系和台湾地位问题发表了一通“政策宣示”,公然宣称采取所谓“以一个中国为指向的阶段性两个中国”政策。紧接着,台湾当局“外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4,(39)
日前,亚奥理事会主席发表声明:除了东道国的政界人士外,不邀请任何政界人士参加广岛亚运会.外电当即指出,这个声明实际上取消了此前对台湾李登辉的邀请.至此,台湾当局精心策划企图让李登辉“挤”进广岛亚运会的阴谋宣告破产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中国人形容某些蠢人的一句俗话.纵观台湾当局几个月来的所作所为,我们看到的不正是这样的情形吗?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段时期,台湾岛内又出现了“重返联合国”的鼓噪,当局将之定为“当前外交工作的最高目标”,提出要在两三年内使此问题“成案”,期望得到国际间的普遍重视和认真考虑。台湾一些政要甚至重弹“一国两席”老调,声称“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尚未解决”。其实,台湾当局无论是要求“重返”、“参与”或作为联合国观察员,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相似文献   

17.
王升 《瞭望》1995,(26)
李登辉大搞“务实外交”意欲何为王升台湾当局最高领导人李登辉不管以什么名义、什么方式到美国访问,都是一种赤裸裸地制造“两个中国”的行为,而且标志着台湾当局以“台湾问题国际化”为目的的“务实外交”活动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金钱交易的“务实外交”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台湾当局日前在其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纲要草案中歪曲历史的行径,中华文化学院教授李道湘指出,台湾当局在教育领域持续推行“去中国化”,此次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独立出来,人为地篡改历史,是其“文化台独”从量变到质变的实质性步骤。  相似文献   

19.
曾涛 《团结》1995,(Z1)
今年以来,台湾当局在对内加快“宪政改革”、推进“政党政治”的同时,对外继续拓展“国际生存空间”,谋求国际支持,其对外政策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台湾当局近期“对外政策”主要走向(一)对外政策的重点是全面加入国际社会。台湾  相似文献   

20.
越东 《瞭望》1996,(40)
台湾当局的所谓“大陆政策”心迹可以用李登辉的一句话予以概括,即“我们要了解中共最怕的是哪一套,就把这一套作为我们本身的策略”。纵观台湾当局制定的大陆政策可以明显看出,凡是我们主张的、提倡的,他们就反对,即使没有反对的理由也要谨慎对待;凡是我们反对的,台湾当局都要大力推动。他们称之为,以小事大,必须以谋事之。否则,就会落入圈套或会被吞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