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最为关键的前沿领域,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也因此成为当今美国的战略布局重点.从目标看,美国人工智能战略是国内外战略环境与战略竞争对手认识基础上的多维组合,其中维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领导地位为首要关切.从手段看,美国利用组织机构,特别是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进行统筹,借助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美国全球反恐战略的实施,非洲对于美国的战略相关性提升。南非作为非洲最具实力的地区大国,是美国全球战略中非洲事务的主要关注点和依托。美国与南非的关系是,互有所求,各有所持。美国在非洲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与南非的合作是美国实现这些利益的重要策略。南非新政府重视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与安全,并有利于南非在非洲发挥领导作用。但是,美国的强权政治和干预政策,不时受到南非的抵制。  相似文献   

3.
美刊《每月评论》2008年4月号刊登了美国盐湖城犹他大学学者李民骐题为《一个过渡的时代:美国、中国、石油峰值和新自由主义的终结》的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和美国当前的经济矛盾以及石油峰值的到来,认为新自由主义在近期必然终结,全球将进入混乱和过渡时代。文章主要内容如下。从  相似文献   

4.
龚小夏的文章抓住了奥巴马"百日新新政"的本质特征,即在引导美国政治"向左偏转"的同时,保持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弘扬立国之本——主流意识形态。所谓"新新政",还是万变不离其宗。龚文引用了奥巴马4月3日在法国演讲中的一句话,"美国方面的失败,是没有能够积极地赞赏欧洲人在世  相似文献   

5.
冷静看待美国重返亚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返亚洲"是美国近年外交姿态最高凋、宣称次数最频繁的战略主张.面对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和国内经济严峻的挑战,美国加快了对外战略调整的步伐,把"重返亚洲"作为外交政策调整的"头等大戏",反复强调属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奥巴马总统上任伊始就开始着于战略重心的调整,强调"将我们在亚太区的存在和使命列为重中之重.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大国,我们将留在这里".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投书著名的《外交事务》杂志,阐述了美国亚太战略的新思路、新转折、新行动,强调亚太对美国的未来极其重要,宣告今后十年美国外交方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的投入,强化联盟体系,从而使自己处于最有利的地位,以保持美国的领导作用、保障美国的利益及推进价值观.美国把强化亚太战略作为国内经济复苏的关键和外交事务的重心,目的就是要全面恢复并增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性地位,发挥美国在这个地区的领导作用,保持在这一地区无可匹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新、老欧洲”与美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老欧洲”的概念,是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提出的,他把法、德等反对美对伊动武的欧洲国家称为“老欧洲”,把积极支持美国对伊政策的中东欧国家称为“新欧洲”,并称“北约欧洲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新欧洲”。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严重的政策分歧不仅使欧盟在共同外交政策上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也使美国和欧洲大陆主要大国的关系滑入了二战以来最深的谷底。2004年5月欧盟正式接纳10个中东欧新成员国后,“新欧洲”成为了美国在欧洲保持影响的首要依托。  相似文献   

7.
正"新冷战"基本上属于地缘政治战略框架下的战术之一,俄罗斯也明白"新冷战"是美国需要俄罗斯随时配合随时转换的真假戏,重点是平衡欧洲的孤立主义、新欧洲主义与中国的崛起。俄美希望进行"新冷战"主要是舆论宣传范围,而两国持续走向正常化则是国际局势的需求。西方国家因为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实行制裁,俄在叙利亚展开交军事出击扭转局面,美国领导北约国家在东欧与波罗的海集结重兵,不论是普京还是奥巴马都宣称美俄进入"新冷战"状态,但此时俄美"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以后形成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二战后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潮.这一思潮在战后50和60年代的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曾一度被边缘化.70年代末撒切尔夫人、里根相继上台以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开始在西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兴起,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导致这些国家发生金融、经济危机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
2009年2月15日至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相继访问了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和中国,这是她作为新任国务卿的首次出访。美国国务卿的首次出访历来都被视为美国新领导团队外交政策的风向标。此番希拉里将首访地确定为亚洲,表明亚太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提升,美国新政府在外交上日益重视亚洲并希望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也初步表明了奥巴马新政府的整体外交战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美刊《新政治科学》2003年第1期(总第25期)发表了美国学者蒂姆·杜法尔题为《新封建主义:全球化、市场和超级消费链》的文章。该文认为,过去30年以来,受新自由主义“市场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思想的影响,美国建立起了一个服务于市场的私人政府,与封建主义有惊人的类似:越来越少的人控制着市场,并以此统治着多数人。而且,随着美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新封建主义将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人民将越来越缺少反映自己利益的渠道。尽管福山等人声称历史将终结于自由民主体制,而事实上是自由民主正受到极大威胁。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美国化的单边主义 苏联及华约集团解体,标志着两极世界秩序的瓦解与冷战的结束.美国在其对手消失和冷战结束后,认为应该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样,重新制定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当时克林顿政府的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提出了美国对外政策指导原则的四个核心观念:一是安全的多重性,把经济安全提到与军事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把其放在四个核心观念的首位;二是必要时使用军事力量并使军事力量与外交紧密配合;三是对外政策要积极应对新威胁、新挑战;四是国外发生的事件与美国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美刊《每月评论》2006年5月号发表了美国著名左翼经济学家威廉·塔布题为《美国债务膨胀与经济泡沫》一文,分析了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债务膨胀和经济泡沫愈演愈烈的情况,认为美国已从以工业生产作为核心的经济转变为金融化的、以食利主义为主的经济,美国食利资本家在美国和全球日益获得支配地位将导致美国走向新帝国主义。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当前美国宏观经济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该国是否具有持续借款的能力:美国消费者能够通过负债持续消费吗?联邦政府巨额的预算赤字不会导致严重的问题吗?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能够继续增加吗?外国人…  相似文献   

