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三角债"是商业信用遭受破坏的产物 "三角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只有弄清楚它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三角债"的问题. "三角债"与一般"债"不同,它是由商业信用遭受破坏而转化过来的."三角债"起因于商品流通领域.例如,甲企业为了加快商品流通,使自己产品迅速卖出去,对丁企业实行赊销.但是,由于丁企业背信,到期款不如期归还,因而影响甲企业的资金周转,并同时影响与甲企业有资金来往的乙、丙等其他一些企业的资金周转,从而形成相互拖欠的债务链,这种债务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发言人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经常做的一件事是宣读“荣誉录” :又一个会员国交清了当年的会费。不过 ,每年除夕都有几十个会员国上不了光荣榜 ,而自动进入拖欠会费的“另册”。另册的榜首是财大气粗但狠卡联合国脖子的美利坚合众国。不久前 ,负责预算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美国人约瑟夫·康诺在主管行政和预算的联大第5委员会说 ,今年联合国仍然流年不利 ,存在“三多一少” :支出多、会员国拖欠会费多、联合国维和债务多、手头现金少。以拖欠会费而论 ,截至今年9月30日 ,拖欠总额达30.94亿美元 ,比上年拖欠额增加5.84亿美…  相似文献   

3.
目前生产不景气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究竟怎么做? 前不久,笔者遇到一些企业的同志,有的不无怨气地说:“我们厂连发工资都困难,思想政治工作没法搞,讲什么群众都不愿意听!”有的说:“我们厂从党委书记副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全和厂长们一起跑业务去啦,搞原料,搞能源,跑推销,思想政治工作这摊没人管啦!”  相似文献   

4.
马义 《瞭望》1991,(37)
一筐螃蟹,你夹着我,我钳着你,谁都无法自由伸展,谁又都不肯先松动一下,互相制约,互陷困境。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周正庆用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三角债”,可谓一语中的。“三角债”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公害”,因此,国务院今年把清理“三角债”工作列为我国经济舞台上的“重场戏”。 几经运筹,这场戏首先在辽宁省拉开了帷幕。 今年6月初,国务院对辽宁清理“三角债”试点工作作了部署,要求从辽宁摸清“三角债”的底数,  相似文献   

5.
做事应该量力而行。内蒙古武川县政府为了达标,盲目上马“两基”工程,却因此背上了巨额的债务包袱,累计拖欠工程队和项目部工程款600多万元,而这些工程队和项目部又拖欠500多名农民工工资300多万元。这一债务链的末端,捆绑的是贫穷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6.
在粤西农垦一水泥厂调查时,我们看到很多职工的家中都贴着一张《爱厂职工荣誉证书》。证书上写着: 经职工评议,厂批准,授予××同志为一九八四年“爱厂职工”荣誉称号,特发此证。望继续发扬主人翁精神,珍惜荣誉,在今后的工作中创造更优异成绩。陪同我们的厂工会同志指着墙上的奖状对我们说:“可别小看这张奖状的作用,许多职工领到它时,比领到奖金还高兴呢!”有的职工为了把这张奖状珍藏好,还特意买了镜框装起来,有的人还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亲属和友人。供销科的一个同志因出差被漏评了,他回厂后,立即找到厂领导问明原因。他对领导说:“为啥把我忘了,我上了  相似文献   

7.
世事如棋     
世事如棋,都这么说。但世间的人并非都是棋盘上的棋子,拨一拨,才动一动。 农妇熊德明在偶然的机会中向温家宝总理说了一句“我丈夫的2240元工钱被拖欠”,引出了总理一句“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于是,  相似文献   

8.
读了这位老教师的信,作为编者,我们几乎无话可说了。说什么呢?要重视教育,不能再拖欠工资了,已经喊得够多的了。前不久,我们还曾宣传过一位山区老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无疑是对的。然而,面对有些公仆公款大吃大喝、外出旅游,坐骑不断升级,只抓急功近利或能给自己树碑立传性的项目,而对教育重视只挂在口头上,我们还能忍心叫月薪不足百元、且一欠再欠、不知何时才能补发,并导致生活困难的教师,再无止境地奉献下去吗?甚至再说上一句安慰的话:“工资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不能,恐怕忍不了这个心。良心不许。 这里,真想设问一句:拖欠农民、教师的工资可以,那么,也拖欠一下公仆的工资,又当如何?当说可以,公仆么。 无论从哪方面讲,我们都没有理由拖欠教师的工资;我们的国力不知要比49年以前强过多少倍;我们的公仆和许多行业的人们生活水平也不知要比顺序排在后边的教师超过多少倍;且不说教育关乎国家的兴衰。诚然,我们有些领导和部门,真的该在某些方面忍一忍了,把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解决好,此乃功德无量。  相似文献   

9.
紧缩的银根、疲软的市场、难解的“三角债”,曾使企业面临新的考验。在这些新的考验面前,有的企业度过难关,迎来了春天;有的企业却陷入困境,似乎从此一蹶不振。 个中原因,岂不耐人寻味? 本刊这一期发表了四川长钢公司的成功经验、北京一家企业走向衰败的教训以及淮北煤矿四位党委书记的谈话。三篇文章揭示的是一个道理:依靠广大职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企业才能够越办越红火。  相似文献   

