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今年36岁的李德远,是仪陇县大仪镇双河村的獭兔养殖户.1994年他从西南财经大学财会专业毕业后,到广东打工10年.2004年,他回到家乡,从养殖20多只獭兔起家,现已建成全镇第一家獭兔规模养殖场,年收入达到5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有46户农民养起了獭兔.李德远在养兔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实用可行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并在他办的"微型农学院"里向獭兔养殖户广泛传授,使养殖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他的科学养兔"经"介绍给广大农民朋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华蓥山区,只要一提起"幺兔儿"这个名字,当地人无人不晓."幺兔儿"真名叫常金春,是华蓥市观音溪镇田坝子村人,因在家排位老幺,又因靠养兔赚了钱,乡亲们便送给他"幺兔儿"的雅号.久而久之,人们只晓得"幺兔儿"这个雅号,反而将他的真名给忘了.……  相似文献   

3.
在省八次党代会上听了周永康书记的报告,我非常激动.文昌村是我省党员"三带"活动的发源地,在当前"跨越式发展"的总思路下,如何使文昌村经济更上一层楼,实现富裕型小康村的奋斗目标,是我彻夜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横山镇开了一家私人诊所的熊高忠,因为养兔成了名人.如今,他办养殖中心,建兔业协会,年出栏商品兔4万余只,收入达25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兔王".  相似文献   

5.
我叫李朝益,是苍溪县文昌镇石昌村一名普通党员,我每年都要订阅《四川党的建设》、《中国养兔》、《农民日报》等多种报刊,我在书本中学到了技术、获取了信息和机遇,成为全县有名的"养兔大王".  相似文献   

6.
"姜老师呀,是一个很热情、很有耐心的人,经常教我们技术,免费加工饲料,配长毛兔种等等,我们不知道怎么感谢他才好呢!""姜伟帮我们养兔子,确实是真心实意.他经常到村上给大家讲技术,我们都学了不少.比如说,我家害怕兔瘟,原来只养50多只,现在我一口气就买了二三百只兔子,有姜伟作后盾,还怕啥.估计今年光毛兔就能收入1.2万元."说起姜伟,苍溪县双田乡的养兔专业户一脸感激,在科技养兔中,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相似文献   

7.
纵观贪官的受贿,可以说是方式各有不同.有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有主动出击、伸手索贿的,有雁过拔毛、锱铢必较的.有暗地里捞钱、表面装穷的……这一回,重庆市地产集团原董事长王斌给人们带来了一点儿"新意":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受贿的额度--一次受贿超过10万元现金不收.他以为:受贿一有额度,贪欲就有了限度,就等于给受贿加上了一道保险,收起钱来也就心安理得了.殊不知,他打错了算盘,他的"自定额度"的受贿法并没有挽救他,最终他还是成了一个可耻的罪犯.  相似文献   

8.
焕然  赵炜 《党史博采》2004,(10):4-11
陶铸是在"文化大革命"前夕调到中央工作的,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就被打倒,后含冤去世.他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对"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正是由于他毫不妥协、刚直不阿的个性,所以在"文革"初期便遭到江青、康生一伙的诬陷和迫害.历史是公正的,"文革"结束后,中央对他的冤情进行了平反和昭雪.  相似文献   

9.
朋友正在打一场官司,因为许多年前借出去的十万元钱至今不能收回.他是看在朋友面上借出去的,他的那位朋友做了担保人.十万元钱几乎就是他一辈子的心血.最后一次催款连借款人都找不到了,他只好把担保人告上了法庭.没想到他的那位朋友做了手脚,借条上"担保人"的"保"字龙飞凤舞,看不清到底是个什么字.就因为一字不清,一个本来一清二楚的官司便搁浅了.  相似文献   

10.
达县龙会乡张家山村是个穷山村,可村里有一位很受人尊敬的老汉--李洪才.他虽年近花甲,身子骨却很硬朗.李老汉祖祖辈辈都是本本分分的庄稼人,在山村倍受敬佩是因为他在庄稼地里有本事.他虽有一身种田的"绝活",但在这个偏僻、落后的山村,他的家里也比其他农户强不了多少.去年,李老汉"让位"了,补位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小儿子李春富.  相似文献   