13.
本期导读     
2004年小布什重新当选美国总统,进一步说明了新保守主义成为美国的主流政治文化,反映了新保守主义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为此,本刊以"新保守主义与美国政治"为主题,从新保守主义的涵义、政治哲学、美国两党与新保守主义的关系、新保守主义与美国的外交政策等角度解读美国的新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14.
基辛格有关缓和的概念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争论设定了基调。他希望通过和苏联改善关系、促进稳定和合作,来实现美国的领导地位。尽管基辛格从不否认美国民主和自由的优越性,但他并不把它们当成外交政策的指导原则。基辛格的缓和战略思想有助于维护和加强美国的国际力量,也激发了对美国对外政策道德性的思考。这促使里根政府更重视对美国式理想的诉求,同时并未放弃基辛格有关运用美国实力的信念。当今美国的领导人应该更好地把"缓和"和理想主义结合起来,把基辛格和里根的战略思想结合起来。而这就是他们给21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留下的遗产。  相似文献   

15.
陶文钊 《当代世界》2012,(12):34-36
奥巴马赢得了连选连任,但他第二任期面临的国内挑战和国际挑战都是棘手的。2008年大选时奥巴马批评小布什的单边主义削弱了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他要来加以纠正。奥巴马当政后,共和党批评他的"道歉外交"损害了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不管双方的说法多么不同,美国都要维护这种"领导地位"来应对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探讨美法关系与冷战的终结。现有的冷战史研究明显忽略了法国在冷战结束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回顾和考察冷战后期美国和法国对苏联东欧的政策、德国的统一进程以及冷战后初期围绕新的欧洲秩序美法之间出现的分歧和竞争,可以发现,虽然法国的实力和影响力都不足以和美国相提并论,但是美法两国的角色是互相补充和支持的,对于冷战终结法国同样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总而言之,研究冷战史不能只着眼于美国,也应关注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7.
美国入侵 1970年3月,在朗诺发动政变后不久,他领导的柬埔寨新政权就公开向美国寻求帮助。尼克松总统决定越界对位于柬埔寨的北越后勤基地发动一次大规模行动。然而,由4.2万名美军和4.8万名南越军队组成的入侵部队在向柬埔寨境内推进时,竟然连18英里都推进不下去了! 此次行动首先是一次大规模的直升机突袭,这次突袭是由美国陆军第1空降师在"鱼  相似文献   

18.
“美国谁也领导不了,美国只能领导自己。日本谁也领导不了,有时日本连自己都无法领导。中国谁也不想领导。中国只想领导自己。”1996年4月,由5位年轻人撰写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数十万读者争相购买,各种评说见诸报端,海外有数百家媒介对该书进行了报道。有人这样评价:从国内形势来看,经过两年多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从1996年起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9,(2)
陈定渊(广州东皋大道三横路) 《南风窗》是我喜爱的杂志之一,她不但让我从中领略时代最新的信息和观念,也给予我们走向成功的指引。前不久,我看了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世界公认的“管理和领导”理论权威约翰·科特在其《新规则》一书中提到的当今世界和21世  相似文献   

20.
迪米特里·K.西梅斯(Dimitri K.Simes)在美刊《外交》杂志2003年11-12号上发表文章,认为美国的帝国地位已经是一个事实,但帝国地位正在给美国的内政外交带来困境。美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与其最初的建国原则是不相符的,用武力促进民主正在产生一系列问题。美急需采用一种新立场,以坚定、现实、负责任的方式动用美国的力量,只有这样,美国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力量,实现对全球的领导。西梅斯虽然对克林顿、尤其是布什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诸多批评,但其主张仍是从维护美国的世界霸主利益出发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