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黎虹 《行政与法》2012,(6):99-104
任何法部门都要有理论基础。经济法理论基础应当以讲求法意理论、突出经济法特征和承认其他部门法理论基础为立论之本,并从经济法价值层面推衍出来。以往学界关于经济法理论基础的研究还没能够符合这些条件,故诸说成立的根据不充分;而民商法、行政法、社会法等理论基础对于从经济法价值层面推衍的"整体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及覆盖的法内容,又无力支撑。于是,寻找经济法自身的根本理论支撑就十分关键了。笔者研究发现,经济法为了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必须不断解决个体性经营无序带来的"整体"损害问题,于是,经济法配置的整体性经济权应当是限定个体性经营权的职权。笔者将这一理论称为"限权论"并定位为经济法理论基础。这一理论也是在与民商法的"保权论"、行政法的"控权论"、社会法的"扶权论"等理论基础的界分和协调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英国于2010年生效的数字经济法,规定以初始义务细则的形式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就其收到的来自著作权人的侵权报告,向网络用户发送通知并在一定条件下向著作权人提供侵权清单.如果初始义务细则的实施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还要制定技术义务细则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权用户采取限制接入等措施.这部法律在打击网上著作权侵权的同时,对于著作权人在保护网上著作权方面责任的强调、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对于网络服务发展的考虑,非常值得我国学习.  相似文献   

3.
第八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明月 《现代法学》2001,(1):155-159
2 0 0 0年 11月 14- 17日 ,第八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在重庆隆重召开。在本次会议中 ,代表们就经济法不同领域中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新观点 ,展示了经济法研究领域的繁荣局面 ;同时对经济法基本理论中涉及的诸多基本问题达成了相当普遍的共识 ,表明我国法学界对经济法的研究正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责任理论之拓补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完善的经济法理论应当有自己的“责任理论”。基于经济法责任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 ,本文提出了经济法“责任的客观性”问题 ,强调应当超越传统的部门法理论和责任理论 ,通过运用矛盾分析、关联性分析、典型性分析等方法 ,去发现经济法责任理论的独特性、与传统责任理论的相关性 ,以及经济法责任形态的特殊性 ,从而实现对经济法责任理论的拓补。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暨第十六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于2008年11月1日-2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会议以"改革开放经济法30年"、"改革开放经济法学30年"为主题,共征集到论文176篇。会议围绕两大主题并结合当前重大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次引言一、经济法行为理论纷争与评析二、经济法行为的概念层级与类型结构三、经济法行为的个案分析——经济法律行为四、结语引言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我的行为就是我同法律打交道的唯一领域……  相似文献   

7.
国际经济法理论的多元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国际经济法应该具有多元开放的法学视角和理论进路,例如,法律视角、经济视角、政治视角、历史视角、人权视角、哲学视角、发展视角、可持续发展视角,等等。Jackson的实用主义宪法制度分析、Petersmann的理想主义自由宪政分析、Qureshi的全球化多元综合法律分析为国际经济法学术领域的三种主要视角。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多元标志着国际经济法学术开始走出理论的幼稚和贫困,迈向理论的成熟和繁荣,进而超越概念之争,进入理论之争,乃至开启范式之争。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经济法司法理论研究“碎片化”的现状,需要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拓补和整合;由于司法权、司法权的行使主体及其价值追求,既是司法理论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又是进行理论拓补的重要路径,因而在构建和拓展经济法司法理论的过程中,尤其需要研究司法权与调制权的关系,明晰法院解决“经济法纷争”与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双重司法功能,探讨法院体系及其内部结构与上述功能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以及经济法多元价值的渊源及其在司法活动中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司法权理论、司法组织理论和司法价值理论,从而构建更为系统的经济法司法理论,促进经济法领域的司法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价格调制制度是具有典型解剖意义的“微缩经济法”,具有突出的“经济性”特质和天然的中枢地位,对经济法的体系建构、规范论、运行论以及方法论的提炼,具有特别的注释和推动作用;而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尤其是横断层面的共通性原理,如主体的差异性、权责的不均衡性、经济法的体制构成和实现论、调制绩效原则和协调平衡的理念、经济法上体制分权原理等等,对于价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以及价格调制制度与整个经济法及其组成部门之间的整合协调,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建设作用。两者双向互动,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邓伟 《法学》2022,486(5):176-191
经济法规范中存在目标与工具二元结构,工具性规范中强制性规范与鼓励性规范分别对应着否定性后果与肯定性后果,这些构成了经济法责任范式向经济法后果范式转向的规范依据。法律规范构成要素从法律责任转变为法律后果,现代回应型法与促进型法要求法律后果与其行为模式匹配,这些构成了经济法责任范式转向的法理学背景。基于主体间性的哲学基础,经济法规范在主体假定与行为模式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中鼓励性规范本质上是基于论证性商谈的运用性商谈,肯定性后果的性质乃是立法者与实施者主体间商谈的砝码。立足于经济法规范,依循法理学背景,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哲学支撑,经济法后果应当成为经济法研究的主流范式。  相似文献   

