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邓雪霏 《奋斗》2023,(21):26-27
<正>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深化“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做强做优粮食产业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要求,是引领农业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是优化食物供给结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于黑龙江省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家粮食储备库九零粮库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下辖的富锦市内。据悉,前段日子,全国范围内核查粮食储备,九零粮库某位职工主动自首,承认倒卖库粮,中饱私囊。同时这位职工期望能戴罪立功,“义无反顾”地供出了潜藏于粮库中的一窝“硕鼠”。  相似文献   

3.
《奋斗》2023,(21):28-30
<正>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对黑龙江省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遵循,充分发挥黑龙江省“两头两尾”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采取强化推进工作、做强“粮头”“农头”、壮大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4.
在“以粮为纲”年代,粮食管理可谓村庄管理的重中之重。国家粮政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力约束着生产大队粮食的收支流转;村庄在遵章管理的同时,也存在“小账粮”“户换粮”的不间断运作、“大队粮”的灵活调剂。这些构成了一个生产大队立体鲜活的粮食管理情境,体现了国家粮政末端的运行实况。通过梳理还原集体化时期一个村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粮食管理脉络,可弥补现有基层粮政研究中的某些不足,还可对“工占农利”作出有别以往的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奋斗》2023,(21):45-46
<正>农产品加工是现代农业做强产业链、优化供应链和提升价值链的重要基础。黑河市地处黑龙江省北部,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国家非转基因大豆、强筋春小麦、高品质专用玉米、汉麻重要原料基地优势地区,农产品“原字号”资源特征突出。近年来,黑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精深加工,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  相似文献   

6.
《奋斗》2023,(12):52-55
<正>黑龙江省是全国产粮大省,更是全国储粮大省,政策性粮食储存量约占全国总储存量的1/3,监管任务十分繁重。2021年9月,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黑龙江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统一部署,把推进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7.
张希良 《奋斗》2004,(7):30-32
黑龙江省是产粮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6%左右。黑龙江的粮食生产形势如何,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我国粮食已经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人们的粮食消费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加入WTO的新形势下,用市场规律和科学的发展观来全面理解和把握“粮食安全”的内涵,用科学的思路和对策来探索和解决粮食安全面临的新问题,做到既符国情,又合省情;既能增粮,又能增收,这对我们黑龙江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8.
《奋斗》2023,(12):56-59
<正>绥化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素以“寒地黑土特色物产之乡”驰名。2022年,粮食总产230.96亿斤,每百斤中国粮食就有1.69斤产自绥化,是黑龙江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一块稳固“压舱石”。2021年9月以来,中共绥化市委根据中央、省委部署,针对粮食系统及企业违纪违法问题和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重拳出击、铁腕治腐、高压震慑,揪出了一批粮仓“硕鼠”,净化了粮食系统的风气,使绥化“压舱石”作用更加稳固,“供给端”成色更加优良,“领跑者”姿态更加昂扬。  相似文献   

9.
常玉春 《奋斗》2023,(12):60-6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农投集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殷切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全省涉粮问题专项巡视整改中提出的意见,围绕自身职能定位,认真落实“省长米袋子”安全工程,既紧盯数量又严管质量,在省级储备粮垂直管理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国内省级储备粮标杆企业,建立具有黑龙江特色的省级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政治责任,切实保证省级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和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0.
陈庆山 《奋斗》2023,(5):34-36
<正>2022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产量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更进一步落实了坚决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战略目标和重大政治责任。2023年1月30日,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实施“五大行动”为抓手做好“三农”工作,为率先建设农业强省奠定坚实基础。要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压实粮食安全责任,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坚持增产和减损同时发力,为更有底气、  相似文献   

11.
越嘉宾 《奋斗》2009,(5):11-13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将地处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定位为着力打造的八大经济区之一:“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建设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的重点之一就是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为平台全面实施千亿斤粮食计划,挖掘两大平原的粮食增产潜能,  相似文献   

12.
邓雪霏 《奋斗》2023,(5):39-40
<正>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计划”,对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作出安排部署。2023年1月召开的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行动,提出“做优品牌农业”的目标要求,为黑龙江省不断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13.
报刊博览     
红绿灯·粮改要抓四件事国务院领导同志最近指出,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购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贯彻三项政策,加快自身改革”,即坚决贯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这...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21,(7)
正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达到45%。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强种质库建设,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坚定不移地打好种业翻身仗。玉米是黑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达到9476.7万亩,总产量达到796.4亿斤,约占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由于“大跃进”和“共产风”对农业造成的严重破坏,到了1961年底,粮食已经全面告急。直接管粮食的李先念副总理,见到一个省委书记到北京,就抱拳作揖说“求求大家救救京、津、沪”。因为北京、天津、上海当时近2000万人口,主要依靠各地调粮。一旦调粮中断,后果不堪设想。可每个省都叫苦不迭,因为各地也都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6.
“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十六连丰’,总产达1500.6亿斤,连续9年位居全国首位。”2019年年底,这条喜讯刷爆了许多龙江人的微信朋友圈。这一成就的背后,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春天,保苗关键期,干旱、低温接踵而至;夏天,作物生长关键期,强降水、冰雹、大风等极端天气又结伴袭来……在重重天灾的打击下,黑龙江依然能够实现连续丰收,离不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深入实施,更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23,(12):48-51
<正>黑龙江是祖国的北大门,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省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系统惩治涉粮腐败、推进粮食储备和购销领域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党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2021年5月率先开展全省粮食系统及企业违纪违法问题专项治理,2021年9月以来,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清除涉粮腐败、整治顽瘴痼疾。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今年辽宁粮食总产量实现“十连丰”已成定局,从去年开始实施的“节“节水增粮行动”让农民尝到“甜头”水增粮行动”功不可没。辽宁省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之一。2011年12月,  相似文献   

19.
娄国祎 《奋斗》2023,(2):62-63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拓宽了对传统粮食边界的认识,指引我们从更广的维度思考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问题。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为更有底气、更为安全的“中国粮食”作出更大贡献,体现了服务服从国家大局的责任与担当。黑龙江省土地辽阔、森林广袤、水系发达,蕴藏着极为富集的食物来源,向这些资源要食物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一麦一稻,惜之爱之。”爱粮节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2020年8月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要求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从粮食生产到消费全过程来看,“舌尖上的浪费”确实触目惊心,但流通领域“看不见的浪费”也不容忽视。专业机构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粮食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抓好流通领域节粮减损,就能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实现粮食增产,为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粮食有效供给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