11.
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每天都在一寸一寸地被病魔拦截,死神随时都会剥夺他活的权利.正因如此,他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珍惜,用全身唯一会动的手指成就了精彩的人生.他,就是身患"进行生肌营养不良症"、年仅33岁的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青年李云峰.  相似文献   

12.
"一把手"结婚了,新娘是一个漂亮的城里人.听人说,这新娘是他读书读来的. "一把手"名叫李小林,32岁,家住邻水县观音桥镇红光村9组.他小的时候,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掉了一只右手,因此而得名"一把手".  相似文献   

13.
一提到公文包,人们自然会想到只有开会、出差才会拿着装办公用品的包,可是阿城市蜚克图镇供电所所长、共产党员冯志俭的公文包装的却不是"公文",也没有什么办公用品,而是钳子、试电笔、小刀闸、插座、插销、保险丝之类的小零碎儿.他的"公文包"随身携带,走到哪里服务到哪里.张家的电线断了,他从包里拿出工具给接上;李家的插座坏了,他不声不响地给换上,从不要钱.在"农网"改造中,他发现民伏村付延顺家电表坏了没钱更换,二话不说,自己拿出240元钱买了表盘和电表给换上.新荣村李玉莲家想要装一块电表,可生活困难没钱买,又是他自己掏140元买了块新表给李玉莲家安上.  相似文献   

14.
巴山深处的巴灵台下,有一位被村民称为"猪倌"的致富领头人,他就是灵山乡党委书记池春林.他扎根基层,为贫困山区群众开致富"良方",他那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5.
(一) "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之初,身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陈云,因为身体不好,在家中休养.但是,林彪、江青、康生等人还是把他作为打击对象,企图将他彻底打倒.  相似文献   

16.
遂宁市中区常理乡鲤鱼沟村的共产党员、青年农民代文建,养兔10年,成为远近闻名的"养兔大王"  相似文献   

17.
饭局频,泥潭深 收受别人的钱财、礼物,总有些理由和契机.湖北省黄石市人大原主任、党组书记陈家杰,收钱、收礼的契机是"吃".逢年过节接受下面干部的礼品,他不但不认为是违纪违法,反而觉得是下级对自己的"尊敬".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些人掌握了他的这种心理后,便天天围在他身边转,与他称兄道弟,请他吃,请他喝.有道是"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短",而"手短"往往是从"嘴短"开始的.看似普普通通的一个个饭局,最终结成了一条难以挣脱的锁链.  相似文献   

18.
2月的天气犹如孩子般"调皮",前一刻还是晴天,没过多久就大雪纷飞.前几天,我开车从上官地村去宁安市区办事时就赶上了一场大雪,一时间,渤海镇出入口双向进出车辆因积雪行驶缓慢造成拥堵,驾驶员的鸣笛声与催促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一名交警赶过来,用熟练的动作指挥交通、疏导车辆,让原本近乎瘫痪的路况很快恢复畅通.就在我开车经过此地时,终于看清这名交警的面庞.虽然隔着口罩,但我一眼便认出了他——我心中的榜样刘国瑞. 刘国瑞是从我们上官地村走出来的"名人".作为宁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一名民警,他获得过很多荣誉——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然而,作为他的同乡、后辈,对我而言,他更是热心肠的刘叔、铁面无私的"包公"、拼命的"工作狂".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是谁在当年朝鲜战场掀起了一场"地雷搬家"运动,用敌人的地雷炸敌人,炸得美国佬鬼哭狼嚎,防不胜防吗?他,就是驻晋某部原志愿军第63军189师566团3连8班班长、起雷英雄姚显儒.他的事迹曾被著名作家魏巍在小说《东方》中给予生动描写,是作家笔下塑造的众多英雄的原型之一.他的起雷经验被编入地雷教材,载入抗美援朝战争史册.19兵团给他记一等功,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二级"起雷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相似文献   

20.
杜国勇,绰号杜老三,在普阳农场12队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以前,他有地不种,整天游手好闲,靠四处借债度日.就这样,还不断上饭店胡吃海喝,每年在饭店拉下的饥荒就有3000多元.这还不算,他还好酗酒闹事、打架斗殴,三天两头进"局子"、蹲拘留.凡亲戚朋友,杜老三能借的都借遍了,一家三口生活陷入了"揭不开锅"的困境,成了全场有名的特困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