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据《中国企业报》1997年6月2日报道,社科院和国家统计局两个权威部门最近发表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7年春季报告)》,对1997年中国的经济形势表示审慎的乐观态度。报告预测,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与去年的9.7%持平或达到10%;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2795亿元,增长率为12.7%,与上年持平。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为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为7%;城镇和农村居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4,(44)
在’94秋委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座谈会上宣读的《秋季报告》,对1995年的经济发展趋势也作了较为详细的预测。这一预测,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95经济走势预测分析 经济学专家对1995年经济形势的预测是乐观的: ——在1994年深化改革和宏观调控均取得较为突出成绩的基础上,1995年我们如果能继续大力推进改革进程,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谨慎操作,则可以预期经济“软着陆”的目标将进一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召集了“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年秋季座谈会“。来自国务院各部委、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部分省市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专家也出席了会议并做了发言。首都各大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到会进行了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9,(52)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冯海发教授预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一元化将在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在由社科院顾问刘国光和社科院副院长王洛林负责的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报告中指出,目前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脱节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遭遇的新“瓶颈”。与我国的工业化发展相比,城市化发展相当滞后,这导致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这也是有效需求增长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王洛林认为中国经济的问题出在实体经济上,出在结构和供给上,现实生活给经济学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难题,经济学家责任重大,要有勇气面对…  相似文献   

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4月26日按惯例发布了2001年5月的《世界经济展望》春季报告。 今年开年以来,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大幅下滑,其未来的走势也是扑朔迷离,各种说法莫衷一是,因此,今年春季的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格外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今明两年我国经济将拾级而上 《北京青年报》1996年1月1日报道,据政府部门有关分析报告预测,1996年是我国经济环境和经济形势特点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软着陆”将结束,新的较快增长将开始。1997年经济增长的基础也将是较好的,1996年至1997年都将成为经济平稳回升的时期。 报告称,当年的农业形势是准确判断明年经济走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1995年农业形势很好,粮食增产,这对1996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及物价走势  相似文献   

7.
中央党校"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党校部分学员进行的主题为"今明两年的社会问题与走势"的问卷调查对2007年改革若干问题的基本判断:机构人事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仍然是领导干部关注度最高的两项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高居今后一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4,(30)
在我国进入全面改革的关键一年里,众多宏观改革措施的推进和经济仍保持快速的发展,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的摩擦和撞击进一步加剧,人们面对相伴而生的正负效应见解纷呈,议论纷起。怎样全面分析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通货膨胀以及物价走势等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邱晓华。 当前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主要标志 人们认识事物,观察形势,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利益主体和掌握的情况不同,所作出的反映也就各异。作为经济界“统计学派”的专家,邱晓华分析经济形势喜欢运用统计数据。 他说,把中国经济放在全球的范围内来比较,可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4,(44)
秋风渐起,1994年已经进入最后的两个月。 全年经济走势如何? 1995年发展又会怎样? 什么是数量经济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0.
最近,非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在其分别发表的《1995年非洲发展报告》和《1995年非洲经济和社会形势报告》中均宣布,1994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2.4%,为非洲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率最高的一年。据非洲经济委员会的报告称,在非洲52个国家中,8个国家经济增长在6%以上,11个国家经济增长在3—6%之间,21个国家经济增长在0—3%之间。经济负增长的国家则从1993年的18个减至12个。该报告还预测,1995年非洲经济还会呈继续增长态势,经济增长率估计能达到3%。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年报》2001年12月26日报道,每年年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要编纂出版一本《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对过去一年的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对来年的形势作出预测。根据2001年出版的蓝皮书的分析,2002年的中国社会形势走向将呈七大趋势:一、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将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将得到确立,执政党的创新将取得新的进展;二、经济发展将保持一个比较快速的势头,为社会形势健康平稳格局的实现提供基础;三、党风和社会道德风气问题将引起更集中的关注;四、公众对社  相似文献   

12.
正社科院近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居民的消费特征正向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信息消费的增速已经远远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速,成为2015年消费的最大亮点和消费增长的主要引擎。调查显示,过去一年,6.1%的受访者去年消费总额在5000元以下,18.6%的受访者消费总额在  相似文献   

13.
我国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人民日报》2007年1月29日刊登记者杨健的报道:《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1月27日在京发布。课题组在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后预测,如果按照中国1980年至2004年的速度估算,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100%大约还需要8年。就是说,中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1960年发达国家的水平。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研究员介绍,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其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1月9日发布《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分析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推动了这些国家经济近几年来的强劲增长。报告预计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10%。  相似文献   

15.
段光达 《学理论》2010,(21):117-117
哈尔滨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的《2009-2010年哈尔滨旅游形势分析与发展预测》一书,是哈尔滨市社科院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晶研究员主持、省内诸位知名学者共同编写的一本对哈尔滨旅游产业综合分析和预测的力作。该书以2009年哈尔滨市的旅游发展具体资料数据为依托,对哈尔滨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旅游产品和旅游发展战略等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景式分析,  相似文献   

16.
社科院研究报告指出今后16年是中国黄金时期 据《瞭望》1995年第27期载文透露,最近,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京文为主的一批经济学家,完成了《1995—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研究报告,该项目是受国务院领导和国家计委委托而做的,它对未来16年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从经济的综合分析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超前性的研究。报告认为:今后16年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据模型测算,90年代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可保持年均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08,(6):12-12
联合国1月9日发布《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分析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推动了这些国家经济近几年来的强劲增长。报告预计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10%。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日内瓦正式发布《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报告认为,当前世界经济缓慢增长状态将会延续到2011年和2012年;对世界生产总值(WGP)的预计也从去年12月初作出两年间平均增长3%,调整为2011年和2012年分别增长3.1%和3.5%。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最新发布的展望报告内容展现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9.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它对整个“九五”计划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来自权威部门的预测信息表明,1996年中国国民经济宏观环境有可能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经济的总体趋势将继续在平稳发展中略见活跃,如果不出现大的失误,实现国民经济的“软着陆”可望基本取得成功。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统计局日前联合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座谈会的信息说,1996年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含义主要是:继续把抑制通  相似文献   

20.
’94十大经济热点 《中国妇女报》1995年1月4日讯,国家统计局综合司与《中国市场经济报》根据我国一年来经济运行的统计数据,综合新闻传媒的经济报道,评选出“1994年中国十大经济热点”为:人民币汇率并轨,中国实行结售汇制;通胀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储蓄增量空前,创下中国历史最高纪录;国债火爆,发行规模空前;新税制出台,运行顺利;专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实现分离;农村剩余劳动力区域大流动,政府积极疏导;政府对期货交易进行规范;八轮谈判,中国“复关”未果;中国股市起伏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