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2006年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6]6号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  相似文献   

2.
劳动争议案件主要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而发生争议的案件。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我国目前依据民事诉讼法,而没有专门的劳动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也没有专门的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程序的司法解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两年多的情况看,劳动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劳动争议案件有别于刑事和民事案件,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在审判实践中完全适用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已不适应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的需要,这已成为劳动诉讼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程序中的几个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
2013年2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下称《司法解释(四)》)第11条,明确了口头变更劳动合同的效力认定原则。《司法解释(四)》出台前,关于口头协商变更劳动合同是否有效一直存在争议,各地法院与仲裁委的裁判标准也不统一。持否定观点的人认为,劳动合同不是普通的民事合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颁布实施以后,为了正确处理快速增长的劳动争议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陆续制定了相关的司法解释,如2001年4月颁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一》),2006年7  相似文献   

7.
【裁判要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与民事诉讼法关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规定的情形并不一致。上述司法解释是劳动仲裁案件的特别法,不予执行劳动仲裁裁决应当符合该解释规定的情形。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10,(18):5-5
最高人民法院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情况。于9月14日施行的该司法解释中,合理分配了加班事实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9.
人民法院开展劳动争议案件专项审判的历史还不长,只有短短十余年的时间,但是劳动争议案件涉及到亿万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保障,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密切关联。为了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切实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稳定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最高人民法院一直注重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调研和指导,加强司法解释工作,2001年颁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劳动争议的受理、管辖、诉讼主体、举证责任、劳动合同效力、仲裁裁决效力等方面作出了比较系统的解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公布并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完善阶段,是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进程中的里程碑。这不仅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也预示着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的审判工作即将进入新的阶段、面临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1年3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4月30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2.
徐伟红 《法制与社会》2011,(15):120-121
上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法院审理了一系列就业歧视案件,最终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审理麦肯尼案件确立了意义深远的关于保护雇员免受雇主就业歧视的麦肯尼规则,虽然这起事后取证案件富有争议,笔者认为在分析该起案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在劳动就业立法和司法审判上的差异,对我国处理劳动争议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了“贯彻实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释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释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在发布会上表示,按照“统一规划、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点推进”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与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担保制度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的解释(一)》,这7件司法解释于2021年1月1日与民法典同步施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律》2014,(5):16-16
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司法解释将于2014年10月10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这次发布的司法解释,与已经实施的《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共同形成了有关互联网法律问题的裁判规则体系,对于规范网络行为、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邢颖 《法庭内外》2008,(5):38-40
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作为一部程序法.其立法目的是为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处理机制.及时公正地解决劳动争议纠纷.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该法针对劳动争议纠纷处理中存在的调解率低.仲裁时效短.案件审理周期长.劳动者举证难等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16.
瑞典《劳动争议诉讼法》于1974年5月31日生效。这是瑞典处理各种劳动争议的一个法规。它规定:凡是与集体合同有关的争议和涉及雇主和雇员之间关系的其它争议——劳动争议,直接和最终由劳动法院审理;其它劳动争议,由地方法院一审,对地方法院裁判的上诉,由劳动法院审理。劳动法院是这类案件的终审法院。对劳动法院的判决不得上诉。这个法规  相似文献   

17.
姜强 《中国审判》2014,(11):42-47
为进一步规范网络行为、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网络侵权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为更好地阐明这部司法解释的立法精神,本刊特邀请司法解释执笔人、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姜强选取7起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典型案件,结合具体案情,对法律适用中的难点问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案件是民事案件中一个事关社会稳定的重要案件,确定正确的举证责任分担原则对于审理好劳动争议案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劳动争议案件的特殊性,并结合我国规范劳动争议案件的主要法律、法规来阐述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  相似文献   

19.
一、解释出台的背景、意义劳动法颁布实施以后,为了应对劳动争议案件快速增长出现的新的疑难法律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曾于2001年4月16日颁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法释[2001]14号),并从2003年底开始起草《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二》)。  相似文献   

20.
在审判实践中,涉外劳动关系特殊性凸显,相关难点问题引起了司法机关的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第一次在司法解释中就涉外劳动关系作出相应规范。《征求意见稿》第十八条就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