10.
煤炭行业,向欠款户说:“不!”本刊记者李迪斌,方进玉编者按语“三角债”是个老大难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扣除“人欠”、“欠人”重复计算因素,1994年底全国企业间应该收回而未能收回的帐款净额,高达6480亿元。有关方面对国有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最近看了一篇报道,真是令人触目惊心:山西平陆发电厂原党支部书记、厂长(企业法定代表人)田玉明,大肆挥霍公款,带头“吞吃”企业,仅1994年及去年前9个月,该厂被“吃、喝”掉81万元,日均1,300元,相当每天吃掉这个厂100名职工一天的工资。一个好端端的国有企业,由于这位田厂长的胡作非为,企业濒于绝境。到去年10月底,全厂累计亏损200余万元,拖欠职工工资11个月。工人们深有感触地说:“搞好一个企业,仅仅靠一个厂长不行;但搞垮一个企业,仅一个厂长就足够了。” 以上事例绝非仅有。目前到处都在喊国有企业面临困难,恐怕其  相似文献   

12.
有一家企业发动群众创建“企业精神”,事先做了大量的宣传,还苦口婆心地做了不少思想工作,可是收回的“企业精神征询表”,不到发出去的四分之一,而且内容千篇一律,显然是相互转抄的。为此,厂领导喟叹:“咱厂职工的民主权利意识太淡漠了!”目前,在“民主权利”越来越受人重视的同时,却很有一些单位职工“民主权利意识淡漠”:开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寥寥写几笔;民主协商对话,无精打彩地应应卯;选举部门负责人,不动声色地举举手。有时,还弄得主持人哭笑不得,进退两难。如此说来,是否真是职工的民主权利意识淡漠?不是的。也正是这些职工,他们有的曾是民主权利意识的积极唤醒者;有的曾为获得民主权利而  相似文献   

13.
看到某厂政工科的一周工作计划:星期一组织卫生大检查;星期二帮助厂长起草工作总结;星期三研究妇女计划外怀孕的流产问题;星期四了解安全生产情况,星期五拟定建造职工宿舍楼计划;星期六党、团员分别学习。在一些企业,政工人员身兼数职,什么报刊分发员、会议记录员、民事调解员、安全保卫员、文体辅导员、劳动工资员等等。真是包罗万象,成了名副其实的“杂工”。所谓“杂”不是说这些工作不重要,而是指这些工作,有的是属于文书的事,有的则是工会的职责,有的要由厂  相似文献   

14.
座落在东海之滨,杭州湾畔的上海石化总厂晴纶厂,是个拥有四千七百名职工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当你跨进这个美丽整洁的花园工厂时,热情好客的工人们会喜悦地告诉你:自己的工厂被命名为“六好工厂”;他们还会告诉你,党委书记梁思九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思想改治工作者称号。言谈中,你会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工厂,对梁思九,心底悄悄奔涌着一股爱的潜流。一一九七七年梁思九来到晴纶厂时,厂里可太不景气,废品堆积如山,仓库积压严重,厂内管理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丰台桥梁工厂管桩车间,有一支原来被职工称为“痞子队”的足球队,今年却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优秀业余运动队”。这支足球队由“痞子队”变为“优秀队”的经过,为我们探索如何做好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开通渠道寓教于乐足球活动在我们车间开展很广泛,“球迷”中既有小青年,也有四、五十岁的老师傅。过去,每逢全厂联赛时才把他们组织成“队”,平时就“放羊”了。尽管球队中有几个骨干队员,但受过各种处分的却占了四分之一。他们踢起球来什么也不顾,厂房的玻璃经常被他们踢碎,有的还打架、骂人,到处惹事生非。职工们见了都头疼,有的说他们是“痞子队”,有的说他们是“横竖不吃,刀枪不入”。群众的议论,引起了我们的深思,究竟  相似文献   

16.
农民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猛涨,我们受不了;工厂说:国家不能保证生产农资的原材料平价供应,企业要生存,只有从提高出厂价中找出路;商业部门说:出厂价高了,商业环节自然水涨船高,我们不能做赔本买卖;地方财政说:实行基数包干、“分灶吃饭”后,财政再也没有能力为企业“背包袱”。有人主张:要放开农产品价格,改暗补为明补。还有人主张:要稳定农资价格,而不是放任农资价格上涨。究竟哪种意见正确,还有待探讨和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7.
闻斯行诸?     
【原文】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仲由,字子路)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冉求,字子有)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公西赤,字子华)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迟之。”(选自《论语·先进篇)、) 【译文】子路问孔子:“一听到就立即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身边,怎么能一听到就擅自行动呢?”冉有问:“一听到就立即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起来。”公西华问道:“仲由问您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有父兄在,不能这样’;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5,(15)
库存、拖欠确实偏大──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卢春恒谈相互拖欠卢春恒曾长期从事工交统计工作,他说:看了你们第11期的报道,“黄世仁”讨债难,“杨白劳”欠债不还的情况在现阶段确实具有普遍性。你们的文章,提出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怎么彻底解决,还有待研究,我赞成...  相似文献   

19.
曾几何时,一些厂长、书记们在争论,一些工人群众在议论,一些工厂企业的上级管理部门和上级党委也在评论:是“中心”大,还是“核心”大?是厂长大,还是书记大? 怎样对待这一矛盾?华丁同志在《了望》周刊1989年第48期和1991年第6期上,两次发表文章,谈“要‘哥俩好’”:厂长和书记要分工不分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支持,互相补台,形成一股向心力,企业就一定能管好,出质量、出效率、出效益。 我赞赏华丁同志的厂长和书记要“哥俩好”的观点。但又觉得光“哥俩好”还不够。因为今天好,明天可能又不好;在  相似文献   

20.
朽木 《民主》2007,(5):37-37
春节期间回家探亲团圆的天南地北的朋友一见面,总有一番感慨属于“城镇化”。甲说他们那个省城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大了;乙说他老家那个地级市快要长得赶上原先他们的省城了;就连家在南方某县城的丙,也啧啧称赞起家乡县城的城镇化速度“确实惊人”,大得令他直喊“眼睛一眨,老鸡变老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