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弱势群体救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弱势群体被区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在当前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弱势群体的出现被视为是改革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矛盾现象 ,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也成为这一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应当通过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广泛的社会援助等措施来改善和提高弱势群体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一、城市弱势群体的界定和基本特征 (一)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目前在概念的界定上还众说纷纭。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弱势群体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因此,弱势群体是由于社会结构急剧转型和社会关系失调或由于一部分社会成员自身的某种原因(竞争失败、失业、年老体弱、残疾等)而造成的对于现实社会的不适应,并且出现了生活障碍和生活困难的人群。  相似文献   

3.
曾国安 《理论月刊》2006,(5):188-188
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人群。在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是诸多社会矛盾的多发地,也是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主要来源。可以说,弱势群体的问题与矛盾得不到顺利解决,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就没有根本保证。在我国现阶段,困绕弱势群体的最大的问题与矛盾则是收入的低下和生活的贫困,然而这一切又根源于就业出路的狭窄。可以说,不遗余力地拓展弱势群体的就业再就业确已成为缓解各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在全社会开始普遍关注弱势群体就业权益之际,由中国石油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黄…  相似文献   

4.
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会杰 《前沿》2004,(5):95-96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扶助农村弱势群体,尽快使他们摆脱贫困,逐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是今后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农村弱势群体的形成,既有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在按劳分配的社会经济制度下,自力更生的能力薄弱是农村弱势群体产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农村弱势群体是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重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弱势群体逐步形成,弱势程度…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贡献者,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弱势群体。国家亟需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为失地农民更好的生活提供社会保障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历史阶段,我国正处于体制变革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由于地区、城乡之间和不同行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制度建设的滞后性,社会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低收入、生活贫困、缺乏社会保障的弱势群体的出现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运用科普的手段提升弱势劳动群体的社会竞争力,是在新形势下,社会赋予科技普及事业的新使命,是科技普及社会功能的延伸。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变迁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广为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造成现阶段中国弱势群体产生及其弱势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经济、政治及社会领域存在着的社会排斥。社会质量理论研究认为,社会包容是衡量社会质量高低的制度因素。建设中国包容性社会,亟需包容性政策的构建,即以公民权作为社会政策建构的价值基础,在公共政策体系中强化社会政策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建立健全弱势群体的政策诉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8.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也是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永恒主题。随着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社会阶层分化扩大,弱势群体的存在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能否得到充分保障,对社会稳定与发展极为重要。民事审判以调整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及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目的,理应  相似文献   

9.
高尚全 《政策》2006,(1):40-4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对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与基本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均GDP翻了两番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比较明显,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处于低收入水平,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尚待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弱势群体是由在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他们处于一种无助和无奈状态,无法参与其他人群的正常社会竞争,日益被边缘化,是处于底层的社会群体。从群体的基本特征上来看,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关心和支持弱势群体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社会政策,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特别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朱镕基总理在2002年3月…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2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里程碑。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批流入城镇,城镇出现了以农村青壮年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同时也派生出另一个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主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弱势群体权利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玲 《人权》2005,(4):25-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根据中国发展的现实,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注弱势群体,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差别的社会,但一定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尊严可以得到维护的公平社会。关注公平,首先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把加强对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提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保障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一、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学术界对其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速,社会弱势群体必然在相当长的时期仍将继续存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因而如何对待社会弱势群体也就成了任何社会都不能回避的重大社会问题.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因而如何通过立法来加强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应该围绕权利确认和权利保障展开,核心问题应该是在制度的构建方面努力.完善对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体系,将是我国今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孙兴玲 《前进》2006,(7):29-30
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改变他们的生活、生存和发展状况,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合理分配社会财富社会弱势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差,有个人方面的原因,但社会资源和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的不公平,不能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由于历史、经济、社会、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客观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就使得一些地区、领域、行业、部门、单位凭借“天然”的垄断优势,取得就业和分配的制高点,从而造成社会成…  相似文献   

15.
朱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弱势群体”的提法“两会”期间,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受到了广大代表和委员们的热切关注。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  相似文献   

16.
积极采取措施,极力关注弱势群体,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弱势群体的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中的一部分。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也是最大的弱势群体。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社会是不是  相似文献   

17.
张帆 《传承》2010,(9):50-51
城市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就成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一系列的权利也相应地受到了侵害。失地后,他们面临着生活、就业和养老等一系列的问题。研究和保护失地农民利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城镇弱势群体产生的体制原因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我国城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已从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1年的6860元。与此同时,城镇也出现了一个占城镇总人口相当比例的弱势群体。他们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窘况与大部分城镇居民丰衣足食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城镇弱势群体的构成比较复杂,因而其具体成因也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它是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的必然产物。换句话说,体制转变且不到位是弱势群体形成、显现的根本原因。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尽管…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城市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底层,基本生活没有保证,温饱没有解决,或勉强解决温饱但居于不利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人的集合,主要由进入城市的上亿农民工和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三部分构成。当前,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由于受生理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种种负面的心理。对城市弱势群体的扶持与帮助,虽然政府在制定政策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但需要  相似文献   

20.
卢先明 《湖湘论坛》2009,22(6):37-39
对弱势群体实行公益救助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按照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过上合乎人类尊严的生活,这构成了对弱势群体实行公益救助的基本理据。就中国目前的社会现实而言,对弱势群体实行公益救助,帮助弱势群体过上合乎人类尊严的生活,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