11.
12.
经济发展权的经济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权不仅是国际法上的重要概念,也是经济法主体权利谱系中的重要范畴。对于各类经济法主体都享有的经济发展权,必须加强经济法保护。为此,应着重解决阻碍公平竞争和公平分配等影响经济发展权实现的突出现实问题,这既有助于推进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完善,也有助于促进"发展法学"和国际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次上篇:从蓬勃兴起到初步发展一、部门经济法地位之确立二、早期经济法诸学说之理论争鸣三、初步发展时期经济法诸学说之统合下篇:从走向成熟到理性繁荣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法学之重构与反思二、新时期经济法代表性学说之考辨三、经济法基础理论共识之析出作为法学领域里的一个新兴学科,经济法学因应国家改革开放而迅速崛起,并在与经济立法、经济执法以及经济司法的互动中不断实现理论突破和创新,30多年来的诸多经济法理论命题和制度建构,契合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促进了中国法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历史分期是历史研究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中国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变革与创新进行研究,科学确定经济法学发展的分期依据至为关  相似文献   

14.
吴子瑶  张雅 《财经法学》2017,(1):155-160
2016年7月1 6日,由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所主办、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承办、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协办的第十七届全国经济法前沿理论研讨会在中央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辽宁大学、  相似文献   

15.
就研究方法之一的词义解释方法距离揭示经济法本质甚远且存在着方法论上的局限。将经济法描述为“与经济相关的法律”并不能洞穿经济法的本质。在经济法研究中,将国家与市场视为主客体关系的思维范式与单向度的管制思维均需抑制,“立体型”与“交互式”才是国家与市场关系的真实反映,管制不能统领经济法的全部方法与机制。经济法是调整公共经济关系之法,其有别于调整私人经济关系的市民法。经济法的本质是公共经济法,但公共既可能是一种福利,也可能是一种危险,对公共的规制是经济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国际调节与国际经济法学科理论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市场国际化产生国际调节机制。国际调节同市场调节、各国的国家调节互相配合、制约 ,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国际市场调节机制体系。国际调节需要相应的法律予以规制和保障。这种规范国际调节、调整国际经济调节关系的法律 ,即为国际经济法。国内外国际经济法学界普遍认为 ,国际经济法调整国际经济关系。他们把平等主体间一般商品货币关系即商事关系也纳入进去 ,是一种大国际经济法观点。大国际经济法观点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以WTO为代表的国际调节及其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将促使人们对传统国际经济法理论作反思 ,并在国际经济调节及其立法的基点上重构国际经济法学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次一、经济法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政治学基础二、经济法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经济学基础三、经济法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社会学基础四、经济法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伦理学基础五、经济法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法理学基础外部性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这样的一种结果状态,是经济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以至于利益失衡的状态。负的外部性是一个经济主体在行使其权利时将本应该由自己承担的义务施加给其他经济主体。正如每个人都有拥有权利、行使权利的自由,但自由的行使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前提。侵权即是对他人合法权利的侵害。由此造成的损害实际上就是一种负外部性。外部性损害的基本形式,就是把别人不同意的方案加于人。反之,正的外部性是一个经济主体在行使其权利时将其可由自己行使的权利让渡给他人且没有施加任何义务。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理论研究的成就、缺陷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80年代初以来我国经济法理论研究在确立部门法地位、经济法定性、推动经济立法繁荣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经济法理论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对象、法制理论研究方面仍存在缺陷,今后研究中应当关注和注意到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和体系等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经济法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为主题,由中南大学法学院承办的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第十八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于2010年10月30-31日在长沙举行。现综述如下。一、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的经济法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扩展和解决等重要问题,可以从经济法理论的视角进行解析。其中,金融危机的发生,是源于"两个失灵",它从消极方面体现了加强经济法调整的重要价值;金融危机的扩展,同国内与国外经济、实体与虚拟经济、内部与外部经济等多重二元结构直接相关,需要运用经济法进行"辨证施治";金融危机的解决,同样应当遵循经济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明晰相关主体的不同类型法律责任,并通过经济法的各个部门法的综合调整,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